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加大力度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现实条件的制约,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比较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1223”(一体、两翼、二特色、三平台)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以期对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艺术团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通识教育全面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公共艺术教育。2022年,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启动了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
2、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工作,印发了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并出台了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联合会、江苏省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先后成立,各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如火如荼。 1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 1.1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导致学生学习模式机械被动。通过科学安排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实践,以轻松愉悦的授课内容和体验式教学方式打破专业知识学习的单调感,既可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也能陶冶性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艺术修养。1.2
3、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动力。人类左右脑分别负责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艺术以形象思维为主,职业技能则以逻辑思维为主,但是它们都需要想象力、洞察力1。艺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辨力和想象力,使其具有创新性思维。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正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步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1.3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展示高校人文特性。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深厚的人文底蕴。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艺术教育视为怡情养性的重要方法,当代社会则更强调通过普及性的基础艺术教育来提高人文素养。在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除将个体培养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之外,更要通过个人力量的积蓄来影响整个国
4、家和民族的道德情操及艺术文化水平2。 2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足。为促进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国家多次下发公共艺术教育相关文件。但是对于多数高职院校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仍然是主要目标。在就业压力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更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步入社会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也是发展个人爱好的重要场所。部分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认识不足,认为只是娱乐消遣以及获得学分的一种方式,完全忽视了艺术教育对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2.2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不完善。2.2.1管理机构不健
5、全。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尚未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相关活动主要挂靠在学生工作处或团委,教务处并未参与其中;二级学院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主动性较差,主要是结合政治教育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艺术内涵不足;负责学生艺术活动的教师身兼数职,不能全身心投入。2.2.2公共艺术课程设置较少。一方面,公共艺术课程开课数量不足。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之中,专科可参照执行。方案明确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修满规定学分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方可毕业。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约,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开足
6、教育部规定的8门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而已经开设的课程如摄影基础、服装色彩搭配等均为线上课程,内容也与方案中规定的课程相去甚远,系统性不强,与本科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课程质量不高,监督力度不够。由于公共艺术课程专业教师缺乏,部分教师只能基于自身爱好或特长在校内申请开设艺术类选修课。选修课开课门槛低,对教师开课资格审查力度小,教材建设缺乏指导,教务处对艺术类选修课程的监督不到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2.3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内涵缺乏。2.3.1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广度受限。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团委等部门的牵头下,各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大
7、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组织联合省、市、校各级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社团巡礼节等。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多样、学生艺术基础参差不齐,各级艺术活动成为部分艺术特长生展示风采的舞台。此类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已接受过较为专业和系统的艺术培训,多以个人名义参加活动,如歌唱、绘画、书法、舞蹈等比赛。而群体参赛的艺术活动如戏剧表演、乐器合奏、艺术性较高的群舞等,高校很难组织。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基本艺术素养、开展艺术排练需要的时间、场地、经费都成为限制因素,广泛发动学生参与艺术活动有一定的困难。2.3.2艺术活动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没有体现高职院校专业特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公共 艺术 教育 体系 构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