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摘要:为了推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一直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为了探析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居民消费的动态关系,本文首先梳理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发展现状,从理论上分析其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其次通过构建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来研究利率市场化与居民消费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于居民消费水平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居民消费的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的贡献率曾逐年上升的情形,故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经济发展;居民消
2、费;VAR模型央行 在2022年8月中旬正式决定开始LPR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的推进工作,这一决定意味着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利率双轨问题(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分别运行)开始得到解决。这是自2022年我国完全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范围以来又一影响深远的改变。长久以来我国存在着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之间传导不通畅的现象,这一改革的实施不仅意味着将逐渐扫清阻碍利率传导的障碍,也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向更深处进发。自11016年我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已历经了33个春秋。11016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年,这一年我国试探性的开始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期间历经不断的努力直到11016年才实现
3、彻底放开。自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到11019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摘硕果,实现了债券市场利率的放开。而针对改革的重中之重存贷款市场,我国则按照分币种、分市场、分范围等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改革。到2022年终于把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限制彻底去除,到2022年又实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的自由浮动。至此我国各种利率的浮动范围基本上可以实现由市场来决定。回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历程,在不同的时期,随着改革的目标和力度的变化,其也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带来了改变。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首先会使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更加完善,货币政策实施更加有利,与此同时它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抗冲击能力,则必然会使我国经济的
4、波动性降低,从而给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稳定的消费环境。而在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部分莫过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使得银行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一方面加强了银行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存款,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则会使居民财富得到增值。因此无论是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又或者对微观主体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最终会影响到居民消费的变动,那么这种变动是正向的还是负向?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本文将对这些方面展开探索。 1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GDP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冲击。此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拉
5、动居民消费成为经济改革发展的重点,但一直以来居民消费的整体表现却差强人意,且自2022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放缓,虽然这几年我国有着消费升级的趋势,但总体来看居民消费率仍然偏低,内需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拉动内需、增加居民消费及其在经济中的比重,成为各方思考的问题。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原因,其中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无疑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不利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从而会抑制居民对服务消费的支出,而金融发展程度提高则会增加居民对各类消费品的支出。此外,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着流动性约束的现象,而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成为
6、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甘犁等(2022)采用微观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家庭储蓄率,且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而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因此流动性约束大大制约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则会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加速银行竞争进而推动居民消费信贷的发展。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的利率管制政策抑制了居民消费的提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利率管制使得不同的企业取得资金成本有所差异,大企业特别是国企取得的贷款利率低于中小企业,资金成本的降低会带来产出效率的提高,则企业便会降低劳动投入,那么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会直接导致消费支
7、出的降低,这也是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陈彦斌等人(2022)的研究印证了这个结论,他们认为利率管制的存在使得贷款利率降低了,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本成本,促进了产出的提高,但这一增长带来了投资率的上升和消费率的下降,此外在利率管制下由于政府还要征收“扭曲税”,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陈小亮和陈伟泽(2022)则通过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利率管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管制的存在强化了垂直生产结构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存在弱化了非国有企业的投机动机,导致资源错配,从而不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则会弱化这种影响,从而提高产出,使居民消费可以增加66.9%。金中夏等(20
8、22)的研究表明,单纯的提高实际工资仅仅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不会带来消费投资结构的改变,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则会通过提高实际利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利率的提升不仅增加了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机会进而购买更多消费品,而且生产效率的提高会推动投资和经济的发展来刺激消费。此外,利率上升还会使居民预期收入增加从而提高现在和未来的消费水平,但当期的消费还要受到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等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就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陈斌开和李涛,2022)。 2理论机制 通过以上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利率市场化可以从多方面对居民消费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率 市场化 居民消费 影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