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 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朱从谋.pdf





《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 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朱从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 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朱从谋.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1卷 第7期2017年7月Vol.31 No.7Jul.,2017中 国 土 地 科 学China Land Sciences第 卷 第 期年 月中 国 土 地 科 学doi: 10.11994/zgtdkx.20170807.092633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朱从谋1,2,苑韶峰1,2,李胜男1,2,夏 浩1,2( 1.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土地与城市治理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流转功能损失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探寻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宅基地流转增
2、值收益分配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义乌市制定的“集地券”流转模式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发展权空间转移,通过“集地券”形式获得的宅基地增值收益约为1152元/m2;宅基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应补偿宅基地居住保障、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约为234元/m2;基于发展权和功能损失角度,义乌市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分享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比例为40 11 49。研究结论:建立在基准地价基础上对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价值进行分配,并结合宅基地功能损失补偿农民体现公平原则,也接近地方政策规定及实际分配比例,符合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改革方
3、向。关键词: 土地制度;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土地发展权;功能损失;“集地券”中图分类号: F3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158( 2017) 07-0037-08Study on Incremental Revenue Distrib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based on Land Development Right and Function Loss: Taking the“Land Coupons” in Yiwu as an ExampleZHU Cong-mou1,2, YUAN Shao-feng1,2, LI S
4、heng-nan1,2, XIA Hao1,2( 1. China Institute of Land and Urban Governance,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 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model for the revenue
5、 distrib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loss, and explore a method for rationally distributing incremental revenu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based on the land development right.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tatis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are u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s
6、ence of “land coupons” mode is to realize the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transfer through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incremental revenu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s about 1152 yuan/m2through “land coupons”. The government 收稿日期: 2017-04-29; 修稿日期: 2017-06-26基金项目: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1171151,41371188 ) ;浙江
7、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项目(17ZSJD04YB);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基金“基于多功能视角的农村宅基地价值估算” ( 18NDJC203YB) 。第一作者: 朱从谋 ( 1992-) ,男,湖北黄石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E mail: 通讯作者: 苑韶峰 ( 1975-) ,男,山西繁峙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E-mail: 万方数据 中国土地科学 2017年7月 第7期38 年 期should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the functional value of residential secur
8、ity, social security and cultural service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ight transfer, with a total value of 234 yuan/m2. Based on land development right and function loss, the proportions to incremental revenue distribu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 among the government, the r
9、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the farmers are 40%, 11%, 49% respectively in Yiwu c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should be allocated based on the standard land price for incremental revenue, the rural households should be compensat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loss
10、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o reflect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revenue distribution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policy regulations and the actual distribution outcomes, so as to establish a land incremental revenu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that considers the national,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i
11、nterests.Key words: land instituti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cremental revenue distribution; land development right; function loss; land coupons宅基地作为面积最大、受众最广、利益影响最直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其流转收益分配格局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当前政府主导的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出现收益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问题突显1,亟需通过调控手段平衡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各权利主体的利益分配。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兼顾
12、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201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试点方案明确到2018年年底,在试点地区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如何改革现有利益分配机制,公平合理地让失地农民分享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利益,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迫切需要。已有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边际产出的拉平效应2、交易收益效应,可以改善土地配置效率,其增值收益主要体现在所有权转移过程中“土地租金剩余”的资本化3。国内学者多采用增量收益资本化法4、成本收益法5以及实物期权模型6等方法测算土地流转增值收益,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类理论的影
13、响下,产生了涨价归公、涨价归私和私公共享的分配理论,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地方实践的探索,建立“私公共享”的收益分配机制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认可,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7、引入联盟分配机制以及依据私法自治原则等分配思路为构建兼顾国家与个人的收益分配机制起到积极作用8-9。实际上,中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产权制度缺陷,农地所有权益主体的多元与模糊使得多元主体剥夺农民土地权益。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缺位,使农户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在西方相关发展权研究的影响下,以发展权为理论依据的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10-11,但少有专门针对宅基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
14、发展权价值进行定量研究,现实中的增值收益分配亦没有考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的功能损失补偿。为此,本文以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义乌市的“集地券”模式为例,基于土地发展权和宅基地功能损失角度,尝试构建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定量确定各权利主体之间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以期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1.1 研究区概况义乌市地处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部,是浙江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唯一的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末义乌市村庄用地为5967.55 hm2,人均宅基地面积不足110 m2,低于浙江省人均125 m2的标准,加上义乌市小商品经济发达,大量外
15、来务工人员的进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用地矛盾。自2015年义乌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以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在借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制定“集地券”制度,并于2016年底颁发第一本“集地券”证书。相较于城乡建设万方数据39朱从谋等: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 朱从谋等: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其不同之处在于实行台账式登记,把分散的、零星的用地指标集中管理,建设项目需要时可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充分利用存量的集体建设用地推进城乡统
16、筹发展。“集地券”也可上市交易,允许银行质押,优先由镇街自行安排用于农民住房建设,不仅保障农民建房需求,也显化农民土地财产收益。1.2 数据来源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015) 以及义乌市统计年鉴 ( 2016) ;土地出让数据来源于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出让公告 ( 2015) ;基准地价以及土地“五通一平”开发成本数据来源于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基准地价一览表 ( 2015) ;征地补偿数据来自于义乌市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2014) ;土地复垦数据由义乌市土地整理实践案例测算得来。2 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测算2.1 宅基地综合价值构成土地价值取决于人类对土地
17、的需求和土地的产出,也取决于土地提供人类社会诸如经济、社会保障、生态景观等各项功能效用12。宅基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不仅发挥居住和附属的生产功能,现阶段还承担着社会保障、政治稳定等功能13。宅基地价值既包括作为生产资料所实现的市场价值,也包括提供农民生存居住及保障的非市场价值。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依赖于城乡建设用地的调整使用,宅基地功能逐渐从过去的保障性功能向资产性功能转变,其作为生产资料的市场价值得到提升。宅基地的市场价值由农民利用状态下的价值和体现进行流转开发权利的土地发展权价值构成,其入市流转的本质是土地发展权价值的显化。2.2 “集地券”模式中的土地发展权剖析“集地券”模式是城
18、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升级版,其实质是土地发展权的空间转移,主要是将农村偏远地区闲置、零散宅基地复垦为符合要求的耕地,将其建设用地开发的权利统一转移到规划区内。不同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只能依靠政府行政配置城乡土地,“集地券”则运用市场手段实现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最大化。结合土地竞租模型以及土地发展权内涵14,在限制城乡土地流转情况下,位于远郊的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价值为城市边界生地价值与宅基地市场价值之差 ( 图1 ) ,“集地券”的创新之处在于不限定拆旧区与建新区,扩大指标落地范围,通过挂牌或拍卖的市场方式在义乌产权交易所交易,形成“集地券”价格,由政府统筹安排各类项目使用“集地券”,打
19、通了城乡土地资源的互通渠道,也发挥城镇的地价优势,将释放的部分土地级差收益返还农村。2.3 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测算方法 在宅基地流转过程中,远郊农民通过复垦宅基地获得建设用地指标“集地券”,并在土地市场中进行交易,待“集地券”落地后产生土地增值收益。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体现为“集地券”落地后的土地价值与宅基地价值之差,并扣除宅基地复垦成本以及指标落地成本,具体为:图 1 “集地券” 模式下土地增值机理Fig.1 Land value increment mechanism under the “land coupons” mode万方数据 中国土地科学 2017年7月 第7期40 年 期R =
20、Vb - V a - K - L ( 1)式 ( 1) 中, R为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 Vb为“集地券”落地后的土地价值, Va为宅基地价值, K为土地复垦成本, L为“集地券”落地成本。其中,“集地券”落地后的土地区块经过招拍挂形式进行出让,可用城市土地出让均价表示,城市土地供应结构主要分为商服、住宅、工业、公共设施以及交通运输用地,依据年度不同用途供应结构以及价格测算土地出让加权平均价格,指标落地成本包括征地补偿成本和土地开发成本,具体为:V a x a x a x a x a xL G T Cb 1 1 2 2 3 3 4 4 5 5= + + + += + +( 2)式 ( 2) 中,
21、 Vb为“集地券”落地后的土地价值, a1, a2, a3, a4, a5为商服、住宅、工业、公共设施以及交通运输用地供应比重, x1, x2, x3, x4, x5分别为不同用途单位土地出让价; L为“集地券”落地成本, G为土地取得成本,具体包括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青苗补偿费; T为集体土地取得税,包括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以及征地管理费, C为土地“五通一平”开发建设成本。类似于国有划拨土地,宅基地是村集体无偿划拨给农民进行住房建设的土地,具有无偿、无期限和权利有限性等特点15,在土地利用空间上,农村宅基地与国有划拨住宅用地无本质区别,可用剩余法测算远郊宅基地价值,为城市国有最低划
22、拨住宅用地价格与土地开发成本之差,表示为:Va= Hz - C ( 3)式 ( 3) 中, Va为宅基地价值, Hz为国有划拨住宅用地最低价, C为土地“五通一平”开发成本。3 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3.1 土地发展权分配思路宅基地经过复垦形成“集地券”在土地市场进行指标交易,价值形态从远郊宅基地价值转化为落地后土地出让价值,其流转增值收益主要来源于土地发展权的转移及显化。对于土地发展权价值的设置和归属,依据学者普遍接受的“私公共享”原则,土地发展权的分配应在公有和私有之间取得平衡。借鉴农用地的土地发展权性质划分思路16,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可以划分为宅基地发展权和市地发展权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朱从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