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点质量检测电化学练习题(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点质量检测电化学练习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点质量检测电化学练习题(一).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点质量检测 电化学练习题(一)-原卷一、单选题(共15题)1.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D.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2.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反应为,
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放电时,若转移0.3mol电子,A极质量将减少2.1gC.充电时,A极接外电源的负极D.放电过程中Co的化合价不变3.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引发的一类电池称为浓差电池。如图是由Ag电极和硝酸银溶液组成的电池,工作时,A极的质量不断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B.B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若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则右侧溶液质量减少D.该电池的总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4.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甲酸(HCOOH)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两电极区间用允许通过的半透膜隔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
3、反应为B.正极反应为,反应前后总量不变C.有0.5mol通过用电器时需通入4g氧气D.物质A可以是硫酸或硫酸氢钾5.科学家预言,被称为“黑金”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我国关于石墨烯的专利总数世界排名第一。如图是我国研发的某种石墨烯电池有关原理示意图,左边装置工作时的电极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与d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B.左右两个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均为阳离子交换膜C.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D.若装置工作前c与d电极质量相等,则转移0.1mol电子后两个电极质量相差0.7g6.利用燃料电池电解制备并得到副产物NaOH、,装置如图所示(M、N、P、Q极均为惰性电
4、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涉及到的能量转换仅有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A膜、C膜均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M上的反应为D.理论上,M极消耗2.24 L甲烷,P极产生0.4 mol 7.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净化废水的同时能获得能源或得到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图1为其工作原理,图2为废水中离子浓度与去除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为电源负极,有机物被氧化B.电池工作时,N极附近溶液pH不变C.处理2 mol时,从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的的物质的量大于12mol D.离子浓度较大时,可能会造成还原菌失活8.太阳能电池在日常生活中已广泛应用,一种替代硅光电池的全天候太阳能电池已
5、投入商用,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与该电池不相同B.夜间时,该电池相当于蓄电池放电,a 极发生氧化反应C.光照时,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光照时,每转移 1mol 电子,有 2 mol由 b 极区经质子交换膜向 a 极区迁移9.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废水处理,实现碳氮联合转化。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M、N为厌氧微生物电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B.电池工作时,由M极移向N极C.相同条件下,M、N两极生成的和的体积之比为3:2D.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设计下图装置。下列叙述
6、错误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气泡产生B.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发生氧化反应C.a和b用导线连接时,溶液中H+向铁片移动D.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11.镁电池作为一种低成本、高安全的储能装置,正受到国内外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一种以固态含的化合物为电解质的镁电池的总反应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充电时,阳极质量减小B. 充电时,阴极反应式:C.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D. 放电时,电路中每流过2 mol电子,固体电解质中有2 mol 迁移至正极12.流动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其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循环流动,在电池外部调节电解质溶液,以保持电池内部
7、电极周围溶液浓度的稳定。北京化工大学新开发的一种流动电池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B.该电池工作时,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是补充13.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所示)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已知该电池放电时Zn转化为ZnO。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放电时,向石墨电极移动B.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电极D. 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14.铝-空气燃料电池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从右往
8、左通过阴离子交换膜B.正极区的电解质溶液pH逐渐增大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易于吸附气体15.电池结构如图,a和b为两个电极,其中之一为单质钾片。关于该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隔膜允许通过,不允许通过B.放电时,电流由b电极沿导线流向a电极;充电时,b电极为阳极C.产生1Ah电量时,生成的质量与消耗的质量比值约为2.22D.用此电池为铅酸蓄电池充电,消耗3.9g钾时,铅酸蓄电池消耗0.9g水二、填空题(共3题)16.I.如图是某锌-铜原电池装置的示意图: (1)负极的反应式为_,外电路中每转移个电子,负极电极质量减小_克。(2)某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电极a、b均为
9、碳棒)。烧杯中盛有100mL 0.2mol/L溶液。通电反应一段时间,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则此段时间e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mol。.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3)上述装置中,能用来证明“锌和稀硫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填序号)。(4)某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食盐水和稀盐酸,再加入一生铁块。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利用电池原理治理各种污染今后科研的重要课题。(1)硫化氢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我国最近在太阳能光电催化一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的
10、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a极为_,其电极反应式为_。请结合离子方程式分析气体去除的原理_。请判断质子交换膜中的移动方向为_。(2)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系统,“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以触发电化学反应,生成电能和氢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生成氢气的电极反应式_。此电池的电池反应方程式_。18.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易溶于水,常用于印染、纸张漂白等。回答下列问题:(1)中S的化合价为_。(2)向锌粉的悬浮液中通入,制备,生成,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mol;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生成并有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电池具
11、有高输出功率的优点。其正极为可吸附的多孔碳电极,负极为金属锂,电解液为溶解有的碳酸丙烯酯-乙腈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电池总反应式为_。该电池不可用水替代混合有机溶剂,其原因是_。2022届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点质量检测 电化学练习题(一)-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1.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B
12、.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D.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1.答案:C解析:A项,采用多孔电极可以增大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且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正确;B项,根据“已知”信息知铝的理论比能量比Mg、Zn的高,正确;C项,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上的氧气得到电子生成,错误;D项,为了避免正极生成的移至负极,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正确。2.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反应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放电时,若转移0.3mol
13、电子,A极质量将减少2.1gC.充电时,A极接外电源的负极D.放电过程中Co的化合价不变2.答案:D解析:3.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引发的一类电池称为浓差电池。如图是由Ag电极和硝酸银溶液组成的电池,工作时,A极的质量不断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B.B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若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则右侧溶液质量减少D.该电池的总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答案:D解析:工作时,A极的质量不断减小,则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由于装置中所用的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只能通过阴离子,且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A项错误。A极为负极,发生
14、氧化反应,B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若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则右侧溶液中有0.1 mol向左侧迁移,0.1 mol得到电子生成Ag,相当于溶液中减少了,则右侧溶液质量减少170g,C项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总变化为,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4.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甲酸(HCOOH)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两电极区间用允许通过的半透膜隔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为B.正极反应为,反应前后总量不变C.有0.5mol通过用电器时需通入4g氧气D.物质A可以是硫酸或硫酸氢钾4.答案:A解析:根据题图知,负极上转化为,电极反应式为,A项错误;正极反应为,
15、生成的与发生反应,因此正极上本质为得电子,则反应前后总量不变,B项正确;根据1mol得4mol电子知有0.5mol通过用电器时,需通入0.125mol,其质量为,C项正确;根据可知,物质A能提供酸性环境,根据半透膜允许通过知,负极区的通过半透膜移向正极区,结合出口处得到,知物质A可以是硫酸或硫酸氢钾,D项正确。5.科学家预言,被称为“黑金”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我国关于石墨烯的专利总数世界排名第一。如图是我国研发的某种石墨烯电池有关原理示意图,左边装置工作时的电极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与d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B.左右两个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均为阳离子交换
16、膜C.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D.若装置工作前c与d电极质量相等,则转移0.1mol电子后两个电极质量相差0.7g5.答案:D解析:A.由装置图可推出a为阴极,b为阳极,c为负极,d为正极,a与d电极.上均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从装置图中可以看出,为保持溶液呈电中性,离子交换膜允许通过,应该使用阳离子交换膜,故B错误;C.d电极为正极,其电极反应相当于充电时阳极反应的逆过程,根据题千中信息可知,正极(d 电极)反应为:,故C错误;D.若装置工作前c与d电极质量相等,则根据电极反应,转移0.1mol电子时,c极减少0.1mol,质量减少0.7g, d极增加0.1mol,质量增大0.7g,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