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课课件.ppt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课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7 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说 课 流 程教 材 分 析1教 学 过 程5学 情 分 析2教 法 学 法4教 学 目 标3教 材 分 析课标要求课标要求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课标要求课标解读通过让学生了解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崛起,知道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形成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教 材 地 位 与 作 用本课是第二单元第7课。本单元介绍了辽宋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本课内容介绍了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的一系列少数民族如辽、西夏等政权和北宋政权并立存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有和有战,各民族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流融
2、合。因此本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上承北宋的政治下启金与南宋的对峙,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 材 分 析学 情 分 析知识背景:初一的学生听过杨家将的故事,对于“北宋”“契丹”“西夏”有一定的概念,但并不能从历史角度了解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历史状况与国家关系走向。如何从史实出发去重新解读他们之间的力量的此消彼长十分重要。能力背景:初一学生正处在1213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问题的抽象能力,但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思考问题缺乏深度。在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的背景过程时,我将通过文字史料研读,地图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 学 目 标知 识 与 能 力1.
3、知道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2.了解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3.正确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过 程 与 方 法1.通过地图的演示,从时间和空间上强化学生对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认知;2.通过列表与归纳,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及相互的关系;3.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民族融合的理解。教 学 目 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民族和战的历史,正确认知战争与和平是民族交融的两种不同形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2.通过讲述人物故事,体现家国情怀。教 学 目 标突出重点的方法:通过地图动态演示、时间轴的设立,展示辽与北宋的对峙局面;通过表格梳理,再现不
4、同时期辽与北宋和战的复杂关系;通过史料研读,了解辽与北宋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来突出我的重点;重点:辽与北宋的和战关系。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史料研读、图片展示、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民族交融与发展,通过解读澶渊之盟及宋夏和约的历史影响通过来突破难点。难点:正确理解民族之间的交融与发展。教 学 目 标教 法 与 学 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学习指导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 学 过 程新课导入916年 辽的建立960年 北宋的建立1038年 西夏的建立与学生一起填写表格,初步形成政权并立的概念政权名称民族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辽辽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临潢府北宋960年赵匡胤汉
5、族东京西夏1038年元 昊党项族兴庆府新课讲授一、辽、西夏的崛起916年(1)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2)西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辽和西夏是怎样崛起和强大的?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什么是燕云十六州?辽太宗怎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最终的命运又如何?思考与讨论和战宋太祖晚期宋太宗辽宋真宗(澶渊之盟以后)宋真宗辽不同历史时期,北宋与辽的和战关系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宋澶州(古称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西 北宋 并立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