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介绍.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介绍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介绍 端午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历史久远,许多的记载都模糊不清,那么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有哪些吗?为了便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共享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介绍_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欢迎阅读!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介绍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闻许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剧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
2、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 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闻屈原死后,楚国一百零一姓哀痛异样,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打算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损害屈大夫
3、。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其次个传闻,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 773-前 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改邪归正,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一百零一,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昂扬,一百零一战一百零一胜,越国大败,越王 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歼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
4、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闻,是为纪念东汉(公元 23-220 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
5、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探讨证明:长江中下游广阔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一百零一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闻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记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一百零一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一
6、百零一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化为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 是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为国王出了一个富国强民的好方法,但是没被他接受,还把屈原赶出宫去。屈原非常生气,跳进了汩罗江。大家为了屈原不被江里的鱼吃掉,就往汩罗江里丢粽子。于是,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都过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了嘉陵江。那里早以是人山人海,我选了一个好地方坐了下来。 对面的那些龙舟有的装饰着龙头龙尾,活灵活现;则有的却没有装饰。随着一棵红色的信号弹划过天空,龙舟竞渡便起先了,水手们争先恐后地向前划,如同千里马,如同飞箭。
7、龙舟上还响着洪亮的鼓声、锣声和水手们嘿唷、嘿唷的叫喊声,还有岸上人们的加油声。水手们奋力冲刺,互不相让,谁都不甘落后。虽然天气凉快,但是他们仍是汗流浃背,谁都顾不得去擦身上的汗水。划龙舟真是表现出了千顷水面琉璃滑,一百零一艘龙舟竟争先。 端午节不但要划龙舟,抢鸭子当然也是必不行少的。 一只只鸭子嘎嘎地叫着,扑腾到水面。抢鸭者也纷纷跳入水中抢了起来。鸭子们就像顽皮的小孩子,抢鸭者就像孩子的妈妈,着急地追着自己的小孩。突然,一个抢鸭者发觉了自己的目标,便向那只鸭子扑过去,眼看鸭子就难逃一劫了,但是它又飞速地潜入水中,不一会儿,鸭子又浮了上来,抢鸭者又向它发起了进攻,他最终捉到了鸭子。接着,他又游到
8、一个鸭子特殊多的地方,再向两只挨得很紧的鸭子扑过去,抓住它们的翅膀。这两只鸭子也落到了这为抢鸭勇士的手里。那些抢到了鸭子的勇士们满怀激情地把自己的猎物高高举起,赢来了人们一阵阵的欢呼。 塞龙舟、抢鸭子编制了一个完整的端午节。 端午节插艾草的由来 一天黄巢见到一位大嫂手携着一个小孩子,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心怀新奇,便问大嫂道:你背上背的何人,手上携的又是何人?大嫂流着泪答道:背上大点是我小叔子,手中所携小点是我亲生儿子。黄巢听后不解又问道:这究竟为何,你为什么这样呀?大嫂又答道:小叔子虽然比我儿子年纪大,但我公婆已逃散,年老体弱生死未卜,无再生育实力,我年纪轻,就是把儿子丢了,以后还会生育,小叔
9、子如被黄巢杀了就断了一门香火。 黄巢一听,面红耳赤,自觉惭愧,心想:一个妇道人家尚能这样孝顺并懂得做人道理。我何不顺水推舟,卖个人情,饶了她们吧。便对大嫂说:大嫂,难得你有这般好心,为避杀身之祸,你可在端午节那天在门首上挂菖蒲、艾叶作标记,自会有用的。 别了黄巢,大嫂携儿背叔回到自己村上,并沿路将此话告知众乡邻。一夜之间传遍江南一带,尤其是台州地界最为盛行。端午节那天,黄巢指挥大军杀奔江南而来,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菖蒲剑、艾叶,无法下手,如杀下去,又恐错杀大嫂一家,有失诺言。故而,令手下兵将绕道而过,不行扰乱台州一百零一姓。 所以每逢端午节台州各地一百零一姓每家每户都在门上挂菖蒲插艾叶,成为当地习俗。并且有诗为证。艾叶为旗招一百零一福,菖蒲似剑祛千邪。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介绍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