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验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验方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化”课题试验方案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养成,课题,行为习惯,试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化”课题试验方案 本文简介: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化的探讨试验方案一、课题名称: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化的探讨二、课题担当单位:小学三、课题的探讨背景及提出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也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化”课题试验方案 本文内容: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化的探讨实验方案一、课题名称
2、: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化的探讨二、课题担当单位:小学三、课题的探讨背景及提出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也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与此同时,在主流文化下出现了一些灰色文化,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导致少年儿童中存在着“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依靠性强”等不良习惯。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今后成才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是全面实施素养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化的主要任务是
3、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为培育人才奠定基础,而素养教化的基础首先是建立在学生如何做人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和养成是提高一代人思想、行为素养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化理论认为行为的不断重复与不断训练,就形成动力定型,它能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根据肯定方式行事。因此实施规范,培育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养教化的基础。我校地处,绝大部分学生是农村孩子,而且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孩子由年迈的公婆、外公外婆管理,与学校管理脱节。造成家庭教化环境差,家长缺乏教化方法,子女无人管的现象相当严峻。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缺乏正确的教化方法,简洁粗暴、非打则骂;有的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听之
4、任之,认为长大能挣大钱即可;有的家长不遵循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放松品德教化。导致其子女在思想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调查发觉,我校学生共1056人,镇外户口学生317人,镇内户口学生739人,其中非农户口为49人,农村户口1007人,全校经商家庭有128人,家长外出打工由长辈或亲戚看管的有694人。老师素养参差不齐,老师队伍年龄老化,平均年龄44.8岁,还有一部分老师是学校体制改革后由村校调入我校上课,这些老师相对来说思想观念陈旧,教化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用陈旧的教化观念育新时代的人才,就像闭门造车。因此,我校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学习习惯差,上课无常规;吃零食现象尤其
5、严峻,校内垃圾随处可见;学生“出口成章”,打人骂人司空见惯;自私自利,冷眼旁观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训练,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关系到我校的健康发展,尤其关系到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并由此影响到县城开发区内的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们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城乡结合的学校而言,这个问题尤其重要。四、课题的界定我校地处,全校95.4%的学生是农村户口,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同时,由于我校地处是县城所在地桂溪镇的辖区,我校又是一所城乡结合学校。所谓城乡结合学校是指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别性,其社会形态具有
6、城市和农村学校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城乡结合学校所处位置既没有城市的秩序井然、文化厚重、经济昌明的底韵,又没有传统农村自闭纯朴、忠厚中直、乡邻互助的民风,因此这些地区的民情困难,通常表现为:人际关系淡漠,村民之间竞争多于提携、营私多于协作;私心较重,个人利益先于集体利益、家族利益高于公共利益;物利心强、关切生意多于关切教化、关切物业创收多于关切儿女成才这一些不利于构建和协社会的因素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乡结合学校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小学阶段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人的行为习惯是通过训练培育强化形成的。本课题主要探究农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及礼仪、劳动、自我爱护教化方面的现状调查探
7、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途径与方法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五、课题理论假设通过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从而培育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针对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的详细现状,通过改进教化方法和手段,探究出一套适合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有助于培育本类学校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须要。六、课题探讨目标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化与家庭教化、社会教化相结合,从培育良好行为习惯入手,探讨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达到以下目标:1、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探讨。2、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
8、为习惯的形成方法及培育途径。3、通过探讨,提出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育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育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4、通过本课题探讨,使我校学生学风更浓,校风更正,真正成为我县的又一所窗口学校。七、课题探讨的内容要通过示范法、实践法、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培育训练,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1、探究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途径与方法。2、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育及不良习惯矫正的策略。3、小学低段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初步懂得遵守校纪班规。小学中段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参与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初步懂得礼貌待人
9、,具有肯定的自我爱护实力。小学高段学生具有初步的与人交往的实力、社会实践实力、明确是非实力、待人接物实力。八、课题探讨方法1、调查法2、个案探讨法3、行动探讨法4、对比法5、问卷调查6、师生访谈九、课题探讨原则1、正面教化的原则。要对学生进行耐性、细致的正面教化,主动引导学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统一相识,驾驭正确的行为标准。2、系统性原则。订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须要大家的协作。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相互协作,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
10、,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3、活动性原则。单纯靠说教,学生不简单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化,并在不知不觉中订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按部就班原则。订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探讨,发觉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有形成的缘由,再进行教化,帮助其渐渐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十、课题探讨对象及周期1、本试验课题点面结合。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全体参加。
11、试验班级为低段:一年级一班;中段:三年级二班;高段:四年级一班。2、本课题的探讨周期为二年。十一、课题探讨步骤:1、打算阶段:(2022年3月2022年4月)拟定方案、申报立项、考察论证等工作。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试验成员仔细搞好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驾驭当前学校养成教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扬动员,为全面推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化课题探讨做好各方面的打算。2、实施阶段:(2022年4月2022年9月)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分类推动探讨制定学校养成教化的详细实施方案。对探讨内容进行探讨。每学月制定相应的探讨目的、内容、安排、方
12、法等。针对探讨中新状况,刚好调整探讨方案。注意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检查成果,写出阶段性报告。3、结题阶段(2022年10月2022年11月)整理总结探讨成果,完善过程资料,撰写探讨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十二、课题探讨的实施途径:1、强化学校教化班主任工作:重视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育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化中的主力军作用。中队活动:围绕养成教化,大队部实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动开展主题教化和系列教化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思品课教学:在坚持对学生灌输正确思想、观点的同时,还要强化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做到知行统一。主渠道渗透:要紧跟新课程试验改革的步伐,
13、加强教学探讨,实现德育目标和学问目标相统一,实力培育与习惯养成相并重。校内文化:学校注意发挥隐性教化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内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学校管理:学校加大方方面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殊是要重视老师师德建设,让老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2、协调家庭教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完善老师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相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化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协作。3、依靠社会教化加强与校外教化机构的联系,拓宽教化的途径,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作,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主动因
14、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十三、课题预料及成果形式通过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化的探讨,老师对学生品德、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实行各种有效的措施,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使学生成为新时期有用之才。从中探究出一套适合城乡结合农村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培育本类学校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须要。1、试验活动记录片或照片2、论文集及其他文字资料,电子资料3、反映探讨水平的探讨报告和其他一些探讨成果资料十四、课题探讨组织机构1、课题顾问刘卢贺杨2、课题领导组组长:成员:3、课题指导组组长:成员:4、课题实施组组长:成员:9篇2:农村小学生英语
15、学习爱好培育探讨小课题方案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爱好培育探讨小课题方案 本文关键词:英语,学习爱好,小学生,课题,培育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爱好培育探讨小课题方案 本文简介: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爱好培育探讨英语小课题方案北庭镇小学探讨人:俞存萍一本课题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爱好是人们力求相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爱好通常以须要为基础,爱好可以使人集中留意力,产生开心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相识和活动会产生主动的影响,由此可见,爱好的培育至关重要,爱好是最好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爱好培育探讨小课题方案 本文内容: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爱好培育探讨英语小课题方案北庭镇小学探讨人:俞存萍一本课题的意义从心理
16、学角度来看,爱好是人们力求相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爱好通常以须要为基础,爱好可以使人集中留意力,产生开心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相识和活动会产生主动的影响,由此可见,爱好的培育至关重要,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爱好会带人自主的学习,能动的接受新知。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英语是新事物,而一个人对于新事物的喜好关键要看他在接触新事物之初对其有没有爱好,因此,英语爱好的培育将会影响到小学生今后在英语方面的发展。近几年来农村小学起先将英语课纳入到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行列之中,尽管如此,好多小学英语老师对于如何上好英语课,如何让孩子们爱上英语课依旧很迷茫,英语课堂实行了比较原始的上课模式,以老师说教为主,
17、学生听为辅,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是课堂“优秀”的配角,试想这样的状况下,学生能喜爱上英语课吗?学生对英语爱好又何在呢?依据农村小学阶段英语的教学现状来看,要充分变更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只有通过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爱好渐渐变更现状,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佳状态。二本课题的探讨目标、探讨内容及预期创新点(一)探讨目标1通过探讨本课题,变更陈旧的英语教学模式,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通过探讨本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使他们爱上英语.3.通过探讨本课题,达到师生共同进步。学生在学习英语上困难促使老师学习探讨,不断的进步;同时,老师的进步也会促使学生对英语产生爱好。4.
18、通过探讨本课题,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角。(二)探讨内容及预期创新点1.培育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2通过多媒体手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通过英语教研课及课后反思提高老师自身英语素养。4课堂上通过嬉戏激发学生对英语的酷爱。5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英语(如:Englishparty、Englishfilms、Englishsongs、dailyreports),让学生更紧密地融入英语。6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识记英语单词。7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的探究,大胆的尝试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四、本课题的探讨方法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爱好,这是一个我们很熟识的话题,经过商讨确定,在探讨的过
19、程中,我们采纳的方法既符合探讨的规律,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其方法详细如下:.分析探讨法:深化分析新课程标准和英语教材,总结其特点,同时,关注国内外英语教化发展动态,收集和分析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为后面探讨策略打下基础。2.比较探讨法:将新旧课堂从各方面进行对比探讨,找到适合小学生感爱好的英语学习方式。.调查问卷探讨法:把学生的看法和困惑集中起来,进行分析整理,并逐一解决.实践探讨法:开展英语公开课评比和观摩活动,并进行仔细探讨,撰写教学心得。.个案探讨法:通过个案探讨,由点及面,了解教学状况,总结教学策略。四本课题探讨的步骤和措施(一)打算阶段(2022.62022.7)1.成立探讨小组2.完
20、成课题探讨方案,明确分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爱好的相关理论,提高小组成员的自身英语素养。(二)学习探讨阶段:(2022.82022.4)1.重点学习探讨新旧课堂在目标、理念、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仔细领悟新课程精髓。2.搜集国内外同领域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积淀自己的教学理论。3.确定本课题探讨内容的分工。(三)总结阶段:(2022.52022.6)1.小组成员依据各自担当课题的探讨内容围绕本课题进行深化探讨与实践,并刚好撰写试验反思,沟通感悟等试验成果(1.培育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2通过多媒体手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从而调动学生
21、的学习主动性。3通过英语教研课及课后反思提高老师自身英语素养。4课堂上通过嬉戏激发学生对英语的酷爱。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英语,如:Englishparty、Englishfilms、Englishsongs、dailyreports,让学生更紧密地融入英语。5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识记英语单词。7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的探究,大胆的尝试新的英语教学理念。)。6.刚好共享各人的探讨心得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探讨、沟通。7多组织观摩活动和课题研讨会。8.撰写相关的论文和案例等。9.总结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爱好的策略,撰写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10.完成结题报告。五本课题预期探讨成果1.本探讨小组的各位老师
22、英语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2.各位老师能撰写出优秀的英语教研论文,并能就当前英语教学现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3.将学生的英语学习爱好充分调动起来。六本课题探讨组织机构负责人:范旭成员:俞存萍篇3:小学生诚信教化的探讨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诚信教化的探讨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课题,结题,实践,诚信教化小学生诚信教化的探讨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小学生诚信教化的探讨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诚恳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不守承诺、欺瞒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如每年都不行避开的“高考作弊”、“金华火腿”“太仓肉松”事务等这些社会的非诚信行为对儿童、青
23、少年的污染已经相当严峻。据北京晨报报道,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为小学生诚信教化的探讨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小学生诚信教化的探讨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诚恳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不守承诺、欺瞒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如每年都不行避开的“高考作弊”、“金华火腿”“太仓肉松”事务等这些社会的非诚信行为对儿童、青少年的污染已经相当严峻。据北京晨报报道,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了免受家长责骂竟将考卷“调了包”;另有一位平常成果一贯优秀的学生,因为在期末考试中发挥不好,竟然逼迫家长给老师送礼以求得好成果。当家长送礼未遂时,该生却怪罪家长“不舍得上礼”。另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
24、成都一小学的一次家长会上,全年级238人中竟有9名学生“聘请”了临时家长。而在我们身边,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瞒他人的状况也时有发生。究其缘由,我们认为,首先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化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化、良好道德习惯、诚信意识的培育与探讨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们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化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化方法,使学校在养成教化方面显得苍白无力。其次,由于我国的特别国情,现在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教化中,父母过分爱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非常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久
25、而久之,势必淡化其对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诚恳守信的意识。再者,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诸如党内的腐败现象、社会上一些人损人利己的行为、言行不一等现象的存在,学生耳闻目睹,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这也是影响少年儿童诚信意识形成的重要缘由。美国闻名教化家杜威曾经说过:“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足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化。”由此可见,在学校教化中,使小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加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学生遵纪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坚固他们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教化他们从小做一个讲诚信、讲道德、遵守法律纪的人,是今
26、日推动素养教化、为培育具有高度责任感、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诚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树木之初重育苗,立人之始在于幼。诚信教化应从小抓起,小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品德之优劣,事业之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时期打下的基础。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学问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进行诚信教化,正是绝好的时期。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化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担当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本学科教学的主旨在于通过学科
27、教学对学生进行公民教化。公民教化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在这其中作为公民最重要的素养之一的诚信教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本学科最为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教学中开展诚信教化探讨有学科的必要性与探讨的可行性。基于这些缘由,要求我们在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教学中,乃至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广泛而深化地进行有效的诚信教化探讨与实践,以此塑造初中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极其重要的。二、课题探讨的理论依据1、党中心国务院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公民道德十条基本规范:爱国遵守法律,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中小学生守则第九条:诚恳守信,言行一样,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小学生日常行为
28、规范第六条:诚恳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刚好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3、儒家诚信思想。在儒家经典文献中,诚信问题始终备受历代儒生的高度关注。诚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做人之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论语首篇学而中,孔子及其弟子反复地谈到“信”,足见孔子及其儒家对于诚信问题的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诚信,是现代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激昂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加民族骄傲感和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念,形成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4、闻名教化家陶行知的教化思想。陶行知强调教化与生活紧密结合,即生活即教化。他提出的“
29、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强调了学生诚信品行塑造的重要性。三、课题探讨的主要目标1、道德层面目标:从小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及其良好的社会道德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对“诚信”的道德认知水平,增加他们实践“诚信”的自觉性。2、行为层面目标:有效提高学生对“诚信”的道德情感体验,完成诚信品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让学生做到“三守”:守信、守时、守纪;“三诚”:恳切、诚恳、诚信;“三实”:说醇厚话、办醇厚事、做醇厚人;“三不”:学会做人不撒谎、自主作业不抄袭、诚恳考试不作弊。通过本课题的探讨和试验,提出小学生良好诚信行为的培育方案,做到良好诚信行为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促进
30、学生的健康成长。3、学科层面目标:通过学科教学实践探讨,探究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效落实诚信教化的新途径,形成本校独有的诚信文化积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育途径。探讨的预期目标为: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向上的人生看法,能正确评价并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同时培育出一支驾驭心理健康教化方法的高素养的老师队伍;进而促进品德组全组老师科研实力的提升。四、课题探讨的主要内容1、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诚信道德内化的教化目标。在开展诚信教化教学活动中,留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到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意学生特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l在诚恳教化方面:培育学生诚恳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
31、他人、关切他人,对他人富有怜悯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样,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l在守信教化方面:培育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肯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遇到失误时,勇于担当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l在诚恳守信教化的同时,还要加强遵遵守法律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化,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合作意识。2、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探究诚信教化的有效途径。寓教化于学科教学中,深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指导学生自觉的诚信行为。注意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诚信教化的详细要求和有效方法。3、挖掘诚信教化资源,从学校实际动身,
32、以校内文化积淀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人格教化总课题的辐射与指导作用,发掘校内的精神、制度、物质文化中诚信的内涵,整合学校内部的资源,在教化教学的实践领域实现诚信教化的教化目标、教化手段等方面的优化、统一。4、以老师为主导,引领学生践行诚信之道。老师是人类文明学问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身教重于言教。在日常的诚信教化中,老师和学生同样是教学相长。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为学生的行为起着示范作用。因此,老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干脆影响着诚信教化的效果。在诚信教化中关键要提升老师的诚信素养。五、课题探讨的对象全校1-6年级的学生。六、课题探讨的主要方法1、行动探讨法:在学科渗透、实践活动、环境创设中,不断挖
33、掘教化资源,提高学生践行诚信行为的自主性与自觉性,探究诚信教化的有效途径。2、个案探讨法:摸清学生的基本状况,抽取部分典型学生作为个案,将课题实施前后个案的诚信状况作比较。3、调查法和视察法:调查法用于了解老师、家长对学生诚信培育的看法以及学生诚信水平的前测。老师运用视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诚信的行为习惯的表现。4、阅历总结法:在大量活动个案与实践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不断反思,积累阅历教训,撰写论文,形成探讨报告。七、课题探讨过程(一)广泛宣扬发动,深厚舆论氛围1、通过动员大会与主题班队会,让全体学生人人都知道“诚信教化”的重大意义。2、充分发挥载体功能,利用黑板报、专栏、报刊、广播、网络等媒
34、体,大力宣扬“诚恳守信”教化活动。3、充分发挥德育队伍资源优势,关工委、校外辅导员、综治副校长等都是珍贵的德育资源,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潜移默化,更有助于提升宣扬效果。4、深化挖掘、大力宣扬弘扬“诚恳守信”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化学生,使教化活动深化到班级、到学生、到家庭。(二)立足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1、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是体现诚恳守信的内容。老师应当实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进行诚恳守信的专题教化活动。2、不仅德育课程中要重点突出诚恳守信的教化内容,在其他相关学科教学中,特殊是语文、艺术等学科中也有机渗透诚恳守信的内
35、容。在详细的教化教学实施环节上,老师采纳科学的方法,做到深化浅出、谆谆教导,努力使诚恳守信教化入耳、入脑、入心。如语文学科进行了中华传统美德教化: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简单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化。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背诵古诗文,初步理解含义;中高年级会讲解,悟出做人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加诚信意识。班队会活动利用榜样激励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小学生具有仿照榜样的特点。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诚
36、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校刊文稿等形式,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要求老师与家长时刻留意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注意学生的情境体验,对学生进行“五爱”教化,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三)抓好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效益。师德和老师队伍素养的凹凸干脆影响到诚恳守信教化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我们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用饱满的热忱真诚地赞美一切美的事物和现象,抨击各种不良的行为;要在
37、以其广博的才学教给学生科学文化学问的同时,还能将自己的人格与正义融入一言一行中,用楷模的力气去引导学生,熏陶学生,启迪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加学生的道德意识,培育学生的道德责任感。让每位老师以良好的师德成为干脆面对学生的诚恳守信的表率和模范。(四)开展多种活动,促进道德内化一滴水能折射阳光的七彩斑斓,举手投足可显示品德素养的高下优劣。诚恳守信教化应见微知著,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按部就班,持之以恒。学校以少先队组织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活动。1、召开“诚信从我做起”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师生诚恳守信,从自己做起
38、,从身边小事做起。向全体师生提出课题要求。并向全体同学发出诚信倡议书。2、课题探讨和读书活动结合,让有关诚信的优秀书籍浸润学生的心灵,做到用优秀的文化塑造人。l16年级让学生收集并背诵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l36年级开展以“诚信”为内容的手抄报制作竞赛。l12年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绘画竞赛。l16年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国旗下一分钟演讲。3、通过班队会等活动进行诚信教化。班队会课信息量更集中,也是向学生进行诚信教化的主阵地。各班均实行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班队会。4、将诚信教化活动作为八荣八耻教化活动的有效延长,提高德育的整体性。5、提倡班级每月评比“诚信之星”。学期末再从中评出学校“诚信之星
39、”。并在校内进行宣扬,形成榜样。6、将学生的诚信表现列入星级班队评比之中,让教化常规化,日常化。7、各班主动开展主题班会活动。8、各中队每学期都出一期“校内盛开诚信花”为主要内容的板报。9、各中队每学期评比优秀“诚信少年”。通过开展诚信活动,让学生从小就生长在一个明理诚信的环境中,为他们人格完善奠定坚实基础。10、开展“诚信与税收”宣扬活动。为了进一步在校内内创设诚信氛围,使广阔师生树立诚信意识,提高文明素养,强化诚信观念,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恳守信的优良品德,扎实推动少年儿童的道德教化和行为规范教化,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提高,结合2022年4月份第18个全国税收宣扬月,学校少先队联合丰泽
40、区国税局开展了“诚信与税收”宣扬活动。2022年3月31日星期二下午,全校师生上了同一个主题“诚信与税收”的班队课。队员们通过各种形式了解税收学问后,在自制的宣扬单上绘画、创编广告语,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了“诚信纳税给广阔人民带来的美妙生活”、“税收让社会更加和谐”的动人画面,发出了“今日小小宣扬员,明天诚信纳税人”、“诚信纳税,华蜜万家”、“依法索要发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倡议,号召身边全部人加入诚信纳税的队伍中,为建设和谐泉州尽一份力。八、课题探讨成果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在课题组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探讨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形成了一系列课题成果,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一)理论成果通
41、过探讨,形成诚信教化的一般性原则如下:1、主体性原则。在培育学生诚信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化中,学生是教化的对象,也是教化的主体,老师只有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加教化活动中提高相识,把这项教化变为自身的须要,从而增加诚信行为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阶段性原则。在诚信教化过程中,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实行不同的教化方式。个体道德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儿童诚信的发展属道德发展范畴,也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推断是非的标准是能否得到成人的嘉奖或惩处。对于这一年龄阶
42、段的孩子进行诚信教化时,勿需向他们讲过多的大道理,关键是帮助他们养成说实话、不撒谎的行为习惯。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常以一种“对等”的方式去看待诚信问题,即“你怎样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你,你对我说谎,我也对你说谎”。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觉,他们认为抄别人的作业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并没有损坏别人什么。因此,对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我们要擅长创建诚恳守信的风气,并用事例向孩子讲明“诚信”对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会重视人际间的协调并有努力做个“好孩子”的倾向。在这一时期,我们要对孩子表现出的诚信行为刚好赐予表扬,让他们知道诚信对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具价值。3、示范性原则
43、。在诚信教化过程中,要注意成人行为的示范性。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验一个由仿照到内化的过程。儿童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具有“诚信”性质的行为或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多半可以在其生活环境中找到影响源。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老师是儿童最早的仿照对象,他们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儿童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家长相比,老师对于个体诚信的发展作用更大一些。这是因为,父母是家庭成员的代表而老师是社会主流文化的象征(老师与学生通常没有血缘关系)。另外老师在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学问和道德的双重权威。假如老师的行为具有欺瞒性,那么学生个体往往会认为整个社会是颇具欺诈性的不公正的社会,日后他们会把
44、响应欺诈行为“回报”给社会。因此,要在学校树立诚信的观念和行为习惯,老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坚持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是否正值合理。4、实践性原则。在诚信教化过程中,要让孩子直面真实性的道德冲突。只有当个体干脆面临与个人利益亲密相关冲突和冲突,并切实解决了这些冲突和冲突时,个体的诚信才能得到真实性成长。个体诚信发展干脆动力来源于个体诚信发展的现有水平和他人或社会对其诚信水平的期望和要求之间的冲突。一般而言,当个体干脆面临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冲突和冲突时,往往要经验一个连续而有阶段的心理过程。个体诚信行为的发生一方面取决于个体自身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还要以个体诚信行为动机与行为报偿
45、的权衡结果为基础。假如个体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得出放弃诚信可以不受惩罚反而能获得可观酬劳的阅历时,那么即便个体具备诚信观念和诚信行为的动机甚至诚信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一部分个体也会选择放弃诚信。在诚信教化中,我们要合理运用学生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真实的带有冲突性的诚信情境。对于那些选择诚信行为,主动放弃既得利益的个体进行刚好的表扬和激励;对于那些为了获得某种行为结果而放弃行为过程合理性的带有欺瞒性质的个体进行刚好指责和订正。只有当这种冲突状态和总体环境条件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向上地解决这些冲突和冲突时,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形成。5、结果与过程并重原则。在诚信教化过程中,既要关注孩子行为的结
46、果,又要关注孩子行为过程的合理性和正值性。个体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时时刻刻受到他们所接触的成人社会的影响,而成人社会的价值取向又是社会文化传统积淀的结果。例如,中西方文化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的依据和重点是不同的。西方文化既重视行为结果的意义,又重视行为过程的正值性;而中国文化更关注行为结果,忽视或不关注行为过程和获得结果手段的道德意义。中国这种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对诚信问题的相识和评价。例如,中国人对孩子好坏、胜利与否的看法多半是看重他们的最终学业成就。假如孩子在重大考试中通过作弊或其他不正值的方式取得优异的成果,一些家长或老师竟会赐予默认甚至赞许。这
47、种过分看重行为结果而忽视行为过程正值性的评价方式使得欺诈等非诚信行为有了被容忍的社会心理基础。(二)实践成果1、老师方面积累阅历、促进成长促进了老师的成长。为了让课题探讨达到预期目标,学校抓好老师队伍建设,努力更新教化理念,使德育为首的观念深深扎根于老师的心灵。近两年来,我校老师围绕课题开设的公开课和撰写的论文取得了肯定的成果。其中,洪纯红老师撰写的关注生活性体现活动性彰显开放性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一文获福建省2022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她执教的买东西看什么一课获泉州市2022年品生品社课堂优质课展评一等奖;陈淑贤老师执教的说到就要做到一课参与泉州市区生活理念下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有效性教学探讨课题研讨暨市直学校校级教研获得好评。积累课题探讨阅历。课题探讨所取得的成果表明:我校采纳行动探讨法从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品德课及询问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的思路是正确的,既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整体的关注、促进了学生的诚信教化,使学生初步形成了主动向上的健全人格;又提高了老师的素养,老师们已能娴熟地运专心理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化教学活动,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校的整体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