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农业局工作计划.docx





《201-年农业局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年农业局工作计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年农业局工作计划201*年农业局工作计划201*年农业局工作计划201*年我局将继续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优势农业统揽农业生产计划与安排,通过区域化布局、多元化投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科技化支撑、产业化经营、公司化管理,使我县农业生产在201*年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由于去年我县农业遭遇了特大洪灾,农业损失惨重,201*年首当其冲的工作是搞好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并指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为此,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狠抓有机农业,强化特色载体我县自然条件优越,是有机农业的理想生产区域,马头山的“源之源”白茶、嵩市镇的“出云峰”白茶先
2、后通过有机白茶论证,使我县有机农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希望。我们要以有机茶品牌为龙头,继续扩大有机茶种植面积,计划201*年新增茶园3000亩,使全县白茶面积达到2.5万亩,形成既有品牌、又具规模的支柱产业;二是做好我县有机农业产品的扩大伸延,有机产品由茶叶扩大到水稻、油茶、蔬菜,有机水稻由201*年的1000余亩力争扩大到3000亩,蔬菜面积达到4000亩(其中在鹤城镇建设201*亩蔬菜标准示范基地),主要分布在鹤城、高阜、高田,使有机农产品在我县呈现品种多样化。将有机农业发展作为做强我县特色农业的重要载体。(二)狠抓菜篮子工程。做好两个基地建设(蔬菜基地、畜禽养殖基地)201*年农业局将把蔬菜
3、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紧抓好,一是在鹤城、高阜、高田、乌石等乡镇连片规划建设与城市人口相适应的蔬菜基地,发展一批蔬菜基地专业村。二是争取灾后产业重建政策支持,在蔬菜种子、肥料、农膜、技术培训、建棚资金上给予补助,鼓励农户种植蔬菜,大力发展大棚反季节蔬菜,壮大蔬菜产业经济。三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务求实效,将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与蔬菜产销量纳入乡镇目标管理,督促抓好落实。同时大力发展区域化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力争201*年我县新增2千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5个,1万羽以上养禽场3个,使生猪全年出栏量达5万头,家禽出笼12万羽。(三)狠抓休闲农业开发,做活农民增收新路子。201*年农业局
4、将以资溪县生态旅游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及农家乐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我局积极策划并启动一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资源,全力打造覆盖全县东南西北的四条带动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第一条是以国家四A级大觉山风景名胜区为龙头,带动沿线的鹤城镇大觉山村、排上村、蟹香园的农家乐以及千亩蔬菜基地绿色采摘园,第二条是以嵩市镇法水(天沐)温泉休闲度假村、高阜镇狮子山休闲度假村为依托,带动沿线的高田乡、嵩市镇、高阜镇的白茶基地、吊瓜基地、草莓基地观光采摘园。第三条是以坐落在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旁的清凉山庄为纽带,带动乌石镇新月畲族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第四条是以马头山国家级
5、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带动沿线生态乡村观光旅游),扶持建设4个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带动我县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四)狠抓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资管理执法力度,大力推进“有机农产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监管,严把化学投入品的污染关口,加强“三品”申报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提高我县农产品进入市场、占有市场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投入,逐步提高我县农产品检测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动物疫情应急防治和市场检疫工作,加大渔政管理力度。(五)狠抓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按
6、照“做大产业建龙头、做大龙头促产业”的工作思路,结合我县观光旅游重点引进和培育有机米加工企业一家。我们要以大的公司、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公司(企业)农户形式形成紧密相联的产业实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管理配套,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计划201*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六)狠抓内部体制建设,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根据制度、政策及体制机制修订工作的难易程度、职能权限、涉及范围等,根据其轻、重、缓、急程度,分批次,逐步修订出一批关系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相关制度以及配套措施。一是建章立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强调上下班、签到、请销假等各项规定制度
7、,从局班子成员抓起,要求班子成员做好表率,带头遵守,做到上班准时、开门上班、公务外出打招呼。二是建立考核机制,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职能考核采用百分制,分个性和共性两部分,同时辅以加分考核和扣分考核。采取分级考核的办法,强调考核的可操作性,使考核更趋合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工作好坏一个样、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固定档次的现状,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三是深化效能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要求各业务干部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各自职能,以“争先创优”、“送科技三下乡”等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基层,为基地、示范户及广大农户做实事,干实事,切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各站股统
8、一管理,采取争取项目、统一采购、事先审批等制度开源节流,真正达到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目的。(七)201*年向上级部门重点申报的建设项目有:1、江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江西省重点产茶基地县;3、有机白茶生产基地、育种基地及加工生产线;4、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及加工生产线;5、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6、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7、动物防疫服务中心建设;8、水产品良种繁育基地;9、南方易灾地区草地保护工程。资溪县农业局二一一年三月四日扩展阅读:县农业局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201*年工作总结及201*年工作计划中方县农业局(201*年12月26日)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
9、确领导下,在市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农业重点工作和项目建设目标,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做大做强“精品农业”为重点;以开展农民培训、建立科技示范园区,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新技术、搞好科技服务为有利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工作思路,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和市农业局下达的201*年农业各项目标任务,有利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局先后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市级
10、目标管理考核红旗单位”、“全县综合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等十五项殊荣。现将一年来得工作总结如下:一、经济指标全面完成(一)粮食作物。20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3.94万亩,较上年增加了0.76万亩,粮食总产达12.96万吨。较上年增加0.04万吨。1、水稻播种面积19.94万亩(双季早稻0.22万亩,一季中稻19.5万亩,双季晚稻0.22万亩)。总产9.475万吨,平均亩产475.2公斤,完成优质水稻种植16.1万亩,完成优质超级稻8.6万亩(其中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3万亩,平均单产650.8公斤,各乡镇超级稻示范面积2万亩)。2、旱粮播种面积14万亩(杂交玉米6.01万亩,红薯1.
11、6万亩,马铃薯1.26万亩,大豆2.3万亩,蚕豌豆0.4万亩,绿豆0.7万亩,红豆0.2万亩,其他旱粮作物1.53万亩)。平均单产250公斤,总产3.485万吨。(二)油料作物。今春油菜收获面积14.01万亩,与上年持平,平均单产98.3公斤,总产达1.4万吨,较上年增加0.09万吨。全县花生播种面积0.7万亩,平均亩产140公斤,总产0.098万吨。(三)经济作物。全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51万亩,产量14.75万吨,产值34379万元,比去年增长4670万元,增长率为13.5%。1、柑桔总面积31349亩,与去年持平,产量30806吨,平均亩单产980公斤,产值4620万元,比去年增长2
12、062万元。2、优质水果总面积49121亩,产量45843吨,比去年增长1180吨,增长率2.5%,产值10178万元,比去年增长1142万元,增长率11.2%。其中葡萄24680亩(包括3000亩杂交葡萄),面积增加4000亩,产量26330吨,比去年增长了1097吨;梨9933亩,产量1201*吨,与去年持平;杨梅7300亩,产量3520吨,比去年增长了1375吨;桃1760亩,李1011亩,枇杷1147亩。3、一年生经济作物61433亩,产量68843吨,产值11881万元。其中棉花5247亩,产量530吨,产值1007万元,主要分布在铜湾、铜鼎两个乡镇;香西瓜8800亩,产量13200
13、吨,产值2112万元;蔬菜45000亩,产量54000吨,产值8640万元。4、中药材面积32860亩,产量1990吨、产值7960万元,其中金银花29494亩,产量1210吨,产值6600万元。主要分布在活水、铁坡、锦溪、蒿吉坪接龙等海拔较高的乡镇,以幼年园或新栽园居多,大约占60%以上;白术面积2636亩,产量991吨,产值201*万元。主要分布在炉亭坳、中方等乡镇。其他药材如鱼腥草、天麻等730亩,产值200万元,面积和产量比去年有所降低。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为了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年初,局党组认真分析研究我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工作措施,针对“十二五”开局之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对
14、市、县下达的各项任务,进行了逐项分解,明确分工及完成时限,与基层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了领导包抓、基层单位负责承办的目标责任制。局属各单位把任务逐一落实到岗、到人,严格考核和检查督促,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促进了工作开展,全面完成了201*年各项工作。(一)提“早”保春耕。今年入春以来,我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全力打好春耕备耕主动战,重点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真正做到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工作有力、投入增加、成效明显。截止到今年3月17日全县农户购种率达到60%,40%的农户已备好了肥料,全县储备水稻等
15、农作物品种43个100吨、农药140吨、化肥2.6万吨、农膜26吨。尽管部分农资价格上涨,但我县农资储存还是比较丰富,完全能满足当时春耕生产的需要。一是明确粮食生产职责。今年3月,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工作会议打破常规,以现场会的形式安排在乡镇(泸阳镇)召开,会上下发了关于抓好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制止抛荒现象确保社会生产安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201*年粮食生产工作目标责任状。二是加强科技服务。3月全局百余名农技干部深入到村、组、户指导农民春耕生产,接受群众咨询8000多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110多个,推广新品种33个,开展科技服务15次,发放实用技术资料1.
16、2万份。三是加大信息宣传。利用电视、简报、网络等新闻媒体、印发宣传资料、开展送科技、送政策等下乡活动。截止到3月下旬已发送农业科技、农产品销售等手机短信32条、4.2万余人次。四是深入综合执法。对全县农资经营网点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清理整顿,共出动车辆32台次,出动执法人员224人次,检查集贸市场21个,农资经销商90家,全力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种上“放心田”。(二)抗“旱”救灾情。今年入春以来,我县出现罕见的春夏连旱灾。灾情出现后,以局长为组长的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带领全局干部迅速分赴泸阳、中方、铜湾、铁坡等22乡镇,查灾核灾、安抚灾民,帮助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
17、、恢复农业生产,确保了春夏连旱不减产。一是紧急部署,抓好责任落实。成立局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严格的抗旱救灾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做到组织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将抗旱救灾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抗灾一线。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农业抗旱保春耕工作的紧急通知、当前抗旱保春耕技术措施,组织全局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户搞好中稻抢插、田间培管,动员一切力量帮助农户搞好抗灾救灾工作。并要求全体农技人员要从“提高思想认识、抓好当前工作、搞好指导服务、加强灾情监测、严明工作纪律”等多方面抓好抗旱救灾,明确专人,对灾情实行“一日一报制”。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农民生产自救。联
18、合县电视台,从5月28日起,每晚的8:30与10:20两个时段播出当前抗旱保春耕技术措施,指导受灾农民开展抗灾自救。四是进一步加大抗旱救灾资金的筹集力度。积极向上汇报灾情,加强请示和汇报力度,全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大力整合县级各部门扶贫、涉农资金用于抗旱救灾,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五是及时落实抗旱救灾资金。省农业厅,财政厅共向我县下达了抗旱救灾资金60万元,支持我县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工作。通过及时对抗灾救灾资金的落实,预计实现增产1060吨,农民增收222.6万元;完成水改旱5630亩,解决了因旱无法栽插地区农民的最紧迫的农业生产问题;发放化肥、农药等物资7.2万元,培管作物52
19、00亩,预计实现增产520吨,农民增收109.2万元;创建抗灾救灾办点示范基地7个,引导农民科学的进行救灾补损,切实为中方县夺取抗旱救灾工作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三)增“收”抓冬种。201*年秋冬种计划播面26.67万亩,其中油菜14万亩,绿肥6万亩马铃薯1.26万亩,蔬菜4.5万亩,其它作物0.91万亩。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抓好201*年冬季农业生产工作的有关精神,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冬季自然资源,发挥我县油菜生产的优势,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减少冬闲田的抛荒。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任务的92.5%左右。一是领导重视,狠抓落实。我局成立了秋冬种农业生产领导
20、小组,还成立了技术专家组。工作中,要求各部门、各工作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同时要求各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将秋冬季农业生产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切实抓好了秋冬种农业生产的具体工作。二是强化推广,普及技术。推广优质“双低”、抗病、高产油菜良种。今年重点推广“沣油5103”、“湘杂油763”等品种。普及统一播种、统一移栽、统一施肥、统一防治措施,采用适时早播,施用优质硼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控等技术。四是以点带面,确保成效。今年我局在泸阳镇的杨桥、五里、小坪村,下坪乡的葛庄、下坪、桥上村,花桥镇的火马塘、三冲口、车坪、梅树冲
21、村等二镇一乡共11个村建立万亩油菜高产示范片,面积1.1万亩。其中核心示范片1000亩。通过前期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目前已经全部移栽及点播完成,进入大田培管阶段。五是培育大户,加快流转。大力扶持培育油菜种植大户,目前全县油菜生产大户达到了32户,其中100亩以上的6户、500亩以上的3户。共流转耕地面积0.78万亩。(四)惠“农”兑补贴。今年全县核实良种补贴面积39.96万亩,其中水稻19.94万亩,玉米6.01万亩,油菜14.01万亩。良种补贴资金共计499.3万元。一是加大宣传。随着今年国家良种补贴的项目增多,我局在认真贯彻国家的惠农强农政策的同时,广泛宣传国家良种补贴
22、的精神。使良种补贴的有关精神在我县家喻户晓。二是认真落实。为了摸清全县粮食种植面积,我局认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每个乡镇上报的面积进行了调查核实。准确地掌握了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协助财政部门及时将良种补贴资金迅速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五)抓“点”促推广。为引导农民找到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的新路子,我局始终坚持做好试验、示范、树样板,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辐射面,加速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今年已落实以下示范样板和推广项目。1、示范样板:建立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核心示范区2个,其中泸阳片1580亩、铜湾片4560亩。品种(组合)有:Y两优7号、Y两优3218、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3399、
23、深两优5814、C两优608。建立2个“千亩水稻高产示范片”,示范片面积2234亩。示范片建有百亩高产示范丘,优质品种(组合)有:Y两优1号、Y两优696、Y两优2号、Y两优7号等。在泸阳镇杨桥村建立旱育保姆育秧示范样板50亩。在桐木镇半界、宝寨村建立杂交玉米高产栽培示范样板500亩。在蒋家乡水仙村建立金秋梨套袋示范样板500亩。在牌楼镇市柑橘集团建立柑橘绿色食品基地示范样板面积500亩,品种主要为山下红。在下坪乡建立200亩翠香梨栽培示范样板。在牌楼镇阳合垅村建立200亩葡萄新品种示范样板,品种为京亚、巨峰。在桐木镇大松坡村建立紫秋葡萄标准栽培示范样板500亩。在活水乡宝山村建立金银花标准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 农业局 工作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