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设计美学思考.docx
《城市环境设计美学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环境设计美学思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环境设计美学思考 摘要:在中国当代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设计与构建适宜人居住、更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在自由发展与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的诸种需求,应当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宗旨。但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凸显出诸如大肆破坏自然生态、恣意摧毁历史景观、盲目模仿外国风格、刻意追求视觉美观等不良倾向,导致“千城一面”之流弊,损害了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应有的美学品格。我国城市环境设计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更新观念,正确理解城市现代化的内涵,科学地发掘我国古代城市设计思想与传统美学精神的价值,取其精华,为当前及未来所用,以设计和构建出真正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城市
2、环境设计;乐于居住;城市现代化;古代城市 设计思想在中国当代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审美疆域的不断拓展和精神追求的逐步深化,城市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与之相应的是,城市环境设计也在众目睽睽之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设计意识和设计水准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过,在看似繁荣的景象中,我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也凸显出诸如大肆破坏自然生态、恣意摧毁历史景观、盲目模仿外国风格、刻意追求视觉美观等不良倾向,导致“千城一面”之流弊。城市环境状况日益挑战和威胁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存,冲击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理想,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市民缺乏家园感。面对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这一既尴尬又可悲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城市环境
3、设计为何?换言之,城市环境设计的宗旨是什么?城市环境应具备怎样的美学品格才是市民的诗意栖居之所?中国的城市环境设计该如何走出当前这一困境?这就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城市环境设计宗旨的美学探寻 美国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曾言:“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1当我们沉下心来认真阅读中国当代城市这部鸿篇巨著时,已如有些论者所言:城市环境的规划者和设计者“沉湎于形式与色彩、结构与空间等一类真实的存在之中,对建筑的手段投之以巨大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2,很难对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作细致而深入的体察和分析,更难以从生态、环境、文化、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和高度进行综合筹
4、谋,以至“许多城市变成了失魂落魄的城市”3。难道这就是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吗?在城市这本打开的书里,它应该持有怎样的目标与抱负?我们又希望它怀有怎样的目标与抱负呢?关于城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了一个经典的阐释,即“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在城市”4。不言而喻,城市成了人们的希望之所,人们居留在此,不仅是为了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虽然亚里士多德没有具体地描绘“更好的生活”的情景,但他留给了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城市既然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和结果,就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更好的生活”的具体内涵自然也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
5、不断变化。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诸种需求出发而进行的价值活动,充分“体现着人的尺度与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5。事实上,任何真正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心灵打上印记且经过岁月的冲刷之后还依然光彩夺目的设计,都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存状态、现实境遇、生命价值、情感需求以及自由发展等方面给予关怀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既然人们居留在城市中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市民皆是城市的主体,那么,作为创造活动之一的城市环境设计毫无疑问应该是以“人”(即市民)作为旨归的。换言之,城市环境设计的一切活动,如建筑位置的分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设计、保留与改
6、造,城市整体风貌的规划,甚至具体的空间设计、城市绿化等,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而展开的。“人性具有自然性与文明性两面这一内在结构”6,换言之,“人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功能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7;且人性的“自然性”和“文明性”是变动不居的,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不免带有特定的历史痕迹。因此,关注、寻求、发现甚至塑造人的内在生命精神与价值的理想之境,设计与构建适宜人居住、更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在自由发展与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的诸种需求,就应当是也必须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标与抱负”,或者说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宗旨。值得一提的是,“适宜人居住”与“让人乐于居住”
7、实际上是城市环境之生活品质的两个不同层次。“适宜人居住”,主要是就人的肉体生命之保存而言的,“重在生存,将生态摆在首位”8121。它虽然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但对于人的自由发展及自身价值的实现显然是不够的。而“让人乐于居住”,则主要是就人的内在精神之满足而言的,“重在享受,将精神追求摆在首位”8121,是城市环境的诗意境界;倘若用一学者的话来说,这是环境美的最高追求8120。“适宜人居住”和“让人乐于居住”这二者之间,前者显然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无疑是前者的升华。换言之,后者必须在前者的基础上方能达成。因为倘若没有前者作坚实的基础,后者则成了无源之水与无本之木。试想一下,如果一座城市生
8、态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秩序紊乱,不适宜人居住,哪还谈得上让人乐于居住呢?就此而论,较之“适宜人居住”,“让人乐于居住”的层次更高,因为其更注重人的生活质量与品位。 二未来城市环境的美学展望 如前所述,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宗旨是设计与构建适宜市民居住、更让市民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以满足市民在自我价值之实现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其中,“让市民乐于居住”是其终极追求。那么,让市民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应该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呢?这种图景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的审美构成与美学品格呢?关于市民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在其著作环境美学中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美妙的图景。他在“宜居”的基础上,将“乐居”的要求概括为
9、四个方面:一是景观优美;二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三是个性特色鲜明;四是能够满足居住者的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9陈望衡教授所言及的这四个方面,基本上成为了未来让市民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应具有的审美构成。(一)优美的景观。一座城市的景观风貌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座城市的美学品位;因此,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环境首先应当具有优美的城市景观。就感知类型而言,城市景观的主体是视觉景观;而城市视觉景观的优美主要是城市的建筑景观、工程景观以及自然景观所呈现出来的且能够被人的视觉所感知的,以及能够给人以精神愉悦的外在形式美。其中,城市建筑景观的优美一般是通过建筑整体形象美妙的轮廓线表现出来;城市自然景观的优美则是
10、由该座城市所坐拥的诸如巍峨的青山、苍翠的森林、蜿蜒的江河、辽阔的大海以及如画的山水融合体等自然风景的灵秀自然地呈现出来。(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城市如同一个“巨型容器”10,承载着人类灿烂的文明,凝结着人类非凡的智慧。可以说,每座城市从诞生伊始就打上了人工的印记,拥有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只是这种历史和文化,存在着悠久与深厚与否的差别而已。毋庸置疑的是,一座让人乐于居住的城市,往往应有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这是其文脉与灵魂,也是其审美价值最重要的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并非仅仅以文字的形式存留着,它还以古建筑物等历史文化遗存的形式留存着。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为什么废墟能成为美?为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环境 设计 美学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