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感悟.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感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是为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全部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的法律。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感悟近日,中心纪委国家监委办公厅印发通知做好政务处分法实施工作。政务处分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工作的国家法律,对于健全反腐败国家立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构建三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基层监察机关或纪检干部,可以从以下
2、几个方面着手,主动推动政务处分法的实施。一是帮助同级党委抓好本地区本单位的宣扬教化,通过网络、电视、微博、微信等平台对政务处分法进行广泛宣扬,督促广阔公职人员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使法律要求真正转化为公职人员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二是要广阔纪检机关要以三不一体理念思路推动正风肃纪反腐,注意监督执纪第一二种形态的运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公职人员违纪违法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觉、早提示,对涉嫌违纪违规行为依法查处、肃穆追责。三是广阔纪检监察干部要做严格遵纪遵守法律的模范,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同时,坚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根据法定程序开展政务
3、处分工作,确保政务处分权严格依法、公正行使。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感悟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国家主席以主席令予以公布,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共计7章68条,覆盖面广、内容完整深化,职责明确、意义重大。对于广阔公职人员来说,应马上抓紧学习,提高相识,进一步规范言行,切好用好公权,为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群众作出应有的贡献。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公职人员既是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执行推动者,也是被执行对象,思想上要有深刻相识,深化了解立法的初衷和目的,牢牢把握权为民所用的根本原则,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毫无疑问,这迈
4、出了我国公职人员违规政务处分管理的又一个里程碑。此次颁布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共有7章68条,对适用对象和基本原则、政务处分种类和适用规则、公职人员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政务处分的程序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更关键的是,这一法律在全面系统地规范政务处分制度的同时,还明确了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赐予处分,进一步完善明确了公务员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公职人员的处分制度。此前,关于公职人员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中,由于缺乏统一明确规定,不同程度制约了处分工
5、作的规范开展。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出台,变更了以往处分标准不统一的尴尬局面,有利于提升政务处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这就意味着,以往政务处分政纪不适用,党纪管不了的制度缺陷,在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出台和发布后,将得到有效扭转。一、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并非束缚干事创业手脚的枷锁,而是畅通担当实干渠道的指示牌有的公职人员会天经地义地认为,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出台就是为了管住公职人员手脚,给他们上一道枷锁,真正管控起来。明显,这是一种带有偏见的想法,这项法律的制定是为了引导公职人员更好的行使公权、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对应的政务处分警示公职人员要依法行政,正确对待手中的公权。公职人员政务处分
6、法明确了应受政务处分的各种违法行为,划清了界限、讲明白底线。公职人员只要足够重视并仔细全面地学习,就可以避开踩到政务处分深坑,尤其对于敢于担当实干的公职人员来说,更简单找到用劲方向,干事创业也更能放开手脚。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并非只言处分的冰冷法规,而是爱护公职人员的显明界限法律恒久站在公允正义的一方,任何一部旨在惩处违法违规人员的法律,关键点不是相关措施有多么严厉,多么令人生畏,更多体现在警示人们不要越界,阻挡犯错的人越陷越深,切实削减对社会的危害。公职人员比照政务处分法,可以有效避开主观犯错,好比行军打仗,已经清晰知道哪里埋了地雷的状况下,既能保证平安行军,也能推动高效作战。可以说,公职
7、人员政务处分法为全部公职人员拉起了一道爱护界限,界限以内主动作为,担当实干;界限以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三、严管也是厚爱。对以往绝大多数犯错的公职人员来说,其一般都是从小事小错起先的,由于相小错缺乏刚好的制止和处理,最终导致质变,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与错误。而这其中,唯恐与此前相关制度不够明确完善,导致监督管理没有跟上有关。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明确对有职务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依据情节轻重依法赐予不同处分。对情节稍微的可进行谈话提示、指责教化、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再严峻的依次规定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乃至开除等处理种类。由轻到重,轻重结合,有利于强化日常监督,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8、。通过对干部日常微小处的红脸出汗等,刚好干预,督促各级干部不犯错。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肯定程度上还是对监察法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可执行。2022年出台的监察法,虽然对政务处分制度作了原则规定,但并没有对应当赐予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政务处分的适用规则和程序等作出详细规定。而此次,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则对此进行了一一相对明确的规定,让公职人员的违法违规既能够有效辐射管辖,违法的一个跑不了,也让相关的监督处理和程序有章可循,违法违规处理不再是一笔糊涂账随意账,大大提升罚当其过恰如其分的处理水平。反过来讲,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颁布,让公职人员依法管理的制度之网更密集更完善了,公职人员一旦违法违规,管理和
9、处理将更加严格和严厉了。同时,这也意味着党和国家对公职人员更加爱惜。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心得感悟2004年8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努力把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的工作抓实做细一文指出:要不断强化不能为的制度建设、不敢为的惩戒警示和不想为的素养教化,努力把反腐倡廉的工作抓实做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施行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反腐倡廉思路的有力体现,在公职人员依法管理和国家监察有法可依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虚实相济,夯实不能为的制度基础。就实论虚,以虚率实。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用7个章节、68个条目对六类公职人员的相关政务处分作出了规定,明确了要求。各地要有效落实,一方面要出台配套的地方性法
10、规、颁布详细实施细则,架起法律与执行间的桥梁;另一方面更要结合实践不断调整、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实践相识再实践再相识的形式,从基层这座金矿中吸取源头活水,过滤筛选出其中的精华,再反复研磨,逐步完善政务处分的适用情形、权限、程序、措施等种种操作细微环节,最终将虚实有机结合,写成真经、铸成真金。抓早抓小,创建不敢为的清正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中强调,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公职人员惩戒制度尤其如此,把制度当了稻草人,只是学习拿出来读一读,麻雀渐渐地就敢停在它的脑门上,慢慢地麻雀越来越多,整片农田也就日渐荒芜。绝大多数犯错的公职人员也
11、都是从小错起先的,小错没有被刚好处理,就会形成负反馈,由小及大由点及面,量变最终引起质变,既害了自己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即使是微腐败和擦边球也不能讲人情、讲关系,必需以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为戒尺,做到严格惩戒、防微杜渐,把处分抓实、将惩戒做细,形成伸手必被打的氛围。党建引领,深化不想为的素养教化。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在日常党建教化和理论学习中,要常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在干部面前亮亮相,具体宣讲其规定的职务、职级、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惩戒制度,也是将公职人员惩戒制度抓实做细的重要一环。要直击公职人员关注的要点,使之深刻相识到,贪欲是把火,玩火必自焚。更要结合指责与自我指责,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当做火炉,围炉夜话,自我检视,常红红脸,多出出汗。长此以往,时刻自省、提高修养,吐故纳新,自然心明眼亮、神清气爽。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