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对策.docx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对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对策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多,诸如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性不足、资金保障不力、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等,但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尚未形成合理的权益分配制度。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权益分配虽有所涉及,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的有效转化。应从权益分配法律体系、利益联结机制、科技人员与农民权益分配的保障、风险分担诸方面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益分配制度,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成果转化;权益主体;权益分配 农业科技成果是保障
2、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我国每年有各类农业科技成果7000余项,但真正转化或者取得成效的不足15%,造成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2004年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战略的意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表述,但农业科技有效转化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新时代,研究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科技创新驱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成果转化法)第2条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界定,可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定义为:对农业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农业新技术、农业新工艺、农业新材料、农业新产品,发展农业新产业等活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数量大幅增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高达7080%的转化率尚有差距。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多,诸如农业科技成果本身实用性的欠缺、资金保障不力、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等等,但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尚未形成合理的权益分配制度。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政策强调
4、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益分配,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成果转化法)专章规定了“技术权益”,其中明确规定了奖励和报酬数额的比例标准。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亦强调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2022年国务院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实现方式、科技人员参与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目前,相关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等,但
5、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权益分配制度的深层次研究较少。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相关权益主体与权益分配分析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相关权益主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依据各个主体在参与成果转化的方式及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投资主体、科研主体、中介主体、生产主体。投资主体是指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投入资金或提供物质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投入来源于国家。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一般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指导性,往往会依据国家农业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农业政策,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引导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然后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以确保成果产出具有
6、市场针对性和竞争优势,从而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亟需的生产实际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企业和个人也渐渐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者,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科研主体主要包括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下设的农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和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研发的企业等。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加强,科研主体多以组织的形态出现,以个人形态出现的科研主体越来越少。科研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供给者,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前提条件。科研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与成果研发,并将其研发的成果或许可、转让给相关市场主体进行成果转化,
7、或自行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中介主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科技成果供给者与应用者以及农业生产、消费者不可缺少的纽带,是决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中介主体主要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由农业部和科技部构建的推广系统以及专业的技术交易市场,各种农民组织及部分发挥推广作用的企业。中介主体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通过传递新的技术成果信息,帮助科研单位、企业、高校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委托、成果转让等活动,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供给者与使用者的结合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生产主体是指将农业科技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农民或者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一项农业科研成果是否
8、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能否让农民增收、让农业企业增加利润,取决于成果使用者对该项成果的认知程度、对新技术转移的接受意愿以及自身的科技素养能力。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科技成果的生产主体已经由过去单一的农民,发展为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养大户等。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益分配一项农业科技成果从科技领域到生产领域,大致要经过立项、研制、生产、使用、后续开发等一系列过程,各阶段均涉及不同的权益主体。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需各权益主体的共同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权益也应惠及于各权益主体。投资主体的权益分配。农业科技成果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绝大部分由政府投资形成,产生和
9、运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领域,对于政府而言,其利益导向除了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政府的农业收入等显性收益之外,更重要的是为政府带来隐形收益,比如社会稳定,老一百零一姓对政府的赞誉等。根据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0条和种子法第13条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育种发明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因此,政府一般对其投资形成的农业科技成果不享有知识产权。政府之外的投资主体往往把经济利益作为最直接的追求目标,其参与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与应用,可获分配的权益
10、主要包括取得知识产权及其转化收益。科研主体的权益分配。科研主体的权益分配主要取得科技成果产权的权属、以及成果转化后的收益。根据专利法第6条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7条的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完成的职务发明,单位享有专利(新品种)申请权和专利权(品种权);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归单位。至于从事具体研发的科研人员在不能获得成果权属的情形下,其获得的权益主要有署名权、报酬请求权、奖励权以及可能获得的职称评定优势。中介主体的权益分配。科技成果中介主体能够在成果研发主体和成果需求者之间牵线搭桥,凭借其强大的信息网络渠道接受成果使用
11、者的需求信息,并为科研主体提供专业化的成果研发咨询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为有效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减少信息搜寻成本,科技成果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往往在中介主体的媒介作用下,以转让、许可、入股及合作实施等方式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中介主体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咨询费、或者分享成果转化相关的收益分成、股权分红等作为其权益分配的主要内容。生产主体的权益分配。农民和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追求的目标纯粹而单一,即通过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作物产出率,降低农业产出成本,并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在农业科技成果使用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技术能力,从而
12、实现农业产出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权益分配制度的不足 目前,我国有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益分配的规定体现为三大层面:一是国家法律层面,包括成果转化法合同法专利法等。二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包括专利法实施细则、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202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2022)、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关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政策、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3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务发明人合法权益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施的若干意见等。三是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多以办法、
13、规定等呈现。典型代表有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等。上述这些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益分配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但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权益分配依旧存在如下不足。1.成果转化权益分配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我国合同法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成果转化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虽然规定,在成果转让或者实施后,根据成果所实施覆盖的区域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相应的成果研发人员给予与之贡献相适应的奖励或报酬,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在我国成果转化权益分配法律体系中虽然规定了奖励报酬的最低比例,但在计算方法与提成比例上缺乏
14、统一的实施标准与具体操作办法。例如,成果转化权益提成基数的计算方法不合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权益提成基数是去除转让费用以后的转让收入净额,而不是该项成果转化收入的总额。这种用简单的法定比例来确定发明人应得的奖酬数额显然有失公平。如果没有权威的计算方法做指导,在发生争议时就会缺乏有力的奖励判定依据。輥輯訛其次,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益分配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使法律法规规定的权益分配不能很好地落实,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主体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再次,一些地方性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权益分配政策客观上加速了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輥輰訛但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跟法律法规相冲突,导致权益分配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科技 成果 转化 法律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