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分析.docx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于2022-11-04,采用“家庭医生”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建库至2022年)中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有关的文献。由于“家庭医生”一词是国家有关文件中统一使用的服务名称,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处室的处室名称,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较为广泛,且与以往使用的“责任医生”等词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因此本研究使用“家庭医生”作为主题词进行检索。1.2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有关的研究,包括对政府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在居民的医疗费用、卫生服务利用、就诊选择等方面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的评估
2、;(2)来源于中文核心期刊(2022年版),预防医学、卫生学类27种期刊和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中国全科医学。排除标准:(1)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本身的工作量、服务质量等进行的评估;(2)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的定性评估和理论研究;(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健康管理效果的研究。由于国外所理解的“家庭医生”与国内所推行的“家庭医生”具有一定差异,本研究未将国外文献纳入研究范围。本研究侧重于定量评估,定性评估和理论研究可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1.3文献筛选过程及检索结果。提取文献标题、摘要,必要时查询全文确认,由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执行文献筛选。如遇分歧,同相关研究人员讨论并参考第3名研究人员的意
3、见。对于纳入研究范围的文献,由研究者独立提取,获取文献全文以便进一步进行计量分析。1.4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采用Excel2022整理数据资料,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 2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现状 本研究最终搜集相关样本文献27篇,来自8种相关期刊(见表1)。2.1研究发表时间。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相关文献近两年逐步增多,其中2022年发表7篇(25.9%),2022年发表6篇(22.2%),2022年发表5篇(18.5%),20222022年发表9篇(33.4%)。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及以前发表的文献中所提及的“家庭医生”概念与当前国家推行的“家庭医生
4、”概念并不完全相同。2.2研究对象。按研究对象的地域进行分类,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的研究地区以上海(17篇,63.0%)和北京(6篇,22.2%)为主,深圳(2篇,7.4%)、杭州(1篇,3.7%)、成都(1篇,3.7%)也有少量研究成果,其他城市未检到相关研究成果。按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分类,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的研究对象以社区居民(16篇,59.3%)和患者(10篇,37.0%)为主,也有以医疗机构(1篇,3.7%)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2.3数据资料。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中,22篇(81.5%)使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不可开放获取的问卷调查数据,5篇(1
5、8.5%)使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政府、医院等有关部门的内部数据。在以问卷调查为数据资料来源的研究中,13篇(59.1%)使用两期追踪数据,9篇(40.9%)使用横断面数据;12篇(54.5%)使用概率抽样方法获取研究对象,3篇(13.6%)使用非概率抽样方法获取研究对象,7篇(31.8%)未对研究对象抽取方法进行说明。2.4研究内容。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中,主要涉及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分级诊疗格局形成、提高居民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目前,比较典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有:肖筱等9研究发现,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率是非签约居民的2.
6、47倍,签约居民生病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首诊意愿高于非签约居民;戴卫东等29研究发现,签约家庭医生能有效引导常见病、症状轻发展慢的疾病首诊,以及复发概率高、复发病情急、检测设备常见并且操作简单的患者在基层复诊;邱宝华等12研究发现,签约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指标的满意度普遍高于非签约居民;王彤等26发现,患者对社区签约的特色服务满意度不高,但社区签约门诊患者对社区门诊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和对医生服务的满意度均较高。2.5统计学方法。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中,6篇(22.2%)仅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政策效应评估,15篇(55.6%)使用t检验、2检验等方法进行政策效应评估,5
7、篇(18.5%)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政策效应评估,1篇(3.7%)使用倍差法进行政策效应评估。2.6利益冲突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中,10篇(37.0%)声明其不存在利益冲突,17篇(63.0%)未声明其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3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潜在问题 3.1宏观层面。3.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需要强化因果推理。从政策研究的角度来看,只有因果推理才能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统计相关性对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作用较为有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效应评估研究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因果推理必须基于反事实框架,干预组和控制组在其他相关因素上应当保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庭医生 签约 服务 政策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