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形式.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形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形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所在二级单位申请人姓名职工号西南大学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形式审查自查表请申请人将明细表打印一份,在申请书提交前逐项认真审查,并在右边自查记录栏打;科研秘书复查后在学院复审栏打。该表在申请人和科研秘书签字后交科研秘书处汇总,统一报科技处项目管理办公室存档备查。序号自查及复审内容自查记录学院复审申请资格和限项规定1(1)青年、面上、重点项目申请人应当根据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选择科学问题属性,并在申请书中阐明选择该科学问题属性的理由. 申请项目具有多重科学问题属性的,申请人应当选择最相符、最侧重、最能体现申请项目特点的一类科学问题属性。(80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2
2、)不在试点分类评审范围内项目的申请人,也需要选择科学问题属性。2申请人资格:(1)我校全职聘用的正式在编在岗职工;(2)我校全职在站博士后人员(博士后只能申请面上和青年项目,且获资助后不得变更依托单位,项目申请资助期限与博士后在站时间相关);(3)申请人需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或有2名同研究领域高级职称专家推荐(推荐信需扫描上传作为附件);(4)受聘于我校的在职研究生需扫描上传导师同意函作为附件;(5)我校非全职聘用人员需提供人事部门聘任合同复印件并提供包含聘任岗位、聘任期限(包含整个项目执行期限)和每年在我校工作时间的说明(人事部门盖章)(需将聘任合同和加盖人事部门印章的说明扫描上传作为附件
3、)。(6)其他人员(如返聘、拟引进和拟留校人员等)需和科技处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核实申报资格。3本年度申请书全部采用无纸化,申请阶段无需签字盖章,但需准确填写参与人姓名、合作单位名称,立项后由于参与人姓名错误或合作单位名称与公章不符而导致撤项,责任自负。(此处容易出错!)4申请书为2022年最新版,有“NSFC 2022”水印字样 (填写前先下载并阅读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5超项自查(请申请人高度重视):(1)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 2 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
4、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 200 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主要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基科学中心项目,资助期限超过 1 年的应急管理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及专项项目特别说明的除外;应急管理项目中的局(室)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除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 2019 年(含)
5、以前批准资助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2020 年(含)以后批准(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2)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1、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数合计限为 1 项。2、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前提下,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或者承担各类型项目数量不限。3、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后,原来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原来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项目不计入。(3)除特别说明外,申请当年资助期满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4)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其
6、中: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的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除外;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5)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6)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同一组织间协议框架下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 1 项。(7)2020年度和2021年度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
7、目(包括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人,2022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8)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9)申请人同年申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合计限1 项;(1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同年申请和参与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合计限1项;(1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同年申请和参与申请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数量合计限1项;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
8、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以及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和“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科学仪器方向)项目总数合计限1项;(12) 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项目的除外);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含预申请)。6年龄限制(1)申报青年基金项目:男性198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198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2)申报优青:男性1984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1982年1月
9、1日(含)以后出生;(3)申报杰青:申请人197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4)申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申请人196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5)申报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学术带头人196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7管理科学部(1)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2017年1月1日后)已经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但在当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截止日前,尚未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者不可申报;(2)作为申请人同年不能同时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人才类项目互斥政策(非常重要)(1)申请优青和杰青项目者,请确认不是正在申请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外国专家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申请书 形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