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保存声音:振动可以发声,假如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须要时再让物体根据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如:早期的机械唱片,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磁带,声源的振动通过话筒转化成电信号通过录音磁头记录在磁带上,放音磁头将记录在磁带上的声音信息转化成电信号,通过扬声器还原声音。 要点:
2、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逝。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接着向外传播并存在。 二、声音的传播 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2、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三、声速 回声 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m/s,读作米每秒。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指的就是此值。 2、影响声速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一般状况下v固v液v气; (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便形成回声。回声是声音的
3、反射。 要点: 1、在空气中,一般温度每上升1声速大约增加0.6m/s。15的空气的声速为340m/s,实际生活中,我们 说的亚音速飞机、超音速飞机,就是指速度达不到340m/s和速度超过340m/s的飞机。 2、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以下状况: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声波可能进入 障碍物,被障碍物汲取甚至穿过障碍物,如隔墙能听到相邻房间里的声音。不同障碍物对声波的汲取和反射实力不同。通常状况下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音的实力强。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的光滑圆形墙壁能使声波发生多次反射;松软多孔的表面汲取声波的实力强,如音乐厅的蜂窝状天花板就是为了汲取声音。 3、人耳能辨别出回
4、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四、人耳的构造 1、人耳的构造与作用 (1)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耳垂,作用:接受声波,传递与感觉声音的振动。 (2) 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作用:传播声音。 (3) 内耳:包括耳蜗、三条半规管,作用:感受声音信息,重要的平衡器。 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人耳听觉障碍假如是传导障碍,一般可用骨传导来帮助听到声音。假如是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五、骨传声 1.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
5、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觉 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 2.骨传导的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 六、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这就造成了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度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精确地推断声音的方位。 例题 类型 一、声音的产生 1.如图,下列试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A扬声器播音泡沫粒跳动B音叉发声溅起水花C抽出空气铃声减弱D大钟发声球被弹起 【变式】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试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常常做的试验,它说明白()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6、C声音的传播不须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类型 二、声音的传播声速 2.(多选)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变式】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缘由是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 3.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拓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 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到探测
7、船的距离。 4.甲、乙两个同学分别站在一根很长的为居民输送生活用水的自来水管的两端,假如甲用小铁锤敲一下水管,站在另一端的乙同学将会听到多次敲击声,则听到的敲击声次数为() A1次B2次C3次D4次 【变式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响声,这是因为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铁中的大B.有回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铁中的小D.无法推断 【变式2】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
8、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1次B2次C3次D4次 类型 五、骨传导 双耳效应 5.属于神经性耳聋的是() A耳蜗损伤B耳廓损伤C.听小骨损伤D鼓膜损伤 【变式】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干脆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干脆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6.关于双耳效应和立体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只靠一只耳朵也能确定说话人的大致方向 B 人之所以能靠耳朵确定发声体的方位,是双耳效应的缘由 C 舞台上的声音被一只话筒放大后播放,也是立体声 D
9、舞台上的声音被多只话筒放大后播放,不是立体声 【变式1】关于双耳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耳效应就是两只耳朵产生的效应B双耳效应可以使人精确地推断声音传来的方向 C音响的双道立体声就是双耳效应的干脆应用D双耳效应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变式2】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大象推断声源的位置比人推断更精确 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 练习 一、填空题 1.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_,发声体的_ 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2.通常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声音 产生 传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