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育思想与师德建设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教育思想与师德建设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家教育思想与师德建设分析 摘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教师工作水平的关键,如何深化师德研究,是近年来教师思政的研究热点。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中关于师德师风的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与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承接关系;并深入发掘儒家教育伦理资源,寻找提高师德修养的可行性路径,为高校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师德;儒家;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自古以来,“师德”就是衡量教育工作者资格与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教师工作水平的关键,也符
2、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2022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求健全师德师风的长效机制。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教师在青少年个人成长关键阶段中的作用:“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尊师重教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深化师德研究,成为近年来教师思政的研究热点。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中关于师德师风的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与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承接关系;并深入发掘儒家教育伦理资源,寻找提高师德修养的可行性路径,为高校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提供借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传统,先后涌现了多位思想家、教育家
3、,他们或从自身的教学活动感受出发,或对前代教育理论进行总结,在不断的探索中创新,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师德思想体系。荀子•大略中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1荀子认为,对教师是否尊重,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而且是国家振兴与否的衡量标尺之一,国家振兴,必尊师重教,相反,国运衰微,则轻慢师者。所以,尊师重教事关社会风气的形成。荀子之所以将社会对教师的态度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意识到了教师在社会中担当的重要责任。因为教师不仅能够传播知识,还起到教化和榜样的作用。重视教育,不仅能提高人的知识、道德水平,而且会促进科技发展、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等一系列良性发展。所以“贵师重傅”则“国将兴”,而“贱师轻傅”则导致“国将衰”,荀子将尊师重教提高到国之兴衰的高度,也间接说明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性。不独儒家,我国其他先哲也很早就意识到了求学和教育的重要性。吕氏春秋•尊师云:“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2成身即修身,通过自我反省,使身心趋向完善境界。修身养德,勤学的功效最为显著;利于人民,教育的作用最重要;教育利人,勤学利己,古人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突出了学识与德性修养之间的关系。而树人立德的关键,还在于“师”。西汉学者扬雄法言中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
5、说出了人的成长中良师的重要性,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的德行、性情、素质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楷模与表率。 一、修身:人生之“乐”的思考 教师担负着传承文化、知识传授、指引学生成长等多重责任,因此,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到谨言慎行,不为物欲所迷、压力所迫,保持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什么是人生的快乐境界?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先贤就曾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3,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幸福与享乐无关,在于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合者,谓之天乐”4。墨子认为,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爱人如
6、己的境界,“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5墨子从“利”的角度去思考“给予”和爱,“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关爱他人与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不冲突,爱别人并没有把自己排除在外,既有很强的哲理性,也有劝人向善的教育意义,实质是反对自私自利,发人深思。儒家则将个人快乐与他人幸福、社会进步结合起来考量。大学中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2说出了成就大业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修身”是理想实现的前提,而“修己”的目的不是为了小己、小我等个人私利,而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7、,将个人发展放在平治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中去衡量,这样的理念承习和发展至今,显现出新的时代意义和生命力。孔子从人生幸福的角度提出了“孔门三乐”:读书之乐、交友之乐和君子之乐。论语•学而篇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概括了孔子对自我修养、学习要求以及社会人际交往的法则。在孔子看来,治学的最高境界是“乐”,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习有三层境界:知、好、乐。读书以求知、以享受过程为最高境界,因此孔子会对安贫乐道的颜回啧啧称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8、其乐。贤哉,回也!”箪食、瓢饮、陋巷,生活极其清贫简单,颜回却能够自得其乐,泰然处之,显然,只要能够读书、谋道、治学,颜回就已经很满足,而不在于吃穿住用等物质的享受。通过对颜回的称赞,可见孔子禀承的治学态度和人生追求。人生第二乐是在交友方面,与同道好友常相来往,彼此互助;人生第三乐是君子之乐:立身处世不计较他人态度,即使受到冷落和漠视,也不心生怨恨。由此可见,内心的愉悦不是建立在对物质的享受追求上,也非源于外界的肯定,而在于自我修持。这是孔子对门人弟子的要求,更为后世为师者的自我修养树立了标准。孟子一书中也提到了“君子三乐”,与孔门三乐有所不同:“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
9、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的三乐包含了从家庭到个体再到社会的三方面要求:家庭平安而无忧;与人交往能够做到心胸坦荡、问心无愧;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人,得以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的三大快乐。孟子的“三乐”注重亲情维护、道德自律和对社会的回馈,组成了一个立体的人生幸福架构。从中我们也看到孟子对于为人师的热爱,把教师这种职业当作是人生一大乐事。由儒家两位先贤所提出的“人生三乐”可以看出,相比较物质财富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儒家更注重心灵、智慧的富足,以责任担当为快乐,以坚守志向为幸福。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时,能做到有所节
10、制不挥霍;生计艰辛,也不能见利忘义、因外在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意志和主见。在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当年的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曾引用孟子的“大丈夫”论段,要求领导干部面临诱惑、急难险重之时,反思心中的“道义之锚”在哪里。对人民教师而言同样适用,教师在任何时候也都需要稳住内心的“道义之锚”,处逆境不怨,处顺境不骄,面对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道德原则。可见,儒家的快乐观、重视理性与道德的作用,这对教师提高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完善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 二、立德:素位而行、反求诸己 自从立志成为教师开始,就决定了要恪守比常人更严格的道德要求。教师的使命感和崇高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1、在精神层面和价值观念上,建立起存在的意义,产生不断完善自身的力量。正如论语中所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仁艺,可以说是孔子一生教育、治学思想的概括,也是他立人立己的标准。“志于道”即立志高远,是个人希望达到的境界,“据于德”即遵循内心的守则,为人处事要符合道德的要求,不逾越道德的界线。“仁”即爱人,内心修养需要通过待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来反映,也就是对人对物有爱心,能够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除了处理好人际关系之外,还要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即游于艺,丰富自己的知识学问和内在修养,这四点要均衡发展。中庸有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
12、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623“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生丝,指事物本初的样子,君子做事,立足当下,不论身处何种境遇,富贵、贫穷或经受磨难,都踏踏实实,努力做好分内的事。这在充满压力、容易浮躁的当下,尤为可贵,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如何在诱惑众多的社会中教书育人,首先得安顿好自己的本心。既不羡慕职位以外的富贵,也能在困顿中保守底线,不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安然自得。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更深一层的含义,正如大学中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
13、,进而心安理得、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一名教师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安守住职业的本分,尽心而为,尽力去做,在平凡之中体现出担当和使命。教师不仅直接面对学生,而且还要面临着同事之间的竞争和利益分配的矛盾。教师职业的发展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面临困难挫折和失败。如何对待竞争和失败?儒家给予人们的建议值得深思。礼记•射义和孟子•公孙丑上中都曾经以“射礼”比“仁”。“射”是儒家六艺之一,即礼、乐、射、御、书、数。射箭用于战斗,也可以作为比赛。古代的乡射礼即古代的射箭比赛,被称作是立德正己之礼,它蕴涵的人文精神非常丰富。礼记•射义有云:“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
14、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7要想在比赛中取胜,首先要“正己”,射手在审视射箭姿势、集中注意力的同时,审视自己的德行是否正直,儒家的礼仪教育强调内、外的统一,形体要求与道德要求融合在一起。职业生涯中的竞争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以何种态度对待竞争?乡射礼提醒射手,要尊重对手,彼此在人格上互相尊重,彼此谦让。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君子是不会与人作无谓的争斗的,如果一定要与人一争高下的话,也就是射箭比赛,互相谦让着上场,比完了一起饮酒。这种竞争才是君子之争,是君子对待竞争的正确态度。现代职场中的竞争,教师
15、之间专业能力的比较,亦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以敬为前提。既然是比赛,就一定会有输赢,乡射礼要求选手正确对待失败,要做到“发而不中,反求诸己”。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调整好自己的心志和状态,输了不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为人立身处世就有如射箭一般,在竞争中失败或者人际关系处理得欠佳,都要自我反省,寻找自身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而不是迁怒他人。南宋朱熹讲学白鹿洞书院时所制定的白鹿洞学规也讲到“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儒家思想中这些宝贵的资源,对需要正己立身、率先垂范的教师职业,有巨大的指引作用。 三、敬业与乐业:教师职业道德 晚清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一次演讲
16、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与职业原则(饮冰室合集),这两个概念是梁先生从礼记“敬业乐群”和老子“安其居,乐其业”中提炼出来的。敬业,即对学业或事业的责任心,忠于自己的职业,“将全副精力集中”于此,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乐业,即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职业的辛苦,随着事业的发展变化领略到快乐和趣味,得到更大的价值感。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是把治学本身当作快乐的范本。乐教善教,还应讲究教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职业技能要求。良好的专业素质是现代教师最核心的素养之一,作为专业教师,态度、知识、能力缺一不可。没有精湛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开放的胸怀、宽广的视野和乐学善学的虚心
17、态度,就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甚至教学任务乃至教育的使命都无法完成。孔子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过而改、循循善诱、不耻下问、因材施教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著名言论,至今闪烁着不朽的光芒,照亮为师者完善教法、提高职业能力的道路,也被学者多次阐发和论述。荀子也曾讲到为师的四个条件:“师数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着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士)树立尊严和威信,是为师者的首要条件;第二,需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是讲授课程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四是具备专业研究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记问之
18、学。只有具备了上述四方面能力者方可为师。也就是说为师者不仅要乐教,还要善教,要有科学合理的施教方法和途径。传统师德对教学的要求包含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对当今的师德建设,助益颇多。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代社会,获得知识的途径众多,学生的知识面某种程度上比教师还要广博,教师只有不断地潜心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与之相适应。所以需要教师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备学生”,即了解、理解学生,方能更好地胜任这个职业。关于这方面,儒家思想中充满了思辨的智慧。比如,儒家先贤一贯重视立德,要求教师为人师表,立身垂范,强调教师的自律。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
19、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重道社会风气的形成,要靠“师严”,即教师严于律己,修养德性,德高身正,方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同时,又承认教师能力与知识面的有限性,如韩愈的师说中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教师,教师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师生的差别在于闻道的先后,学问和技艺各有所长。青出于蓝、后生可畏是正常的现象和规律,教师无需以“不知”为耻,只要虚心好学,不断进步和完善自己,就符合为师之道。这段话既表明了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即贤能者为师,又表明了对师者的基本要求:不应因地位或年龄差别,就放弃学习和提高自身。总之,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道德修养准则,可以帮助和指导当代教师修身、立学、施教、育德,成为一名仁爱诚善、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知识广博的教师。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