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docx
《高等教育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等教育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传统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在非音乐专业高校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本文通过对比古今音乐的教学模式,以及理工院校学生音乐素养的调查和研究,探究在非音乐专业高校中传统音乐传承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关键词:通识教育;传统音乐;高等教育;创新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已跃居世界经济体的第二位,中国的文化复兴之路也走出了越来越自信的步伐。媒体上,传统音乐文化的节目呈现出一种繁荣景象,有弘扬经典文化的传统保留节目,也有许多依据传统音乐而创新的作品。专业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学术研究也越来越热。在高等音乐通识教育中,传统音
2、乐文化的教学形式不容乐观。本文将通过古今音乐教学的比较,以及理工大学学生的音乐素养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在非专业音乐院校中,传承传统音乐的教学方式及方法问题。 一、传统音乐教学的古今比较 在周朝奴隶社会时期,音乐已成为官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周朝还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负责音乐教育、传授乐艺、表演等事务。周朝以后,音乐从上层贵族渗透到各个层面和领域,主要有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古代音乐最主要的教育传承方式就是“口传心授”。所谓“口传心授”就是通过口耳来传其形,以内心领悟来体味其神韵,在传“形”过程中,对其音乐进行深入的体验和理解。学者刘富琳给出的概括,很好的诠释了传统
3、音乐中“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形式的传承,从现代音乐教学上讲,可以看作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另一层面是内涵和感悟的传承,这个层面的传承是一种精神的、人文的传承,也是一种美学文化的传承。“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采取了一系列新政。教育上引进了西方教学体制,建立了新式学堂。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一种在近代西方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完全不同于中国原有传统音乐的新型音乐,随着整个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迅速地确立了自己的基础。一一百零一零一多年来的中国音乐,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向前发展的。“学堂乐歌”为我国音乐教育特别是普通音乐教育奠定了最初的基石,并且具有十分积极而深远
4、的影响。建国前在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下,高校音乐教育主张“一方面,输入西方之乐器、曲谱,以吾固有之音乐相比较;一方面参考西人关于音乐之理论,以印证于吾国之音乐,而考其违和”。这种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对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大力效仿欧美音乐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致使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处于“从属”和“附加”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音乐的地位逐步提升。许多专业院校纷纷请民间艺人担任专业授课老师,传授技艺。同时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等理论课程也成为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较之古代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现代教育体制中,音乐的学习处于次要地位,传统音乐又弱一些。只
5、有在专业院校中,集中了较多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人才。另外,现代音乐的教学方式完全打破了原有的传承方式,将“口传心授”中的两个层面(知识技能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分别研究和传授。传统音乐文化被分割为“音乐”和“文化”两部分传授,无形中割裂了“神”与“形”的联系。 二、理工大学本科学生音乐素养调查统计 非专业院校中,音乐课程对学生的美育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如何设置符合非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传统音乐内容及课程呢?针对受教育群体,笔者对在校的284名学生做了调查。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断提升;经济的发展也使得课外音乐培训成为普遍。但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了解到,有44%的人没有学习乐器或者参与合唱的
6、经历,超过调查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在另一项识谱能力调查中,有37%的学生不认识谱子,这个比率与未曾有音乐学习经历的比率比较接近,间接地说明学习乐器或参与音乐团体活动,对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起主要作用。而在有学习经历的学生中,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只占9%。换句话说,可能只有不到10%的学生,在大学以前,通过学习民族乐器的方式接触过传统音乐文化。但在之后与此类学生的沟通中,笔者了解到,乐器演奏技巧方面的学习占所有音乐学习经历的主要部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架构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大学之前的学习是有局限性的。那么当今大学生对音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通过对大学生日常欣赏音乐频率的调查,发现在受访的284个学生
7、中,有245人一周内多次听音乐,占所调查学生的86%。可见音乐在学生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但在另一项大学生音乐欣赏种类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日常喜欢听流行音乐的学生占90%,而只听流行音乐的占比高达66%。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喜爱和关注音乐的种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日常欣赏音乐的单一性,音乐视野的狭隘性。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看到,大学生热爱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的非常少。作为高校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自身具有较强的分析和批判能力,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强,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了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同时,大学生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很好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他们
8、渴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求知欲十分强烈。针对调查统计数据下的非音乐专业院校的大学生,高校传统音乐教学应何去何从? 三、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创新 音乐通识类课程是普通高校中最普遍的课程。上世纪80年代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高教建立了音乐教研室,随后,音乐素质教育逐渐走进了更多的普通高校。时至今日,一些非专业类的高校把音乐课制定为必修的通识类课程之一。可见,在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方位高级人才过程中,通识类音乐课程不可或缺。音乐通识类课程是非音乐专业院校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教学模式,它有两点比较明显的优势:一、学生范围广。通识教育一般为人数60-120人的大课,涉及到学校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传统 音乐 传承 创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