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docx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望月其次时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万文清 转贴自: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 点击数:137 溧阳市竹箦中心小学万文清 教学要求: 1、能联系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爱好,绽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观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教学打算: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齐读题 1、老师导入: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注视着大地,静静地吐洒着它皎洁的光辉。 2、老师演示多媒体,播放音乐,学生观赏月亮的图片 (简析:通过观看几幅漂
2、亮的月景图,把学生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月夜,这样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渴望。) 过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静静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也看到了一幅月下美景图。 二、学习第一段(12) 出示:“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学生自由读,品尝,老师巡察,指导。 2、指名读(你读出了月亮的什么美?)评价再指名读。 老师小结:朦胧美动态美色调美 3、播放春江花月夜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简析: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的过程。教学时,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干脆与文本对话,引导他们从自我动身去感受与体验,通过朗读训练来培育学生的语感。
3、老师通过音乐渲染,让学生走近文本,走出文本。) 过渡:月下的美景实在太美了,把小外甥都叫醒了,我想他肯定是在梦中见到了月亮吧!中国是诗的国度,月亮始终以来被人们反复吟诵着。小外甥就知道不少,想一想小外甥和舅舅对诗该用什么语气?每一句诗该读出怎样的情趣呢? 三、学习其次段(312) 1、学生自由读文其次段,想后同桌试练。 出示投影: “我们来背诗好么?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圹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对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月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