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10篇.docx
《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10篇.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10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科普知识,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的说明事物。2、能力目标:A、能按要求筛选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物。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优美、准确严谨的特点,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优美语言,体会
2、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品味法、拓展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来自绵延悠长的大别山下,芳香的泥土,清新的山林,让我爱上了大自然,爱上了大自然的语言,你看,芍药低垂,那是在吟颂着生命的轮回,候鸟迁飞,那是在诠释着四季的唯美,所有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紫燕翩舞、落叶翻飞,那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有三项内容:感知一整篇,摘一摘内容要点;选读一大段,理一理说明顺序;赏读
3、一小节,品一品生动语言。(课件展示)二、第一个学习环节:感知一篇 摘一摘1.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老师提两点要求:(1)、一定要注意这是一篇说明文,前面两小节描写性的语言读得美一些,后面科学性的告知语言要平铺一些,象作解说一样。(2)、第二个要求,就是大家边读边用笔给每小节标上序号并画出每小节的中心句。2.字词摘录: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下面,我们要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筛选,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比如说,这篇课文老师给你筛选出了8个词语,让我们来看一下,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把这些词语画下来。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2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4、。(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两课时搜集一些农谚。导入新课方式一:(提问式)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方式二:从图片导入,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像这些草木荣枯,春华秋实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新课讲授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
5、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二、狼吞虎咽快速朗读课文:1、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学生上讲台板书。三、畅所欲言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自由交流:(补充)1、什么
6、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四、细嚼慢咽朗读1段,品味语言。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参考)五、摩拳檫掌欣赏四季图片(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六、作业曲不离口,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3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不但是课程的实践者、课程的改革者、更应该是带领学生做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者。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
7、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中,这一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观察、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2、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理清文
8、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
9、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学设想本单元说明文
10、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导语: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
11、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板书文题和作者)第二环节: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学生读(学生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连读)课文,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或者连读课文,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找出屏幕上的问题的答案,准备抢答。我们将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抢答中答得又快又好!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 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三环节: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由同学们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
12、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四题将课文的段落标示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答案。)2、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不行,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逐个板书)描述物象现象大自然的语言 作出解释逻辑竺可桢 推究原因顺序阐明意义本质第四环节: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自由读610自然段。 回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几个?(纬
13、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 追问: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再追问:明确:从主要到次要。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
14、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生)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生)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第四环节: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1、比较阅读。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15、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听读12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下面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我给以适当的鼓励。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
16、,“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第五环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
17、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2、布置作业: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其中包含的知识。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4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2、理解并掌握生动形象地说明这一语言特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小组合作讨论法、点拨法。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
18、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多媒体.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2分钟)师:咱们广东因为地理原因,四季的界限不是很分明,老师想考考大家的智慧,看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几幅图片识别它们分别是什么季节。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顺序打乱)图片分两张展示绿油油的菜花,冬雪点
19、缀的梅花(一组),夏日的荷花,红红的秋枫。(一组)生:七嘴八舌一下子就明确了。师:请大家回顾第一节课所学的有关科学知识想一想,这些与气候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我们叫做什么?生:物候现象。二、从标题入手进行重点讲解(3分钟)师:很好!我们已经明确物候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说明对象,那么同学们有没有细心地发现作者竺可桢写这篇文章时并不是用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一标题,是什么标题呢?生:(反应不快)可以打开课本寻找答案。生: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师:为什么这样改呢?一生:吸引读者。一生:用了拟人的手法一生:还用了比喻的手法师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上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师: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
20、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我们学习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物候现象就像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这样的比喻就更形象,读者阅读起来就更有兴趣了。那么,在课文中有哪些段落也有这样形象说明的特点呢?生找出是第一二段。三、揣摩语言,体会一二段生动优美的语言特点1、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学生齐读1、2段。(2分钟)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大屏幕显示,老师朗读) (3分钟)多媒体显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
21、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精读1、2段,分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讨论35分钟)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5分钟)生1:“苏醒、融化、萌发、开放”这些词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师:比较好,只是“开放”这个词不太好,花儿是一下子全部开放了吗?生:“次第”一个接一个。师:那这些词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呢?生:生机勃勃。继续交流。生2:“炎热”和“孕育”两个词写出了夏天的特点。师:写出了什么特点?这里出现了困难,老师引导:“孕育”一词是什
22、么用法?生:拟人。把夏天比作母亲。师:是啊,母亲十月怀胎是为胎儿储存能量和营养,以利于孩子出生后健康正常地成长。生:那这里就写出了夏天为秋天果实的成熟储存阳光、水分等能量,这反映了夏天的力量。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还好在写秋天的特点上。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师:对!大自然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的语言 2022 有关 大自然 语言 教案 模板 汇总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