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提问行为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docx
《2022教师提问行为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提问行为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教师提问行为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老师提问行为课题探讨第一阶段总结子课题探讨老师提问行为创建有效课堂教学第一阶段总结一、课题确立的背景当今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洁地把学问装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主动的思维过程,把学问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日本闻名教化家斋藤喜博认为,老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限制手段。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沟通的教学行为方式,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
2、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老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基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怀疑,我校课题组于201*年2月向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策略的探讨总课题组提交子课题探讨申请,并制定出具体的研究安排付诸于探讨工作,现将做出小结。二、课题探讨实施过程(一)、主动组建探讨小组,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安排课题组成立初期,组建并完善了以中心校黄升标校长为课题负责人,二小数学教研组长黄玉为组长,教育处潘晓菊副主任为副组长,精选数学、英语骨干老师参加的课题探讨小组。细化了探讨工作项目,由黄玉组长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将课题探讨的各项任务详细安排给每位老师,各司其职
3、,有安排有步骤地开展了探讨工作。(二)、着手调查老师课堂提问现状及报告分析(前测)我们实行调查问卷及行为视察等方法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共15个班级以及全体老师中分别进行了这次调查。本次调查以学生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发放调查问卷859份,回收859份,其中有效问卷859份。发放老师调查问卷42份,回收42份,其中有效问卷42份。(1)、老师问卷部分内容及调查分析1、纵观老师问卷,50%老师提问的问题基本上来自课本上的练习题,老师自己考虑设计的问题很少,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问得比较多,有深度的问题太少。2、所提的问题几乎都有明确的答案。由此可知,问题的质量还有待提高。3、从老师
4、的提问次数上看出,老师完全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节奏,这符合班级教学的须要。但另一方面,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老师提问的地位,缺乏师生“对话式”的问答行为。可以看出,启发性的问题很少。老师把提问仅仅当做是一个手段,强调答案的标准性,忌讳学生提出反对自己的观点或问题。(2)、学生调查问卷部分内容及调查分析1、从调查和视察中,我们发觉,学生对老师提问回答的方式中齐答和举手指定答占了80%以上。其中学生举手老师指定学生回答占到70%,可见老师限制了课堂,而相当部分没有举手又不能回答老师提问的学生被忽视了。另外齐答在回答方式中也占了209%,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质量不高,缺乏层次性。2、学生对于老师所提问题的
5、理解程度,42%的同学选择了“有时不明白提问的是什么”,这说明老师在提问时,有时候并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图,造成学生理解问题时的茫然。3、74.2%的同学认为老师所提问题是“经过思索能回答的问题”,25.3%的学生认为老师所提的问题属于“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8%的同学选择“不用思索也能回答的问题”。(3)存在问题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2、老师对于问题的表述有时不太清晰,造成学生理解问题时的困扰。3、老师提问内容过于直白,没有让学生充分思索的空间。4、老师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是的表现赐予表扬激励的作用不够重视。(三)组织老师学习教学理论学问,通过教学实践领悟提问要点1、组织课
6、题成员进行课题专题培训,进一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使课题组的每一位老师都明确本课题探讨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探讨方向。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课堂等教化书籍并写好读书笔记,打下课题探讨的理论基础。3、主动参与镇中心组的教研活动,从中取长补短,促进课题的探讨。4、五月实行课题教研月,每一个课题组成员都要上一节课题探讨的精品课。从评课中找出不足,调整探讨的方向,使课堂教学更有效。课题组成员要听足课,做好评课记录,写好教研月活动心得。5.以年级为单位完成12篇教学案例及相关课件。6接着学习相关教化专著,写好读书笔记。(四)以一节现场课例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视察活动在
7、课题听课月中,以黄玉老师的一节一年级的数学课统计为课例,开呈现场观课、摄像,整理成课堂实录,课后统计、分析并召开听课分析汇报会。其中,课题组设计了表一至表八安排给每位老师分工合作。表四老师提问行为类别频次分析视察组表五老师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视察组表六学生课堂行为视察表视察组负责表七学生情感动机问卷分析视察组负责表八老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视察组负责(1)、提问次数要少而精。老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科学学问的关键,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出容量大的问题,避开问题过于细小繁琐,以提高学生学问的综合运用性,以达到“精问”的目的。(2)、提问难易要适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
8、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老师设计的问题要不超出学生学问和智力的发展层面,使他们经过仔细思索与探究能得以解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主动思索都能解答。(3)、提问要切中要害。老师要依据详细学问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老师还要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状况见机行事,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怀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索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本阶段,我们本着运用策略,提高数学课堂中提问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有安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探
9、讨。通过学习探讨,以及课堂的实践证明,无疑告知我们一个道理,也就是要提高我们提问的技术,最好做到提问既有技术,又有艺术,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老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遵循肯定的原则,驾驭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敏捷性与有效性,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生命力!四、总结课题探讨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一)取得的成果1、我校的数学老师通过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探讨,都起先主动地努力创设一个学生敢想、敢回答的良好课堂氛围,真正相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到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白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
10、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并通过此次课题探讨带动了一大批青年老师的教学探讨意识。撰写了多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如、等。2、学生们则在老师细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子,变更了被动、懒散、依靠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起先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爱好,思维得到熬炼。(二)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学习,我们的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肯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1、提问指向不集中。例如,“锐角和直角各是多少度?”它的答案有无穷个。诸如此类的问题明显是不科学的,指向不集中,导致学生概念模糊、思维混乱,所以很难达到提问的目的。2、提问不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教师 提问 行为 课题 研究 第一阶段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