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历史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2022年高三历史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历史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三历史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战胜,然后才被生活战胜;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下面是我为您举荐高三历史教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考点清单】1.知道诸子一百零一家,相识春秋战国时期一百零一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学问:一百零一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缘由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重点学问: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见,西汉教化制度的初步建立。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重点学问:驾驭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
2、特点。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学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见【学问梳理】一.一百零一家争鸣(一)背景1.经济上,随着铁器的运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经济崩溃。而封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旺盛供应了物质条件。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气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定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树立肯定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生活中
3、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学问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旺盛供应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气被称为诸子一百零一家(二)诸子一百零一家1.概念:指在社会上形成的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2.主要流派和代表:(1)道家:老子、庄子;(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3)墨家:墨子;(4)法家:商鞅、韩非子。(三)历史地位和意义1.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百零一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2.在一百零一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
4、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儒家思想就是在一百零一家争鸣中汲取、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一百零一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百零一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汲取、融合,最终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志向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四)儒学勃兴1.孔子创立儒学(1)
5、政治思想:仁为核心;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见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2)教化思想:创办私学,主见有教无类。2.孟子(1)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2)在伦理观上,主见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1)主见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2)看到人民力气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观点;(3)主见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5.道家、法家和墨家老子创立道家学派a.唯心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b.政治思想:无为而治;c.朴实辩证思想:万物、社会是运动的,关系是相对的。庄子对道家学派的发展a主见:认为世界万物是
6、相对的。b.影响: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贡献a贡献:以法治国,法、权、势相结合;b作用:利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心集权的国家。c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墨子的主见和影响a主见:第一,兼爱,消退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全部的人;其次,非攻,指责斗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第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奢侈;第四,治国主见尚贤,反对任人唯亲。b影响:墨家思想代表平民一百零一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董仲舒的新儒学1.背景(
7、1)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但社会也潜藏着危机。为了加强中心集权,主动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须要;(2)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3)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为董仲舒阐发儒学思想供应了良机。2.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 学体系。3.主要思想主见(1)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一百零一家、独尊儒术的主见。(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3)董仲舒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
8、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4.结果董仲舒的思想主见,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非常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一百零一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5.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评价(1)春秋大一统对于加强中心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社会秩序起着主动作用。但是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应批判。(2)罢黜一百零一家,独尊儒术对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起了主动作用。但是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做法不行取,应当激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3)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带有神学迷信色调,应批判。(4)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夫负担,在当时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主动作用,对后世也有主动影响。(5
9、)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对中华美德的发扬广阔起了主动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启示,但是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二)汉武帝措施1.措施:(1)起用儒学家参加国家大政;(2)儒家垄断教化;(3)兴办太学,各郡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化系统。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宋明理学(一)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4.北宋时,儒家学者绽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
10、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说明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二)程朱理学:1.二程主见: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把天理和伦理道德干脆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提出格物致知的相识论,物皆有理,把学问、道理、天理联系起来。2.朱熹主见: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3.影响: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须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峻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朱熹的学术思
11、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主见: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得天理。2.王阳明主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3.影响: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化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在产生初期不为统治者重视,到明朝起先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是主动的,对人的人格、气质、品德、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所规定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制思想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2 年高 历史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