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岱召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及发展.docx





《美岱召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及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岱召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及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岱召历史文化名村的特色及发展 1背景和概况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入选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名单。美岱召村历史悠久,古城召保存完好,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美岱召村目前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村落格局和基本建筑布局形制,适合作为地区村落整体保护发展的典范,应在历史名村的保护中抢得先机,探索出呼包鄂地区古村落保护历史文化和发展新型产业相结合的路子,让历史古村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美岱召村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族大青山下。南望黄河,背依宝丰山,东有美岱沟,西有干沟,属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管辖,西距萨拉齐镇20km。110国道和京藏高速公路像
2、2条巨幅的哈达,横呈于村庄面前。村后山势险峻,村内树木葱郁。村中央的美岱召,是土默川上一个璀璨的明珠,前来旅游观光者,无不赞赏其精美而独特的城寺建筑,无不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魅力所倾倒。 2历史特色和价值定位 21历史特色 1)大明金国,板升都城。成吉思汗17世孙阿拉塔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领导土默特部后,在宝丰山下建起大板升城(今美岱召城),并以此为基地,率领土默特部西征东扩,南讨北伐,建立了东至辽东,西达青藏的强大汗国金国(阿拉坦,汉意为金),大板升城成为蒙古金国最初的都城,当时的萨拉齐称厂汗圐圙,因其牧主专为居住在美岱召的阿拉塔汗家族提供奶制食品,故称其为“萨拉齐”(汉意为“奶食
3、品制造者”)。隆庆五年(公元1570年),阿拉塔汗在妻子钟金哈屯(三娘子)的辅助下,达成“隆庆和议”。次年,明朝奉阿拉塔汗为顺义王,阿拉塔汗奉明朝为正朔,称自己建立的国家为“大明金国”,大板升城仍为其都城,明廷赐名“福化城”,一直到1580年,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建成后,汗廷东迁。2)依山傍水,城寺合一。美岱召背靠大青山,南望黄河水,景色优美,建筑独特。城召仿中原汉式,将蒙藏文化融于其中,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召庙内有大量壁画,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筑史、美术史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3)蒙汉交融,脉络清晰。阿拉坦汗主政敕勒川的初期,这里的蒙古人依然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在我
4、国进入明王朝时期,由于官吏和地主的剥削及压迫,许多靠近边关的劳苦大众走出关外,谋求新的生活,其中多数逃亡到敕勒川。开明智慧的阿拉坦汗,看到了这些背井离乡的汉人掌握的手工艺和农耕技术,收留并鼓励其在敕勒川发展农业,建设家园,才有了敕勒川上“开良田数千顷”“村连数一百零一”的繁荣盛景。据相关历史文献统计,明万历间,敕勒川的汉人高达十余万。 22价值定位 1)“政教合一”文化的稀有载体。最初的美岱城召是汉人为阿拉塔汗主政敕勒川而修建的政治中心,至明穆宗隆庆五年,佛教红黄两派相争,黄教喇嘛到敕勒川传教,说服了原先信奉萨满教的阿拉塔汗及其贵族官员,阿拉塔汗还邀请西藏活佛索南嘉措到敕勒川弘法传教,自此,黄
5、教在敕勒川开始盛行,明朝廷颁给阿拉坦汗金字番经及遣喇嘛番僧传习经咒,阿拉坦汗和索南嘉措在青海举行了盛大的会晤仪式并修建了历史上著名的仰华寺,并互赠尊号,美岱城召自然成为黄教在敕勒川的弘法中心。也就造成了美岱城召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作为理政、弘法、人居的集合体,实属世界罕见的一种现象。2)走西口文化的历史见证。美岱召晋绥故道俗称陈大路,在美岱召村南约1km处,东西向。故道东面从陶思浩村延伸至协力气村分岔,上路经同美岱召村而过向西延伸,下路在美岱召村南、马场村北,向西延伸。现吕家村后仍有几一百零一米长的一段古道遗迹依稀可见。清代,山西汉人走西口出口外,取道杀虎口,步行十多天才能到达美岱召一带。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岱召 历史文化 特色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