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上海都市形象中的建筑审美.docx
《深究上海都市形象中的建筑审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究上海都市形象中的建筑审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深究上海都市形象中的建筑审美 20世纪90年代是上海城市面貌发生剧烈变化的10年。上海变新,变高,变大,举世瞩目,其城市布局和功能定位已赶上或接近国际著名的特大型都市。21世纪已经来临,新世纪上海将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理论界在讨论都市形象与审美文化时,每每侧重于文化艺术方面,以及市民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培育上,对都市建筑形象的审美问题关注较少,认为这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们的事。笔者以为,这一看法是不全面的,新上海都市形象的建立和发展,是与建筑审美文化的提高分不开的。 一、建筑的文化内涵与都市形象 都市形象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都市形象往往是指城市面貌、广场花
2、园、街景小巷等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可见形象,亦即是构成城市的建筑或构筑物组成的景观。广义的都市形象则涵盖面极大,包括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水准、政府和社会结构网络、市民的审美修养等。就一个城市予人的整体印象来说,前得要比后者直观、强烈得多。特别是重要的建筑景观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纽约自由女神像、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西敏寺教堂大笨钟、北京天安门等莫不如此。因此,都市形象建设的关键是建筑形象,平庸的、破残的、杂乱的建筑面貌不可能树立起良好的都市形象,即便是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管用。 其实,建筑不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砖石砂瓦的堆砌,它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艰辛的创意构思,
3、需要社会劳动的大量投入。它既是庞大的物质产品,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文化活动的物化形式。特别是城市重要建筑,一旦它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其文化特性便要超出具体的使用价值,往往成为城市人们智慧和劳动的丰碑,法国作家雨果称巴黎圣母院是“世纪的积淀”,“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主要也是指建筑蕴含的深层文化意味。文化既是流动的、融合的,又是地域的、传统的,这双重特性在城市建筑上也强烈地反映出来。上海开埠以来101多年,建筑形象上反映出宏大的兼收并蓄的美学个性,如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南京路、淮海路的欧陆街景,西部住宅区从北欧风格到地中海沿岸的各式小别墅,虹口的日本式建筑,以及南市保留
4、的传统古城街市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共同在都市形象的舞台上唱戏。然而,在这种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之中,传统的建筑语言一直没有被摒弃:中国银行大楼的绿色琉璃瓦顶,江湾一组仿古式的公共建筑,甚至一些纯西式的房屋身上也留下了中国建筑匠师们传统手艺的文化痕迹。 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中,新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西方当前重要的建筑流派,如后现代主义、高技派、光亮派等的影响也在许多新建筑上呈现出来,但是有造诣的建筑师仍然注重传统,注重上海城近一百零一年来建筑文化脉络的延续,在创新之中赋于建筑形象以新的内涵。例如,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总体布局构思取唐代诗人白居易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上海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又
5、是从我国古代青铜鼎彝中得到启发。即使是美国建筑师设计的上海商城波特曼中心,其大厅的主要构件也很传神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多种语言,诸如斗栏杆、基座等,使现代化的摩天大厦呈现出丝丝古文化的气息。传统是不能丢弃的,特别是象上海这样的文化名城,在接受现代建筑审美观念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它与我国悠久建筑文化传统的协调,注意到它与近一个半世纪上海建筑文化演变轨迹的和谐。这可以说是上海建筑审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都市建筑审美的趋势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都市建筑文化发展的趋向,主要有三个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建筑审美观念的与国际接轨,它们必然会对上海建筑文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1.高技术
6、的普遍应用。建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艺术,它是庞大的汇集众多高精技术的物质产品,现代的摩天大楼、大跨度的展览厅、运动场等,均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建造的后盾。现代工业化国家以高、以大为美的审美观念,至今仍左右着大都市的建筑文化,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地面以上110层,高411米)刚建成不久,芝加哥于11014年也完工了高达443米的西尔斯大厦。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市超高层建筑的记录也不断被刷新,上海除了希尔顿、波特曼、新锦江等一大批超高层宾馆外,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达460米,堪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新落成的金茂大厦状如一座锥形密檐式宝塔直插蓝天,它距地面420米的观光大厅,吸引着千千万
7、万的游客。另外,人工智能也大量用于新建筑,例如高标准的高层办公大楼均用计算机管理,要达到5个A,即信息通讯自动化、办公设备自动化、建筑能耗自动化、上下交通自动化、车辆停泊自动化。而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以及建筑的内外装修也大量应用新材料、新技术。过去认为造房子是土、木、灰、石、砂堆砌的老观念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弃了。 2.回归自然的倾向。建筑乃至都市均为人工创造物,每开一条马路,每建一幢楼房,地球上便要失去一块绿地。一位西方环境建筑学家曾预言,要是无节制地占用土地搞建设,那末到本世纪30年代,地球上将有70%的绿地被灰黄色的建筑物覆盖。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来说,保护绿色、创造绿色是义不容辞的
8、职责。西方有人提出绿效率理论,其要旨是让建筑融合在绿色之中,并将其提升到哲学高度,即所谓的“门阶哲学”(Doorstepphilosophy),意为人们一出门,一下台阶,便可来到绿色之中,于是绿色城市之肺也就成了衡量都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准。除了集中的大片绿地,在一些高层建筑密集区,精心设计的垂直绿化(墙面攀援植物)和屋顶花园成了很有特点的景观。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商业中心新建楼房的绿地面积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要达到基地面积的25%以上。有的建筑师为了让出更多的土地种植树木,干脆借天,让巍巍大楼底下六七层的高度均空着,仅几根粗壮大柱插在林木中,整幢大厦犹如从花木中生长出一般;或者借地在地下构筑层
9、楼,而楼顶则是花木茂盛的绿地。完全让建筑融合在自然中。这种建筑观念已与自然化的园林艺术合二为一,园林景观和形形色色的建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交织在一起,形成新的生态型的都市形象。 中华民族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传统建筑文化有着很大影响。历代一些文化名城如长安、洛阳等,城市绿化的水准均很高,常受到当时外国商人的赞赏。江南一带地理条件优越,城市清水环绕,绿杨拂面,形成较强的个性。如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全城园林绿化达到很高境界,据谢溶生扬州画舫录序所写,全城几乎成了一个大园林:“增假山而作陇,家家作青翠城,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 如果以此标准
10、来衡量大上海的都市形象,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历史原因,上海绿地(特别是商业中心区内的绿地)一直偏少,人均绿地面积排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倒数几位。早在50年代,著名规划家金经昌教授便提出在黄浦江、苏州河南岸辟出50米宽的滨江花园,但一直没有落实。世界各著名大城市在改建旧城的同时,均注重园林绿地的建设,优美的都市并不是大饼一块,也不仅是很密实的建筑、道路的集合体,而是林带绿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体。这在规划学上称作为枝状结构,即城市外围的林带象树技一样分叉延伸到市中心,在城市的任何部位只要步行数十分钟,便可进入到大自然绿色的怀抱中,如巴黎、华沙等花园城市均有深入市区中的大面积的森林。日本大阪是关西工业
11、集中地,淀川河横穿市区,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也如上海苏州河一样又黑又臭。60年代结合环境治理,市长下决心花大钱,在两届连任期(10年)内,使河水变清,两岸又各辟宽4060米的花园绿地,成为市民乐于游憩之地。为了纪念这一变化,市民们在花园中央塑造了市长的铜像。上海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对生态环境质量已经给予足够的重视,城市整体形象中的绿色已愈来愈多。市中心延安路成都路高架下23万平方米的绿地已经在建设,南京东路、西藏路口的黄金地段,也结合人民公园的改建而辟作公共园林。据新的城市规划蓝图,各区均要建设4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公共绿地,以保证城市的生态和景观质量。各新建的居住小区也均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黄浦江
12、、苏州河两岸的滨江绿地园林带已经局部形成,可以预期,上海将来一定会绿得更多,绿得更美。 3.人情味及传统性。60年代初,一群有才华的年轻建筑师在国际会议上首先对当时世界流行的“现代建筑”发难。现代建筑思潮于20年代初在德国形成,很快席卷全球,它主要是反对繁琐瑰丽的古典建筑,强调建筑使用功能,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少就是多”等新观点,这一思潮多少抹杀了建筑的艺术性,使一般的建设形象及城市面貌出现较多的类似,所以遭到了不少有革新精神的建筑艺术家的反对,他们的主要观点有二,首先是建筑艺术不能降低为机器,它是思想精神的物化形式,与哲学、美学等理论密切相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学者均已阐述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究 上海 都市 形象 中的 建筑 审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