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理论分析(共3250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现代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理论分析(共325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理论分析(共3250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理论分析(共3250字)现代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理论分析 摘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的新常态,是适应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需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是指政府可实行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的形式,对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经费资助、资质认证和其他支持,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目前,在研究和实践领域,第一方评价(学校自评)、第二方评价(政府评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研究领域,一些学者也引入第三方评价理论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的理论基础薄弱、零散。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现代职业教育;第三方;第三方评价;
2、理论分析1背景2014年5月,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并系统阐释了“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其中一大趋势是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这要求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职业教育评价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动力和引擎,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2理论基础(1)治理理论。治理理论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全能政府”逐渐失败以及后来西方世界频繁的市场失灵,很多学者倡导政府“少一些管理,多一些治理”。詹姆斯•N罗西瑙(1992)提出,治理
3、是在共同目标的商讨和共识的基础上,不依靠强权,各相关行动者在充分协商、克服分歧、和而不同、达成共识,进而最终达成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使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治理”问题。同时将“治理理论”引入了大学领域,形成了“大学治理”理论。“大学治理”区别于以往自上而下的“管制”与“集权”,政府的角色实现转变,从“管制”转变为“管治”,从命令式转变为协商式,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强调多元治理,即大学应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民间组织或教师、学生、家长、校友等群体和个人共同治理,各个利益相关者各施其责,
4、实现共赢。以此理论为基础,现代职业教育的第三方评价是处于大学治理体系框架之中的一种监督、管理手段。第三方评价机构(中介评价组织)既是参与大学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又是监督、评价现代职业教育的独立专业性机构。(2)委托理论。委托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此理论最早的数学模型是由威尔逊、史宾斯、泽克毫森和罗斯在研究“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过程中提出的。委托是指委托其他方代替自己办事,受托方称为方,委托的一方称为委托方。其理论实质是研究委托方与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在委托理论的指导下,第三方评价是将教育评价委托给第三方,即政府将教育评价任务委托给第三方来承担,政府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职业教育 第三 评价 理论 分析 325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