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区划地名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区划地名工作汇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区划地名工作汇报 区划地名工作汇报科左后旗关于区划地名工作开展状况汇报市局各位领导:我旗区划地名工作,在旗委、政府的干脆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和谐稳定、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平安边界创建目标,为巩固勘界成果,确保与周边旗县区边界人民群众和谐相处和安定团结,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我旗刚好开展各项工作,基本达到“档案规范、界线明确、界桩无损、责任落实、区域稳定、社会和谐”的建设目标。根据上级要求全面完成科左后旗地名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现将我旗区划地名工作开展状况汇报如下:一、边界线管理工作。一是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的规定,依据通辽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
2、动的通知(通民发201*16号和中心综治办、民政部等10部门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看法(综治办201*20号)精神,为推动我旗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深化开展,对“后科线”、“后左线”、“后库线”、“后奈线”、“后开线”等毗邻沿边界的旗县区,主动搞好沟通,通过互访的方式,成立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共同开展创建平安边界活动实施方案,并相互签订共创平安边界协议书,圆满完成了市局交给的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各项任务。二是根据自治区、市里要求,201*年协同毗邻彰武、康平、昌图等县对省界“蒙辽线”296公里的边界线进行其次轮实地联合检查,对3颗界桩进行了刷漆、描红、拍照,并签订了平安边界线协议书,并完成
3、了“蒙辽线”联检的各种材料的整理、归档、交换和上报工作,如期完成了联检任务。三是加强界线管理工作资料的存管。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中形成的协议书、界线标记记录、备案材料、照片、登记表以及其它与区划工作有关的材料,严格立卷归档、妥当保管。做到资料齐全,查阅便利,制度完善。二、地名规划工作为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软环境,提高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依据科尔沁左翼城市总体规划201*2022年长期规划,在市民政局的帮助指导下,201*年组织开展了旗驻地甘旗卡镇的地名总体规划和地名标记设置工作。此次地名规划,我们严格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依据我旗实际状况,遵循“敬重历史
4、,照看习惯,体现规划,突出特点,含义健康,内涵美丽,规范有序,好找好记”的总原则,突出甘旗卡镇整体形象特点,编制了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名总体规划。对甘旗卡镇10条已建成街路和44条规划街路进行了整体规划命名,共规划命名街路54条。地名规划文本及有关地名表册和地名规划图已装订成册,上报,完成了旗驻地甘旗卡镇地名总体规划工作。三、区划工作一是仔细开展各级界线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虽然界线很清晰,但时有发生边界纠纷,发生纠纷后我们不拖不推,马上组织区划办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并在最快的时间解决纠纷问题,确保沿边界地区人民群众和谐相处和安定团结,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201*年我们解决边界纠纷旗
5、县界1处,旗内苏木镇界6处。今年结合全市旗县界联检工作,进一步巩固周边地区的勘界成果。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多方搜集资料更新了科尔沁左翼后旗行政区划简册。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我旗区划地名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上级领导要求和先进旗县相比还有肯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加强边界线管理和地名信息化建设,接着推动地名公共服务工作,向先进旗县学习,争取把我旗区划地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二O一一年四月十五日扩展阅读:201*区划地名工作总结201*年区划地名工作总结今年我市区划地名工作在省民政厅和局领导的关切重视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
6、区划地名工作职能,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突出重点,落实措施,全面推动行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使区划地名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状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行政区划工作(一)依据西滩、桥沟两个移民安置点设立行政村的申请,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工作人员到两个移民点进行了调查、走访,广泛征求群众看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对两个移民点设立行政村的申请进行了审定,并报请市政府批准将两个移民点新设行政村,名称定为轵城镇西滩新村村民委员会和金桥村民委员会。(二)根据省政府、省民政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主动开展了我市产业集聚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行政区划
7、调整的调研工作,为上级政府的区划调整工作主动献言献策,做好参谋。二、地名管理工作(一)加快地名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国家和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要求,为了加快济源地名工作的宣扬力度,做好地名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局主动筹措资金,建设开通了济源区划地名网,并于年初正式挂网运行。做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划地名网站的开通,对提高我市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服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主动的推动作用。(二)新版行政区划图编制工作。由于201*年我市集中进行了撤乡建镇、乡改街道办事处及市区各街道办事处与相邻各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后又因移民接连成立部分新的行政村,致使201*年版的行政区划图无法适应新的
8、须要。根据年初的工作支配,我们开展了新版济源市行政区划图的编制工作。对新编印的行政区划图中有关行政区划变更及村居、道路、小区等地名的新增变更进行了大量的信息采集。目前现已进入定稿印刷阶段,年前可以完成出版。(三)城乡地名标记设置巩固完善。一是健全城区地名标记长效管理机制。在保持城区新设地名标记的完好、整齐和规范的基础上,各街道办接着开展门楼牌的补更工作,从制作、设置、管理上对地名标记加以规范,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农村地名标记设置不断完善。根据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主动开展镇村地名标记设置工作。今年6月,我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地名设标工作现场会,通过现场的学习观摩沟通,激发各镇办的设标工作的主
9、动性,加快推动镇办设标工作的进度。截止目前,全年共制作安装门楼牌2600余个。(四)地名命名工作规范有序推动。一是从源头上抓好管理。我们通过向全市房地产开发商印发公开信的形式,向他们宣扬国家有关地名的法律法规学问,使其了解地名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协作做好地名管理工作。二是做好规范地名的命名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命(更)名道路5条、住宅小区41个,并即时在新闻媒体和地名网站上予以公布,努力营造良好的地名环境,提高社会地名意识。(五)主动推动地名服务。慎重做好供应地名证明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登记、房产交易等各类经济活动较频繁,其中涉及门牌地址变更的为数众多。为便利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我们主动开
10、展地名证明服务,通过实地踏勘现场出具证明,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实际困难。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201*年区划地名工作安排1、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的支配,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河南分卷)的编纂工作,在6月底前完成济源部分的初稿审定工作。2、做好济源市地名管理方法修订工作,依据新形势下地名管理工作的实际,依照新出台的河南省地名管理条例,对1989年出台的济源市地名管理方法进行修订,保证地方地名立法更加科学规范。3、接着做好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工作,为地方政府在产业集聚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中建言献策,当好参谋。4、进一步完善市区地名规划方案,根据地名管理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刚好
11、完成新修道路、桥梁、住宅小区、大型建筑等的命名更名工作。针对已建成住宅小区的命名混乱、不规范问题,集中力气对其进行清理整顿,保证地名命名工作的肃穆性和规范性。5、加强对镇村设标工作的督导力度,争取在镇村设标工作上取得新突破。6、探究地名信息化建设新途径。主动与有关部门相结合,以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原则,完善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公共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网站的日常管理和地名数据库的完善更新,着力推动地名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地名信息化程度和公众服务的实力。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区划地名工作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运用,区划地名工作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