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单.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单 摘要:缺少精神安慰将成为困扰我国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应将孝纳入公民教化之中,这是应对空巢老人养老难题的长远之计 孤寂。当眺望新闻周刊记者向83岁的空巢老人吕奶奶问起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时,她脱口而出。 吕奶奶家住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1号邻居。她有四子三女,大儿子今年65岁,小儿子也已44岁,共有9个孙子孙女,去年又添一曾孙,可谓四世同堂。不过,自从24年前老伴去世后,她就独自生活。 孩子们倒是常常来,但看一看很快就忙自己的去了。吕奶奶说,当年家里人多,搭了两个上下铺,三儿子还常年打地铺。现在家里空空落落的,46平方米的房子
2、她觉得大得不得了。 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3%。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国务院刚刚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中国的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冲突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 年前,本刊记者在宁夏、山东、吉林、陕西等六省区调研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时发觉,当下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空虚、失能亟需护理支持两大问题尤为突出。多位受访的老龄工作者和专家建议,应对精神空巢问题,可实行加强社区活动场所建设、探究居民互助、加强传统孝道教化等综合性举措。 儿女一走,心就空了 每天像窝
3、在鸽子笼里一样。患有心脏病的吕奶奶说,她平常很少出门,怕在外面晕倒。自己在家每天用一个舀水大铝勺做两顿面条,吃罢就干坐着。子女常常给她钱,送来的食品总也吃不完,不挨饿也挨不着冻,只是无尽的孤独难以打发。 最盼望过年,像小孩子一样了。吕奶奶苦笑道。只有每年春节期间子女们才能回来聚一聚,但往往正月初五初六起先,家在外地的要回去,本地的也要忙他们的工作,又剩下我一个人,刚刚热乎起来的心窝又复归孤独。 精神空虚,是不少空巢老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天盛社区76岁的汪秋菊老人,独生子常年在外地开油罐车,三四个月才回来一次。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疾病,严峻糖尿病引发了白内障,她只能模模
4、糊糊地看路,2022年因此摔断了腿,钢板至今还没取出来。为此,她很少出门,只是间或出去买点菜和馍馍回来。儿子担忧她再出意外,每天下午都会打电话问她身体如何、吃啥了。我现在每天就等着儿子5点钟的电话了!一个人在家里很孤独,然而待不住也要待,没事就在屋里转圈圈,人真是老不得! 缺乏子女关怀,是空巢老人难言的心病。吉林省长春市医药公司78岁退休职工苏振成告知本刊记者,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与女儿每年回来一次,每次都待不了几天,儿女一走,屋子一空,就犯了心病,活着真没啥味道。 调研中,很多受访基层干部反映:如何让空巢老人心不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今年64岁的赵秀英,家住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的金达莱小
5、区。本刊记者日前来到她家时,正赶巧遇到她和老伴吃晚饭,房间的灯光很暗,屋里的家具显得很旧,地上铺着地板革。两人的饭菜非常简洁,一份粥一份咸菜。 赵秀英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待在家中。她的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一次。平常在家和老伴之间也没啥好说的,也看不到外人。再加上两人靠低保生活,日子非常拮据,这让她觉得孤独、苦闷,晚上常常睡不着,就想找个人说说话。 可能是很久都没见到外人了,赵秀英望见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从柴米油盐说到孩子的工作,从自己的脑血栓又说到她年轻时的知青生涯直到记者起身告辞,赵秀英还恋恋不舍拉着记者的手送到门外。临走时,她老伴动情地说:半年了,第一次听她唠这么久。
6、 家住宁夏吴忠市的退休干部王自发今年73岁,他和老伴属于典型的空巢老人。王自发说,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只有过年才回家,其他时间只能自娱自乐。在单位时王自发就是单位的文艺骨干,特殊喜爱唱歌。退休后,每天和老伴待在一起,但他总感觉缺点啥。 我们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生活上的问题大家一般都能克服,关键是精神上没有依托很难熬。苏振成老人说,为打发时间,他参与了社区艺术团,负责乐器伴奏。一周几次活动是我感觉最充溢的时候,希望政府能多建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多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娱活动。他说,别小看这些活动,它能给人宽心啊! 社区自乐的需求 缺少精神安慰将成为困扰我国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之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
7、主任吴玉韶说。这其中既有惦念子女的孤独感,也有精神生活得不到满意的空虚感。采访中本刊记者发觉,社区中可供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多的现状,在各地都或多或少存在。 本刊记者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清河社区看到,这里的楼房非常破旧,小区里几乎找不到开阔的活动场所,健身器材更是没有几处。生活在这里的空巢老人康进民喜爱唱秦腔,可由于社区没有秦腔自乐团体,他只有去旁边民办秦腔剧场听戏,听一次花10元钱。他说,听戏只能过过干瘾,社区一些喜爱秦腔的老年人更希望能组成自乐团体参加其中。 清河社区居委会主任欧学锐说,在社区6000多人中,老年人接近800人。很早之前,就有老年人要求政府供应活动场所,可以打扑克、下象棋、唱秦
8、腔。然而由于场地经费有限,老年人只能在居委会一间5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中活动,社区举办联欢会只能到旁边租场地。 也想过扩大面积,但根据现在的房价,至少得5000元/平方米,根据政府提出的300平方米以上建设规模,至少得150万元,加上装修得两一百零一多万元。这么大的投入单靠社区确定负担不起。欧学锐说。 在长春市青年路街道宇航社区办公楼的二楼,本刊记者看到了前不久针对空巢老人设立的日间照料站和活动室。社区书记高凤说,虽然活动室面积不大,但空巢老人热忱很高,每天都有三四十位老人前去活动。让她苦恼的是,社区900多名老年人中大部分都有精神文化须要,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场地变得越来越拥挤。 高凤对记者说
9、,缓解空巢老人精神空虚问题,从根本上说还得靠子女。然而从本刊记者调查的状况来看,依靠子女回家多陪父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北京从事IT工作的陈舟告知记者,虽然老家就在不远的山东,回家一次只须要四五个小时,但平常工作特别忙,周末常常加班,除了春节和国庆外,实在抽不出其他时间回去。 主动应对精神空巢 怎样主动应对精神空巢问题,接受采访的有关政府工作人员、养老机构人员和专家建议,可参考国外和一些地方的有效阅历。 一是加大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培育护理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吉林省针对200多万农村老人养老难题,2022年起在洮南市福顺镇利用一些闲置校舍搞了9个居家养老大院试点。从老年
10、人的实际须要动身,供应就餐、就医、生活料理等各种形式的免费或廉价人性化服务,基本可以实现老年人困有所助、需有所帮的要求。之后,省里将此做法推广,要求各市、州整合村屯旧部、校舍,利用农村文化大院、体育大院、文化书屋等各类场所,整合资源建立了1422个养老大院,效果特别不错。 同时,吉林省依托居家养老大院,激励组建老年人协会,开展各种文化消遣活动;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还以立法形式明确养老基地的收益安排,全州老年生产基地的山地、林地、水面通过经济作物和旅游接待,年总收入达2900万元,90%以上的老年协会组织活动经费实现了完全自给。 在长春市绿园区,一种代理儿女的方法赢得了许多空巢老人的赞许。代理
11、儿女就是让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与空巢老人一对一结对子。老人生病了、想闲聊了或者想外出活动时,都干脆打电话给代理儿女。这个方法实施一年多来,已经让1010多名空巢老人受益。 二是尝摸索索居民互助、时间储蓄等方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老龄办副主任岳秀霞说,老人之间比较谈得来,可以选择一些身体好的老年人上门服务那些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然后赐予服务者肯定酬劳。这种居民互助的方法,一箭双雕,实施效果也不错。 时间储蓄是一些地方探究的新方法,就是一个人服务空巢老人的时间被储蓄起来,等他自己老了之后,可以换取同样的被服务时间。采访中许多人表示,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志愿者的主动性。 三是加强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文化教化,从根本上缓解精神空巢。经养分老服务机构近20年的长春市民李秀茹深有体会地说,让老人安度晚年不能单靠政府,假如子女的养老责随意识不强,单靠政府帮扶或者外在约束机制,不肯定有效。有专家建议,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程中,应将孝纳入公民教化之中,甚至可以在中小学教材里增加更多的尊老爱老内容,这才是事半功倍的长远之计。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