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素质测评练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员素质测评练习题 人员素养测评理论与方法串讲练习题1. 下列对素养的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素字本意为生帛,指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或带根本性的物质。B.质字意为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是底子.物类的本体和 禀性。C.心理学里素养指的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 能确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 D.素养指个体完成肯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2. 同一个体的各种素养.同一素养的各种成分,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它 们相互联系.难分难割,统一作用于行为方式.行为产品与工作绩效,这说明白素养的 (D)。 A.可塑性B.表出性C.差异性D.综合性3. 个体的素养是在
2、遗传.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 变的,因而具有肯定的( D)A先天性B后天性C稳定性D可塑性4. 素养的第一特性是它的_。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胜利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 条件。它说明白素养开发的必要性。( D )A.可塑性B.牢靠性C.差异性 D.原有基础作用性5. 素养虽然是内在的,隐藏的,但它却会通过肯定的行为方式.工作绩效.行为结果等媒介与途径表现出来。这体现了素养的(B )特性。A.差异性B.表出性C.内在性D.可塑性6心理素养包括:品德素养、文化素养、心理健康素养(C )等.A.技能素养B.智力素养C.智能素养D.才能素养7. 人员素养测评类型根据
3、测评标准划分有无目标测评、 常模参照性测评与效标参照性测评。飞行员的选拔与录用主要属于(C )。A. 无目标测评B.常模参照性测评C.效标参照性测评D. 选拔性素养测评8. 素养测评的(A)原则,即要求整个素养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其有利性相 对同等,不是对某些人特殊有利而对其他人不利,这是保证选拔性测评结果被公众接受 的前提之一。A.公允性B.差异性C.精确性 D.可比性9. 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养测评既要以_为依据,又要能够 反映被测评者素养的真实差异。( A)A.差异B.水平C.实力D.量化 10. 指标以客观.便于操作与相关性为前提,甚至可以是有些表面上看与测
4、评标准风马牛不 相及的指标。这是选拔性测评的_特点。(C)A.测评过程特殊强调客观性B.特殊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C.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D.测评的标准刚性最强11. 选拔性素养测评的操作流程是 (B )? 按测评规则分求职者? 分析合格求职者之间的素养差异及其表征? 选取适当的方法测评每个求职者在每个指标上的取值? 从全部能够揭示求职者素养差异的特征与标记中选定几个最主要的特征与标记? 以详细指标界定所选定的主要特征与标记? 报告素养测评结果,为选拔优秀求职者供应依据? 调整数据限制误差A.B.C.D.12. 配置性素养测评的操作流程是 (A )若合格人数大于职位数,则要进行选拔性测评选取适当方
5、法测评每个求职者在每个指标上的得分按测评结果筛选合格者进行工作分析,确定任职资格要求确认合格人数是否符合职位数分析任职资格要求,制定录用标准(包括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A.B.C.D.13. 关于配置性素养测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养合乎职位要求时, 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建出高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常常要运用配 置性测评。B.配置性测评是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养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 质测评C.为了保证人事配置的适切性,即使是看门工作也应当让高校毕业生从事而不是中学 生。D.飞行员的驾驶工作,绝不
6、能因为找不到合格的人员而降低要求。这体现了配置性测评 的严格性。14. 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养合乎职位要求时,个 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建出高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常常须要运用 _测评。( C ) A.选拔性B.诊断性C.配置性D.开发性15. 按人员素养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须要(A )A.单项测评B.诊断测评C.配置测评D.开发测评16. 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养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养测评是 ( A ) A.考核性测评B.诊断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开发性测评17. 社会心理学探讨发觉,自我评价.他
7、人评价与(B )是衡量一个人素养凹凸的三个重要参数P19A.社会评价B.群体评价C.素养评价D.心理评价18. 从外部激发个体的内部动机,使培育者与修养者的动机处于主动向上的激活心态,从而 提高所测评的素养水平。这体现了素养测评评定功能的(A )作用A.激励与强化作用B.导向作用C.促进与形成作用D.调整与适应作用19. 下列不属于人员素养测评的作用的是 (D )P22A.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B.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C.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效果检验的尺度D.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20. 胜任力是指在特定(D ).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高绩效者所
8、具备的可以测量与开发 的人体特征。A.工作情境B.工作环境C.工作职位D.工作岗位21. (C )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标记着胜任力体系的正式确立。A.罗伯特·怀特B.鲁克C.麦克里兰D.普拉哈拉德22. 冰山模型提出了五种层次的胜任力:(A ).学问.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A.技能B.看法C.价值观D.心情 23. 胜任力的洋葱模型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核心层包括自我概念.(B ).看法 和价值观。A.动机B.社会角色C.学问D.技能24. 问卷调查有书面印刷和电子版两种形式。调查的内容基于前期通过面谈.焦点访谈. (A )等方法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A.文献查阅
9、B.网页查阅C.电话访问D.在线调查 25. 选择数据收集方法时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效度、信度、应用性、 (D ).可操作性 和接受性。A.效果B.难易度C.须要的时间D.效率26. 胜任力的建模过程有许多种方法,假如结合运用这些方法,能够相互弥补其不足。下列 哪项结合最好? (C )A.问卷和职业分析法B.工作日志和事务访谈C.访谈和问卷D.视察法和访谈27. 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必需是(B )的面试过程。即,面试前就面试的流程.试题.评 分标准和评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的面试方式。A.过程型面试B.结构化面试C.规范化面谈D.整合面试2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10、.基于胜任力的人员测评技术目的在于为组织选准人。B.聘请到符合胜任力模型的人就能产生高绩效工作。C.选聘预料效度的不志向有可能是组织环境造成的人才水土不服。D.根据西蒙的有限决策理论,我们的任何决策都无法做到最优,只是达到满足而已。29. 人员素养测评指标体系把对象化为测评内容.目标和指标,再把测评指标详细化使对象与人员素养测评标准体系连接起来。这体现了人员素养测评标准体系的(A )作用。A.有利于促进人员与工作岗位的物化连接B.有利于提高人员素养测评的科学性C.有利于提高人员素养测评的科学性.客观性D.有利于统一观点.深化相识30. 下列对人员素养测评标准体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横向
11、结构包括:结构性要素.行为环境要素和工作绩效要素B.纵向结构包括:测评目标.测评内容和测评方法C.结构性要素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反映人员素养及其功能行为的构成D.行为环境要素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是从静态角度来反映人员素养及其功能行为 特性31. 以感召力这个指标为例,以下测评指标设计说明 (D )测评指标测评标准测评标度和标记 感召力1.擅长劝服,擅长赢得支持A.精通B.擅长C.尚可D.一般E.很差 2.能调用表情以吸引听众A.精通B.擅长C.尚可D.一般E.很差A.测评标准的表示形式属于方向指示式 B.字母 A,B,C 是标度,没有独立意义C.图表中的标度属于定义式标度D.人员素养测评标准
12、体系由标记、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32. 测评指标权重的数量表示即为权数,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它在总 体中的(D )。A.积 B.差C.和D.比重值33. 所谓权重是指测评指标在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或测评指标在总分中所占的(B)。A.数值B.比重C.限额 D.重量34. 关于德尔斐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是美国兰德公司首先用于技术预料的B.这种方法避开了权威.职称.职务.口才以及人数优势对确定权重的干扰C.缺乏科学的检验手段D.把专家的阅历相识和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并且两两对比分析35. 依据心理测量学要求,信度分数达到(D )以上即可接受。 A.0.50B.0.60C.
13、0.65D.0.7036. 人员素养测评组织实施一般流程是(B )组织实施人员素养测评 确立测评目的 制定人员素养测评实施安排构建人员素养测评标准体系 分析探讨测评结果和报告结果A. B. C. D.37. 人员素养测评的面试试题内容主要以(A )试题为主。A.结构化面试B.压力面试 C.半结构化面试D.依序面试38. 人员素养测评的面试试题的题型为背景性题目、 ( C)、智能性题目、行为性题目A.案例分析题目B.逻辑性题目C.学问性题目D.能理性题目39. 情景模拟题的内容包括(D )和文件处理等方面。A. 小组探讨B.有领导小组探讨C. 一对一探讨D. 无领导小组探讨40. 要想设计一套适
14、合企业须要的测评方案须要留意三点,下列不属于这三点的是( C )A.依据测评对象设计测评方案B.依据测评目的设计测评方案C.依据测评方式设计测评方案D.人员测评的经济性分析41.1879 年法国心理学家(C)在德国莱比锡高校设立了第一所心理试验室,试验中发 现个体的行为相互间存在个别差异。1 A. 高 尔 顿B. 卡 特 尔C. 冯 特 D.艾森克42. 1890 年,美国特性心理学家_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介绍了他编制 的第一套心理测验试题,并用这套试题测量了哥伦比亚高校的学生,使测验走出试验室 干脆应用于实际。( C)A西蒙B瑟斯顿C卡特尔D哈特威43. 1869-1904 年,心理
15、测验处于(A )。这个时期的心理测验依附于试验心理学与个别 差异的探讨而存在。P116A. 萌芽时期B.成熟时期C.昌盛时期D.完善发展时期44. 心理测验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B )A.依据测验的详细对象,可以划分为认知测验与实力测验B.依据测验的目的可划分为描述性.选择性.配置性.安排性等形式C.依据测验的实施对象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D.依据测验应用的详细领域可分为教化测验.探讨性测验.典型行为测验等45. OSL 品德测评法,是一种以(D )为目的的行为测评法,是发挥测评开发作用的一 种实体建构模式。A. 品德开发B.素养开发C.品德素养开发D.品质开发.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