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述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述评 摘要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性研究是语言教育规划领域的一个新兴话题。文章聚焦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核心的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从教师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教师的教育实践、学生对教学实践的反馈个方面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反思存在的不足,以期对进一步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以及为外语教育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育政策;课标;教育实践;衔接性 年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考英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这一决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现阶段高中英语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原
2、因,外语教学受到不少质疑和批评,外语教育政策的评估与调整刻不容缓。实际上,外语教育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外语课程政策上,高中英语课程政策主要由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教材政策及高考英语政策组成,其中课标是核心。但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语教育政策与教学实践的衔接还关注不够。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衔接性研究是以问题驱动的,基于语言教育实践并以政策为指向的研究,中国当前以语言教育规划为核心的衔接性研究正当其时。外语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分支。公共政策过程包括议程设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调整、终结,其中实施过程是检验政策有效性的最关键环节,而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成效在于其对于外语教育的目标是
3、否实现,这又依赖于政策的上传下达及政策目标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衔接效果。鉴于此,文章主要以课标为政策对象,从教师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教师的教育实践、学生对教学实践的反馈个方面,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衔接性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反思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衔接性研究 (一)教师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的认识与评价 中国高中英语教育政策由中国教育部基础一司和二司制定。年,教育部颁布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它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李娅玲指出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
4、的“内输入”模式,缺少自下而上的意志上传。教师是课标客体的重要组成,是将政策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关键群体,同时,教师也会作为政策制定的主体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实践,对此进行考察对政策的落实尤为关键。从既有文献来看,此方面的成果还比较少。罗桂秀通过问卷考察了位教师对高中英语课程政策的态度与认识,研究发现:在课标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课标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过高,最难实现的课程子目标是语言技能目标与文化意识目标,课标的制定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的教师认为课标中最难操作的实施建议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教材方面,多数教师认为教材存在缺陷,教材内容
5、和课后练习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考英语方面,多数教师认为选择题题型并不能有效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考试题与教材的课后练习并未有效衔接,也没有很好地体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徐冠兴调查发现,天津市部分参与课改的高中英语教师对课标理念的贯彻存在偏差,对其规定的课程目标认识不足。张曦元也发现,教师对课标认识不足。不过陈芳发现,教师理解和实施课标的能力自评在多个方面与所在学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无显著关系。这些研究显示,尽管课标政策引导着课程教学,但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对此教育政策的认识相对不足,评价褒贬不一,进而可能影响政策在教学中的实践。 (二)教师的教育实践
6、政策的实施是政策过程的最关键环节,事关政策成效的达成。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就体现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衔接好坏体现在教师是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进行教学。在外语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是政策的主体,但教师才是真正把政策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没有教师的实践,政策就只是文本而已,如果忽视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的角色,忽略外语教育实践本身,无疑会为外语教育践行制造障碍。对教师的教育实践状况进行实证调查至关重要。从既有文献来看,涉及教育实践的研究较少,主要从教育实践(即政策实施)面临的困境及教师的教学实践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一,教育实践(即政策实施)面临的困境。目前政策实施还面临诸多障碍,如政
7、策脱离实际、经费投入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应试教育制度影响严重等。整体上,实施课标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对学生评价难、评价方式单一、老师负担过重;某些课程目标前后矛盾,要求过高,不易实施;对课标的理论基础的可靠性的疑问造成的困难;现存的高中英语测试体系对其实施带来的阻力;其他因素如师资缺乏、课程资源不足、教师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少等;课标未兼顾阶段性、地域性差别和城乡差异,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应当贯彻多模态教学,解决教学的费时低效问题;教材使用期限问题;还有一些学校擅自更改课程时数,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以上问题制定相应方案,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与课标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第二,教
8、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遵从课标规定的个方面的目标,是检验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衔接好坏的依据。语言技能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厚此薄彼,对于学生听力、阅读技能的训练远超对口语、写作技能的训练。申丽调查发现长沙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项技能均存在一定问题,如阅读理解水平不高、阅读速度慢等,原因在于教师仍侧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科学阅读与学习习惯的引导,学习动机不强。张曦元发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过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阅读能力低下等。邓兆红发现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未遵循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未采用
9、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普遍较低。语言知识方面。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存在一定弊端,很多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未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探究等方式自己发现语法和词汇规则,因此学生并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情感态度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忽视了人文素养教学,学生也缺乏情感态度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态度目标与教学实践脱节。学习策略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缺乏深入、系统地引导。文化意识方面。学生和教师文化意识目标缺失,实施难度大。教师自身文化知识欠缺,对文化教学不重视且教法单一,学生对文化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应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文化意识及批判思维能力。既有研究显示,
10、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较低,教师教学实践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教育规划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课堂对课标政策的实践研究成果十分有限。 (三)学生对教师教育实践的反馈 作为外语教育政策的重要客体,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评价与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目标与需求。如果教师并未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进行教学,反而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说明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育政策的目标相背离,间接表明政策目标的不合理。而涉及该方面的研究也十分不足。罗桂秀调查发现,约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最主要的目的是掌握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约的学生是为了应付高考,而的教师秉持“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的思想;多数学生
11、认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与高中阶段学习和考核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不相符,这说明语言教育规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郎雪调查了高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情况,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能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很少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平时不会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等课堂活动情况,期末成绩仅由考试分数构成,可见,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实现,评价方式仍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孙勇发现,高中生对目前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兴趣不高,认为写作训练的有效性低,希望教师采用符合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方式。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馈状况不容乐观。学
12、生作为政策的接受者,其态度对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在学习需求、方式和手段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亟待得到充分重视,这方面成果也需加强,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主要不足与反思 既有研究对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意义重大,也丰富了中国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但成果仍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从理论支撑来看,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较为单薄,理论建构不足。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是以语言政策和规划理论为基础的,由于语言政策和规划理论的不完整性,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如何从理论高度构建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体系,还需更多的关注。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诸多研究对外语教育
13、政策(如课标)的内容介绍和描述居多,但缺乏深入的探讨;而教师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的态度和评价、教师的教育实践状况、以及学生对教师教育实践的反馈是探究教育政策与实践衔接状况从而进一步检验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这三方面的整合研究却鲜有见及。政策制定者需要知道政策的有效性如何、传达者传达效度如何、接收者学习需求的达成度如何,每个环节都紧密相关,值得深入调查研究。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此领域实证研究成果较少。邹为诚指出,研究外语教育政策,应采取定性调查、补充式定量调查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好坏与政策的有效性直接相关,建议各学者加强此领域的实证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既要有
14、理论的分析,又要有实践的探讨,关注课堂教学,通过记录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来反观政策的有效性。此外,由于外语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可借助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为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第四,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总体来看,中国的外语教育,缺乏战略层面的整体思考和规划。长期以来,中国高中英语教育实践深受“费时低效”的困扰。从外语教育政策发展角度来看,“费时低效”是对外语教育政策最为核心的价值问题的判断,主要是对外语教育政策和制度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而政策的有效性又与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因此外语教育的“费时低效”不应仅仅归结于外语教师的教学问题,而应
15、当审视中国整个外语教育政策制度。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不足并不能简单归于教学方法或课程设置问题,更关涉到语言政策问题,涉及政策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环节,更牵涉到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大局。需关注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实施和评估环节,从公共政策分析视角探究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状况,在研究政策本体的同时,更要关注政策主体及客体,并探析影响其衔接性的各种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国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政策制定和落实的科学化。 三、结语 文章聚焦国内近年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衔接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现状,从教师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教师的教育实践、学生对教学实践的反馈三个方面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反思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学界目前对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性研究关注还比较不足,需构建科学的研究体系,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角与方法。 作者:杨荣华 董云云 单位:河海大学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