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高等教育意愿研究.docx
《中学生高等教育意愿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高等教育意愿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生高等教育意愿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意愿指的是一个人在接受了初步的教育后,希望能够在未来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高等教育意愿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业表现与实际的最终教育获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当前的希望感,而同伴影响、父母参与、老师关注共同塑造了初中生的高等教育意愿。为了提升中学生高等教育意愿、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必须将同伴、父母、老师等因素共同纳入考量,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高等教育意愿;Logit模型 一、引言 日本作家矢仓久泰(11012)曾经这样描述教育的作用:“(过去)农民的儿子只能是农民,商人的儿子只能是商人,而士族的儿子也必将成为士族,一个人
2、职业和社会身份要靠门第门阀,命里注定教育开辟了可以靠学问这种新的实力而发迹的道路。”1(2)在当代社会,已经不能仅仅将教育理解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手段,它实际上兼具着社会结构再生产和社会阶层调整功能。新韦伯主义的柯林斯就认为学校传授的内容与其说是专业知识不如说是身份文化2(66)。在我国,党和政府一向把高等教育的普及视作政府责任通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升人口素质,也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全面消除贫困的希望所在。教育的种种社会和政治层面意义,使得有关教育问题的研究,尤其是高等教育接受的研究已不囿于教育学领域,而是成为了众多社会学者关注的话题。尽管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正在不断得到重视,但是由于教育获得的追
3、踪数据收集周期较长,且存在着种种困难,许多学者选择引入了教育意愿(edu-cationalaspiration/desires)的概念进行相关研究。教育意愿,也称教育愿望、教育欲望、教育抱负,它指的是一个人在接受教育后,对个人在教育方面自我期许将达到何种成就目标的程度3。VijayendraRao(2004)说:“追求期望的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由阐明规范和公理方面的经验引导的调节特定需求和愿望之间的灵活的导向能力。”4(68)在教育领域,这种导向能力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行动能力,在教育领域也是反映社会地位的指标“对社会地位最低的人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观愿望比客观机会还要少5(6)。澳大利亚人类学家K
4、ipnis(2022)也曾经用这个术语来形容他在当代中国所观察到的对教育质量和成就的巨大需求6(218)。同时,已有的研究也证实了教育意愿确实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表现与最终教育获得7(192)8(91)。目前,围绕教育意愿的研究已经有了数量丰富的成果,但是现有的许多研究实际上忽视了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而是简单地将高等教育视作基础教育的延续。本研究的目的就在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以高等教育意愿为被解释变量,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以同伴影响、老师关注、父母参与三方面的相关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Logit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中学生高等教育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为
5、削减教育代际传递效应、提升中学生高等教育意愿、实现教育的机会均等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文献回顾 (一)同伴行为对教育意愿的影响。当前,中西方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了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只是这种研究更加广泛地是被用来解释抽烟、酒驾、吸毒、危险性行为等方面的越轨行为,针对教育意愿的研究数量上相对较少,如Haller等人(1960)通过经验数据验证了同伴的作用,得到了青少年教育意愿很大水平上取决于个人所处社会化关系中的结论9(295)。Kellie(2022)则从正面考察了同龄人积极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他的研究发现,同伴积极行为如志愿慈善活动或学术表现也会对同伴产生积极影响10。Alexander(1
6、964)对30所高中的1401名高年级男生的教育抱负和成就进行了社会调查发现:如果青少年最好的朋友不打算上大学,他也会表现出更弱的高等教育教育意愿,如果他的朋友想去的话,他更有可能去参加11(568)。那么应该如何解释这种同伴影响呢?B.B.Brown和A.D.Larson(2022)认为:青春期是一个人最容易受到同龄人压力影响的时期,这种同龄人压力通常与青少年冒险事件有关,因为这些活动通常只会发生在同龄人的身边12(95)。J.R.Harris(2003)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则基于过程视角,认为同伴在青少年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直到同龄人进入成年后,这
7、种影响的重要性会有所下降13(18)。也有学者认为,同伴实际上是学校阶层构成(schoolsocioeconomiccomposition)的一个部分,这类研究的主要观点认为,个体所在的学校的阶层构成越高,则上进的同辈越多,从而会提高其自身的教育意愿14(129)、15(502)。最后,国内一些研究也对同伴影响的性别差异进了分析,黄超等人(2022)和李烨(2022)均认为女生会在上进同辈群体更有优势,但同伴的积极行为对男生教育意愿的正向影响效应比对女生的正向影响效应更加显著14(129)、16(26)。(二)教师关注对教育意愿的影响。教师关注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48年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
8、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并通过通俗口语化的表达,把这一概念推广了开来,但这一概念在最初并不应用于教育领域。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由对某个人的期望引起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而这些行为又符合了原来他人对他的期望。自我实现的预言是对未来的预言,确保了本身的正确性。1963年,心理学家多伊奇在研究青少年心理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学习的非常消极的态度正是在学校情境中逐步形成的17(55)”。这一结论在后来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在罗伯特•罗森塔尔和莱诺尔•雅各布森进行的“课堂里的皮格马利翁”实验中发现,教师的期望使得教师区别对待了被告知是高智
9、商和有发展潜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在这一学年都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18(13),这一效果在后来也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也是西方教师期望研究的开始。我国的相关研究数量还比较少,只有部分具有代表性如侯晓君(2001)通过实证调研发现教师的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的鼓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意愿,他的研究强调了教师鼓励的重要性19(159)。梁宁建(11019)也提到教师会采取恰当的方式指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正确的自我期望的心理品质,并引导学生的期望20(221)。还有一些学者则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宏观的班级层面,他们认为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学校内部存在的差异,特别是班级因素所发挥的作用。相反
10、,他们把班级视作影响学生行为发展和教育意愿的关键21(207)、22(74)。(三)父母参与对教育意愿的影响。父母参与(ParentalInvolvement),也译作家长参与,父母卷入。学界的主流观点一般认为父母参与会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拥有高父母参与度的儿童在社会行为发展上表现得更加成熟23(65),也展现出了更高的教育意愿24(166),这是因为“父母的参与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贡献,特别是监控动机、监控情绪和管理时间策略”25(15)。在现阶段,关于父母参与问题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父母起作用的过程,比如Ming-TeWang等人(2022)的研究指出,父母在一些领域的关注会对儿童的教育意
11、愿产生直接影响26(617),但是周菲、程天君(2022)却认为父母的教育关注虽然会促进学生教育理念、期望的进步,但这是建立在其会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基础上的27(14)。刘保中等(2022)则认为父母参与实际上只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的中介变量,实际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家庭的社会资本28(173)。宁光杰、马俊龙(2022)在一项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中发现随迁子女的教育意愿相对于留守子女更高:随迁子女的教育意愿要比留守子女高1年多,并且提高了随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意愿近10个一百零一分点29(149),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父母的日常参与,仅仅是父母的陪伴所带来的激励效应和同群效应就已经能够大幅
12、提升学生的教育意愿了。综上所述,虽然在对父母参与对教育意愿作用机制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但是大多数学者仍然认同父母参与对教育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三、数据、变量与模型 (一)数据来源。本文统计回归所用的数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222022学年)”的统计成果。在学生问题方面,CEPS收集了教育期望、家庭状况、老师关注、家长参与、同伴行为表现等信息,适合用来回答本文的研究问题。20222022学年,该调查对七、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实地追访。(二)变量。1.结果变量。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问卷中询问了青少年的教育意愿:“你希望自己读到什么程度?”选项包括:现在就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高等教育 意愿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