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docx
《2022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 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1条例。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而言,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有关法规文件的名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作为国家法律的条例,主要用于调整或明确长期施行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或规则。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作为地方性法规的条例,主要用于调整或明确其所辖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或规则。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用于:确定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以及其他有
2、关重大事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据当地民族的详细状况调整或确定某些详细的关系或规则。对于国家行政机关而言,条例可作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名称,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对于党的领导机关而言,条例可作为党内规章的名称,用于党的中心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2规定。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党内规章和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的名称。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作出规定,如确立活动规则,提出处理问题的准则与规程,明确有关单位或人员的权利、义务、责任,对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内容予以补充等。3吩咐。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
3、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4指示。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5确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支配,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确定事项。6、决议。用于经会议探讨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7看法。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8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9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指责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沟通重要状况。实践中常用于: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阅历;褒扬先进模范事迹;总结并要求借鉴吸取具有较普遍借鉴意义的各种教训;指责具有肯定典型性的错误思想、错误观念、错误做法、错误行为;告知性质重要、涉及面较宽的事物的动态、动向
4、。10通知。适用于批转有关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波布规范性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须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11公告。用于地位较高、影响较大的机关向国内外公开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12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确定或者重大事务。其详细适用范围与公告基本相同。13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14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恳求指示或批准。实践中主要用于:恳求上级明确有关方针、政策或要求;恳求上级指示处置重大问题或因无原则规定难以处理的问题的原则与方法;恳求上级允许依据详细状况变通处理有关问题;恳求上级协调与有关方面的困难冲突关系;恳
5、求上级安排任务、布置工作;恳求上级核准编制、经费;恳求上级审批工作安排和其他方案;恳求上级任免有关干部;恳求上级审定有关项目;恳求上级审查批准本矾关制定的共需由上级机关审批后方能生效的重要规范性公文;恳求上级批准按规定必需履行审批程序的其他事项等。15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状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实践中常详细用于:向上级反映工作的进展状况;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有关状况、动向或问题;汇报有关政策法令或指示的执行状况和有关任务的完成状况;提出订正有关偏向的详细看法和建议;提出转发公文的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检讨工作中的错误;依照报告制度的规定汇报各方面的综合状况及工作安排;将有
6、关事项或公文报送上级机关备案等。16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须以政府而非政府部门名义)根据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17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恳求批准等。18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状况与议定事项。扩展阅读: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14种。方法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吩咐(令)、确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看法、函、会议纪要等13种。常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条例第七条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确定、指示
7、、看法、通知、通报、公报、报条例。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而言,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有关法规文件的名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作为国家法律的条例,主要用于调整事明确长期施行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或规则。规定。可作为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党内规章和机关内部规章制度的名称。吩咐。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指示。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确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支配,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确定事项。决
8、议。用于经会议探讨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看法。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方法。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恳求事项。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指责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沟通重要状况。实践中常用于: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的阅历;褒扬先进模范事迹;总结并要求借鉴吸取具有较普遍借鉴意义的各种教训;指责具有肯定典型性的错误思想、错误观念、错误做法、错误行为;告知性质重要、涉及面较宽的事物的动态、动向。通知。适用于批转有关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范性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须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公告。用于地位较高、影响较大的机关向国内处公开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9、。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确定或者重大事务。其详细适用范围与公告基本相同。通告。用于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恳求指示或批准。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状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议案。用于各级人民政府(须以政府而非政府部门名义)根据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恳求批准等。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状况与议定事项。简析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分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常常有同志文种混用,在这里,结合新颁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简要谈谈常见且易混淆
10、的几种文种如何区分,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同时也希望文秘工作者来共同探讨,以便提高我们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报告与请示的区分1、请示的目的是恳求上级机关对某事宜赐予批准或明确答复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向领导部门汇报工作,反映状况,提出建议,不须要批准答复。2、请示必需在事前行文;报告则不受行文时限,事前、事中、事后皆可行文。3、请示内容单一,要求一文一事,以便上级刚好处理;报告则一文一事,一文数事皆可。4、请示中可以反映有关状况,要有请示事项;报告中决不能夹带请示事项。5、本机关难以解决或难以回答的问题用请示;本机关职权范围内可解决或已解决的问题用报告。二、请示与申请的区分1、申请是因业务或事务
11、须要,按规定完成法律程序向上级或职能部门、管理机构、组织、社团说明理由,提出恳求,希望得到批准的一种事务文书,也叫申请书或申请表。请示和申请都有恳求原由、恳求事项,但请示是法定公文,申请为专用书信,属于不同文种。2、请示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提出恳求,下级只能在上级机关的职权范围内报请须要批准的事项。申请不仅用于下级向上级恳求,不属于恳求范围之内的事项,而且可用于不相录属的但按规定、法律程序必需向其恳求的机关、单位、部门等。如特地办理有关业务的机构部门(银行、保险、公安、海关、土地管理、工商管理等)。3、请示的行文对象固定,而申请的行文对象不定,请示的内容限于本系统,本部门的行政公务或政策问题,写
12、法规范。申请的内容不以系统、部门为限,写法不强求一律,且常以填写有关部门印制的各种表格代替。4、请示的作者是法定的机关、团体,而申请的作者可以是机关、团体,也可以是个人。机关、团体或个人向有关方面递交申请,有时必需按有关规定出具或提交有关证明、证件、文件等,而请示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5、请示可以带附件,附件是请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三、批复与批示的区分批复和批示都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来文所作出的指导性看法,若分不清“请示”与“报告”,必造成批复与批示的混用。1、批复是上级机关对下级请示作出的同意与否、批准与否的答复;批示是上级机关或领导者有选择地、主动地就下级来文中的
13、较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作出的指示。2、批复是法定公文,而批示不属此列;批示多以批转、转发下级来文的通知的形式下发。3、批复对应的文种只能是请示;批示的对象则有报告、总结、调查报告等。4、批复的结尾往往用“此复”、“特此批复”等词语;批示则用“望参照执行”、“望依此办理”等。四、报告与汇报的区分汇报又称“综合反映”,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或在本部门、本系统内沟通状况的一种事务文书,报告与汇报都是陈述性文件,都可以用作向上级反映状况,但它们有如下区分:1、报告是公文,由法定的作者制成,以机关,团体的名义发出;而汇报一般不作正式文件,汇报的作者可以是机关、团体,也可以是个人,不具有法定公文的权
14、威和效力。2、报告按公文处理程序制作,签发、上报,具有汇报性;而汇报一般作为内部文件刊登在“简报”等内部刊物上,用以推动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除具有汇报性外,还具有沟通性。3、报告的标题有固定写法;汇报的标题写法敏捷,可以是文件标题,也可以是文章标题,无其他固定格式。4、报告的内容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而汇报的内容则必需是综合性的,以综述阅历、动态、状况为主。5、报告用第一人称;汇报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常用公文文种的特点辨析编辑:凌月仙仙作者:佚名出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日期:201*-8-12文种是内容性质、详细功用相同的同类公文的规范化名称,在公文上标注文种可以为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常用 公文 适用范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