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docx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 摘要以辽宁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就业障碍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的就业观念均有影响。高校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到家乡就业创业,找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精准就业帮扶关键点,官方媒体要加强舆论导向。只有高校、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家庭多边协调,才能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解决观念问题着手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扶贫;对策建议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目前大学生最为
2、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与大学生毕业后的现实利益直接相关。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34万,2022年将达到874万,再创历年新高,大学生已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干力量。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较为特殊且意义重大,其就业情况不仅仅关系自身的职业发展,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的经济繁荣与发展,以及国家的民族关系、社会稳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少数民族高校在读生就业观念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就业观念是个人对就业的一种反应性倾向,能反映个人职业选择时的认知,包括心态、认识、态度等。就业观念主导大学生就业知识结构
3、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影响和支配其就业行为,同时规范择业品德,影响和激励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未来的职业成就。为此,本研究选取辽宁省部分高校少数民族在读大学生(包括部分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研究讨论。调查并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同时本研究对于各级政府实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择业定向扶持以及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辅导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的研究比较少。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赵
4、晓芳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源于五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流动性差,二是落后的基础教育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从而限制了就业面,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优势无法体现,四是家庭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丧失信心等不利就业的心理问题,五是所学专业与家乡或所在地需求不对口1。王光认为,大学生应充分了解就业时势,通过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如个人素质、教育水平、文化修养等来改变就业观念,向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主流观靠拢,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与高质量就业2。杨宜勇认为,歧视现象存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具体体现在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和不同薪资的工资标准,这些可能会造成少数民族毕业生与汉族毕业生在就
5、业方面的差异3。卢云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少数民族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认为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开放就业的契机,“丝绸之路经济带”带动了西部边缘地区少数民族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并且沟通了我国东部与西部,使得东西部差距逐渐缩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遇4。吐尔地•卡尤木等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过于强调职业的稳定性,且存在严重的家乡情结,导致其区域流动性不高,这是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容易出现误区的主要原因之一5。高岳涵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俗习惯以及对就业形势过于轻视或期望太高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6。塔娜等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层面总结
6、了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的原因,认为其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竞争力薄弱、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不到位、政府的就业引导与扶持力度不够有着极大的关系7。总之,现有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和多层次的分析。辽宁省是一个拥有少数民族大学生人口较多的大省,却没有被学者当作一个急需研究的领域。因此本研究以辽宁省部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筛选理论、统计性就业歧视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予以解释,从教育水平、就业障碍、劳动力市场三个角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分析总结出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
7、的对策。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样本 (一)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的质量因素之和。增加对劳动者的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个人的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并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可以带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人力资本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得到劳动市场的青睐,也更有机会得到更高水平的薪资。与传统将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衡量指标不同,大学生因均受过高等教育且没有工作经验,对其人力资源的衡量还需要其他指标,如学习成绩、学历水平、资格证书等。教育筛选理论认为,雇主在选择雇员的时候无法全面了解
8、雇员,但可以通过应试者的教育水平选择雇员。通过教育筛选,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可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在以汉族大学毕业生为主的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需要更好地展现教育水平和个人能力的优势,雇主则应摒弃诸多的外力因素,将应聘者的受教育水平看作是否合适工作的重要因素。统计性歧视就业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中统计性歧视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完全以及获取信息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企业为了减少支出会在招聘时倾向于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所有个体具备的特征,这种做法会使不利群体遭受统计性就业歧视。劳动力市场中统计性歧视的存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极易在求职过程中受到少数民族负面评论的不利影响,因而只有减少劳动力市
9、场中的统计歧视才可以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时仅仅受到人力资本和教育筛选,从而更容易进入一级市场,得到更高的薪酬与更好的待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实际上是一分为二的,一级市场指高薪酬的高级市场,二级市场指低薪酬的低级市场,拥有更高能力或更多资源的应聘者更有可能进入高收益劳动力市场。因此拥有更高教育水平与更好社会资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得到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青睐。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应结合地区发展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勇敢地尝试有实力有潜力的二级劳动力市场。(二)研究样本课题组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式对就读于辽宁省部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研。为了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在不同阶段的变
10、化,我们选择了部分研究生进行调研,在这里我们统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课题组最终选择了3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到了32份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见表1)。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育水平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可知,10年间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水平虽有提升,但整体仍显不足。少数民族未上过学的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高中及以下和大学专科与本科的文化水平人口比例则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比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大部分专业中所占比例很小,甚至部分专业中的人数为零。首先,父母受教育水平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
11、念。从大部分受访者的资料来看,他们的父母只受过基础教育,而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就业会给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受访者6号和28号的父母均是研究生学历,受访者目前也处在研究生阶段,他们的一致观点是通过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可以更好地积累人力资本,就业时可以为自己增添就业竞争力。受访者28号觉得自己的文凭不可以比父母的差,自己的生长环境也因为父母工作的优越而变得相对优越,父辈的教育背景所积累下的人脉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就业观念。其次,学位决定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调查中发现,年级越高或学历越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越能从自身理念考虑就业的选择。如刚入学的民俗学专业本科女性受访者20号谈
12、及对于未来的就业选择时说:我自己来自于西部山区,等我本科毕业就可以回到我们的县城当小学老师。我暂时不考虑未来发展会如何,在我们当地有一份稳定的受人尊重的职业就很满足了。然而同样是女性受访者26号,在经历了本科毕业求职碰壁之后,研究生阶段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我来自于欠发达地区,本以为本科毕业回到家乡就能谋取一份很好的工作。但真正回乡面试才发现,地区性招商引资给我的家乡带来了很多高收入高知名度的企业,我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依然没有求职到很满意的工作,所以我毅然决然考研。现在我的想法就是研究生毕业之后,用我研究生的文凭回乡求职,我不仅要找到一份薪资高的,还要找一份前景好且体面的工作。因为我的最高学历
13、是研究生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自主意识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业问题被强烈关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从入校开始,甚至从高考结束后填报专业时就已经关注就业问题,年级越高,关注的程度越强烈,他们不但想了解就业政策,而且很关注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形势、对专业的需求状况、各类职业的基本情况等具体内容;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并实施择业策略。(二)就业障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大都长期生活在贫困地区,文化观念较落后以及义务教育不系统、不规范等造成的困境在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逐渐显现,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求学深造、大学生活及价值观念
14、的转变,最终对他们的就业造成影响。一方面,由统计性就业歧视理论可知,民族歧视是困扰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他们早期选择回乡就业或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在研究样本中,大部分研究生身份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本科毕业尝试就业或参加应届本科毕业生求职时,招聘企业在看到民族这一栏是少数民族时,会借故或直截了当地拒绝求职者的应聘请求。女性受访者3号是哈萨克族,希望未来在新疆塔城就业,因新疆塔城对其有一定的少数民族优势和地域优势,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单位可以与父母的单位不同,但希望有很多相同之处,这样父母可以提供就业经验和就业指导。男性受访者28号是回族,考虑地区发展因素和自身求职诉求以及未来发展,
15、没有选择回家乡就业,因其家乡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但又担心在非少数民族地区就业而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由于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在就业观念上表现出差异。多数受访者在求职时均考虑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与汉族人民的差异所带来的不便,这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的择业观念受个人因素和民族成分影响较大。正如受访者11号所阐述的,与其在外受多方面影响,不如回到自己的家乡或文化习俗相近的地方求职发展,把文化差异和习俗差异降到最低,生活工作的负面影响才会尽可能减少。这种文化差异和习俗差异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职业发展地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受访者1
16、1号所说:我是一个藏族学生嘛,就是信仰藏传佛教,然后感觉我们这种不争不抢的习惯和宗教有很大联系,教义又讲博爱、平等、不杀生,所以一些类似于屠户那种需要经常杀生的职业直接就被排除了;然后去到外地的话,很少有我们这个信仰的,很多时候和他们说不到一起去,然后一些禁忌的东西,还有我们的一些习惯,比如带佛珠、护身符、诵经等会被不了解的人觉得很奇怪,容易起冲突;信仰藏传佛教的人都很诚实,毕竟教义上说坏事做多,谎话说多是要有报应受苦的,然后有些外地人老耍心眼,很自我,所以就更不愿意出去了;老家这面同胞多,其他民族的朋友也对我们有理解,偏见很少,然后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工作上更方便,毕竟相对于外地我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就业 观念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