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化学品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八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化学品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化学品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是教材修订的新增内容,被安排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这两节之间,内容与前后两节紧密相关。本节内容旨在进一步拉近“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入思考化学品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切实理解“化学就在身边”的含义,突出每个人作为化学品使用者和消费者的责任。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初中化学课程有关内容的处理方式相似,本节对化肥、农药、医药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介绍依然是初步的。与初中化学不同的是,教学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本节意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中讨论化肥、农药的施用问题,侧重化肥、农药与有机肥、天然杀虫剂等的区别,以及不合理施用
2、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何看待化肥、农药的施用等。对于医药和食品添加剂也是常识性的介绍,通过一些“思考与讨论”“研究与实践”等活动,了解化学与药物设计合成,认识合理用药的基本问题和滥用药物的危害,了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重视食品安全,注重观念的形成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了解了化肥、农药的初步知识,且借助盐类物质的性质,对化肥、农药有了粗浅的认识,并基于此了解化学与生活、化学品的制备、合成等物质性质的相似性。此外,学生还在前面的教学中,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能书写合成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在
3、教学时可提供学生讨论的活动环节,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归纳,但需要注意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以帮助他们理解。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亲身的种植经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创设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展示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全面发展。3.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出发,引导学生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评价目标】1. 通过对化学品的认识,诊断并发展学生化学基本物质的认识以及有机物的合成的理解。 2. 通过化肥、农药实验以及其它证据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收集和查阅化学品的信息的能力,析推理能力
4、 以及概念归纳能力。 3. 通过对药物合成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常见药物阿司匹林认识;常见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化学科学的应用价值。五、教学方法1. 实践法(温室大棚选修课)2. 探究法(土壤贫瘠、农作物病、虫、害如何处理) 3. 归纳法(常见食品添加剂的) 实物展示法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设计四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在“化肥合理施用”教学内容时,播放学生在选修课农场探秘的种植经历,引入本部分内容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1.“如何合理施用,化肥?”“施用农药、化肥有哪些利和弊?”从课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105729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