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投放适度性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信贷投放适度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贷投放适度性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贷投放适度性分析 摘要:信贷投放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最重要的渠道,有效调控信贷投放也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模型分析显示,经济增长、贷款投放和物价水平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物价-信贷系统偏离均衡水平后向常态回归需要较长时间,说明了金融调控有合理性和必要性。根据协整结果,推测出了不同情形下信贷投放的合理增速,认为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河南省贷款投放增长10%较为合适,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投放;宏观调控;河南省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超过八成,信贷仍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
2、最重要渠道,因而信贷调控也应成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主要手段。但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保持合适的信贷增速并非易事。自艾伦•格林斯潘2022年结束美联储主席任期以来,各央行出现了在经济低迷期间激进宽松、经济繁荣时却不收紧的倾向1。信贷力量有可能成为触发或者加深经济周期的因素。就我国而言,过去十年来,我国占全球信贷的比率已从5%大幅提高到25%,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信贷过度膨胀和货币过度深化的局面2。以河南省为例,2022年以来,信贷投放增速和GDP的增速差额保持在10%左右,信贷投放和GDP的比值持续走高,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转化为通胀的重要推动因素。所以,研究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的
3、关系,确定适合我国信贷投放总量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 秦宛顺、郭世邦3指出,适度贷款增长率是指国民经济在适度增长速度和可容忍的通货膨胀下运行所需之贷款增长率。在既定的通货膨胀率下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上限和下限就决定了适度贷款增长率的上限和下限,并运用1953-11019年的数据得出我国适度贷款增长率为9.71%-16.05%。曹协和4认为,相对于较快的经济发展需求而言,海南省贷款总量的增长偏慢。而徐宏5以浙江省500户工业监测企业为样本,调查发现样本企业银行借款存量中的15、增量中的46超越了其正常合理的融资需求,与企业产销增长趋势不相匹配。对于经济周期和信贷周期的关系,
4、学界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程棵6等指出,经济增长周期的理论研究表明,每一次的经济波动必然伴随着一个信贷增长周期,经济增长周期与信贷增长周期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TornellWestermann认为信贷繁荣多数会逐渐减速,但有时会强化金融系统脆弱性,引发货币和金融双危机7。肖威8对中国近年通货膨胀成因的分解研究表明,凡是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通货膨胀,都是由货币和信贷扩张导致的。张翼9等检验了信贷投放波动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认为大幅波动的信贷投放不仅有悖于我国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不利于物价稳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设计了平滑信贷投放波动逆周期调整模式。现有文献探索了适度的信
5、贷投放内涵,对信贷投放数量与经济需求的适应性做出了分析,并深入研究了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系。总的看来,多数学者认为信贷周期影响着经济周期的形成与发展。2022年以来,我国信贷投放和经济发展都经历了明显的周期,本文以河南省为例,试图用月度数据更细致地描摹信贷投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数据来源及单位根检验 研究信贷投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般采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指标来表征经济的起伏,但为更加细致地描摹经济和信贷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月度指标,故而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代替GDP,记为Y,部分月度的数据缺失,本文取前后邻月的平均值,原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用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作为信贷投放
6、的指标,记为L,数据来自人民银行统计报表。用CPI同比涨幅来表征物价的波动,并简记为P,数据源自万德资讯。以下分析均借助Eviews7.0来实现。不少经济变量具有非平稳特性,所以在实施有关分析之前,本文运用增广迪基富勒检验(ADF检验)对所研究的变量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unitroottest),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这四个变量均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这四个变量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均能够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这四个变量序列是一阶单整I(1)序列,可以考虑进行协整检验。 三、模型的建立 (一)约翰森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EngleGranger两步法和约翰森检验(J
7、J)法,由于变量多于两个,本文采用后者。由于JJ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需先确定VAR模型结构稳定性,选择合理滞后期,本文采取AIC和SC值最小原则选择滞后期数。协整分析结果见表2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上,所分析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如下:Y=0.301647L+1.570046P(0.15574)(0.65070)在协整关系成立的条件下,上式反映了3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方程的估计系数表征了贷款投放、物价指数对产出(工业增加值)的弹性。从长期看,贷款同比增速(L)增减变动1个一百零一分点,将引起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Y)同向变动0.30个一百零一分点,CPI同比涨
8、幅(P)增减变动1个一百零一分点,将引起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Y)同向变动1.57个一百零一分点。可以看出,贷款同比增速和CPI同比涨幅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具有推动作用。信贷周期不但有可能直接引致经济周期,亦有可能通过推高物价指数从而强化经济周期。(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了避免伪回归,本文对所研究的变量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上,工业生产(Y)不是信贷投放(L)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在统计意义上经济周期并不会导致信贷周期;信贷投放(L)是工业生产(Y)的格兰杰原因,信贷投放的波动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起伏。物价(P)、工业生产(Y)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
9、繁荣和价格上涨有相互强化的趋势,意味着宏观调控必要性显著。信贷投放(L)和物价(P)亦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意味着货币非中性,同时信贷投放也会通过影响价格进一步强化经济周期。(三)误差修正模型。在检验协整关系成立之后,本文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考察在长期均衡状态偏离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Y)、贷款同比增速(L)、CPI同比涨幅(P)之间的动态修正机制。VEC模型估计结果(见表4)。从结果来看,方程的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均为负值,符合预期,表明存在负反馈修正机制,即当指标出现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下一期的变量值会向均衡值靠拢。本文的模型中,每发生1个单位的偏离,工业增加值(Y)、贷款投放(L)和
10、物价(P)将分别以0.002、0.003和接近于0的速度加以纠正,促使整个系。统回复长期均衡状态,但由于系数的绝对值较小,所以不能单纯依靠系统自我修复,而要积极采取适度干预措施,因而金融宏观调控仍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四)方差分解方差分解就是把所研究变量预测误差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个变量相关联的组成部分,用来描摹各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随时间的变化轨迹,从而揭示一个变量的运动轨迹在多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冲击,在多大程度上是受系统内其他变量的冲击。图1(a)(b)(c)分别给出了Y、L和P的方差分解图。从图1(a)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Y)的预测方差主要是由其自身扰动所致,信贷投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贷 投放 适度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