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docx
《积极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积极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22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1例患者病例资料,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101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增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积极心理品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较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症状评分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既可改善临床症状、提
2、高患者积极心理品质,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积极心理品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精神分裂症症状评分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病,病程呈进展性,此类患者多出现无望、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其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4。临床实践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5-6。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的出现,将其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提高护理针对性,从而提高护理效果7-8。将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通过针对性心理指导,从根本入手,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3、。本次对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将101例医院自2022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50):男女性分别26例、2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62.4710.06)岁。观察组(n=50):男女性分别25例、2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63.1110.10)岁。对比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增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取团体辅助导方式开展
4、护理,即护理人员应先告知患者与家属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取得其的支持与配合,之后开展护理:(1)了解自我护理:组织患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并在讲座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实施自我心理疏导,培养团队认知。(2)培养感恩的心:组织患者阅读感恩文章,学唱感恩歌曲,引起患者感恩的情怀9。(3)训练感恩生命:鼓励患者写作有关于人生价值与责任的文章,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学习及讲座,让其明白生命的价值,定位自我价值10。(4)重建希望:组织患者观看励志录像,帮助患者树立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1.3分析指标。对比2组积极心理品质评分、精神分裂症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上指标均对比干预8周效果。积极心理品质采用HEIQ进行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积极 心理学 精神分裂症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