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内_出乎其外_浅谈审美距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入乎其内_出乎其外_浅谈审美距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乎其内_出乎其外_浅谈审美距离.docx(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入 乎 其 内 , 出 乎 其 外 浅谈审美距离 曹熠婕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在审美过程中,审美距离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存在距离,无论是空间距离还是时间距离,便能给我们美的享受。但是,审 美距离的把握也有个度的问题,最适当的审美距离即是 “ 不即不离 ” 。 【关键词】 审美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 雄伟壮观的尼亚加拉瀑布,坐落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可 参观的人往往去离瀑布较远的加拿大而不去较近的美国。一开 始,人们都感到不解,后来才恍然大悟。因为瀑布在美国境内, 如果去美国看只能看到它的一个侧面,而去对岸的加拿大则可以 看到它的全貌。舍近而求远的去欣赏尼亚
2、加拉瀑布让我明白一个 道理:审美是需要一定距离的。 其实,在审美欣赏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 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距离太小,主体离客体太近,会造成 主体对客体感知的两个困难。一个是客体的局部相互遮挡,这会 使主体领略不到审美对象的整体风貌;另一个是感知的角度过 偏,审美对象会在感受中变形,使主体看不到它的本来面目。审 美欣赏的距离也不能太大,离开审美对象太远,由于光线漫射、 空气浮尘等等缘故,审美主 体就会感到对象模糊不清,自然就无 法欣赏到审美对象的美了。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听音乐,看油画,看电影都要有一 个适中的空间距离。听音乐时,太远了听不清,太近了震耳欲 聋;看油画
3、太近了,只能看到一块块的色块,太远了也同样看不 清细节;看电影或是看电视时,如果坐的太近或是太偏,幕布上 或屏幕上的画面就会扁平得像一张纸,立体感的消失会使欣赏索 然无味。萧乾先生对这种空间距离太小的经验评价说, “ 扁的建 筑,扁的家具,扁的人物,一切皆在距离不合度的情形下弄歪曲 了。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黑格尔派美学家费歇尔在他的巨著美 学中说: “ 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 够美化一切。 ” 欣赏艺术, “ 距离 ” 是重要的。只有适中才能领 略作品的美的魅力。 空间距离能够产生美感,同样,时间距离也能够产生美感。 旧物、往事经时间的间隔,往往具有某种美的力量,让人
4、感到情 意依依。乡情是一种人情美,时间隔得愈久,其情愈烈。长期离 开故乡的人,往往对故乡有着很深的眷恋之情;回忆童年,追忆 往事,也会因为时间的距离产生不可名状的美感。 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说: “ 时间 是一个最好 的过滤器,是一个回想和体验过的忆想的最好的洗涤器。不仅如 此,时间还是最美妙的艺术家。他不仅洗干净,而且诗化回 忆 ” 。的确,一件本来让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 看,往往就会形成很美的意象了。卓文君不守寡却和司马相如私 奔,这在当时算是一件秽行丑迹,但现在我们却把者段情史当作 佳话。在李长吉的诗 “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 中,我们感受 到的只是画一般的
5、幽美。还有,李隆基取儿媳杨玉环为妻,本是 该受世人唾弃的不伦之恋,但经过时间的洗涤,留下的却是 “ 在 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的绵绵无绝期 的情意。 并且,时间距离还能使往日伤痛、悲哀的情感,转变为感人 肺腑的艺术精品、艺术创作。唐代诗人元稹原配妻子韦蕙丛既聪 慧有美丽,诗人与她是贫贱夫妻,感情很好,但在元稹未出仕 时,她就亡故了。韦蕙丛的死使元稹悲痛欲绝,觉得毕生都对不 起她,但在当时,他却连一句緬怀妻子的诗都写不出。四年之 后,元稹却一口气写了八首悼亡诗。追忆夫妻情爱,抒写思念情 怀。他怀念亡妻的名句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 离思),至今还感染世人。而苏轼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其内 出乎 浅谈 审美 距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