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课程作为独立探讨领域诞生的标记是( A ) 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 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的出版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 C ) C查特斯课程编制的出版 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 A.有意义发觉学习 C.有意义阅历学习 B.有意义接受学习 D.有意义机械学习 10.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化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化的终极目的是“华蜜”,昆体良认为“受过教化的人”的志向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 ) A.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 1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
2、基础是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B.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 C ) 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 C ) A.儿童与课程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 ( B )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A.情境模式 C.批判模式 B.目标模式 D.过程模式 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11.布鲁姆等人的教化目标分类学包括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C
3、.智力技能、看法、动作技能 ( A ) 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 D.认知领域、看法、言语信息 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C )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A.老师,再见! B.爱的教化 C.班级生活 D.隐性课程论 15.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 A.法国 C.德国 B.美国 D.英国 ( C ) 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变成了( C ) A.引领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4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作为先知者把学问传授给学生,这明显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所以,罗杰斯不情愿用“老师”一词,代之以 A.促进者 C.旁观者 10.
4、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A.实证主义 C.唯科学主义 B.监控者 D.主导者 B.泰罗主义 D.普遍主义 ( D ) ( A ) 9.范例教学的特别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C.详细性、精确性、范例性 B.详细性、学术性、范例性 D.基本性、特地性、范例性 18.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课程”,经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发展,后来又融入了德国的“有机整体观”,从而发展为“乡土教化论”,进而发展为 A.“发觉教学” C.“问题解决教学” 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D ) A.发觉学习 B.程序教学 C.最近发展区 D.先行组织者 18
5、.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闻名教化家( D ) A.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B.福禄贝尔 D.夸美纽斯 ( A ) B.“合科教学” D.“国际理解教化” ( B )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3.泰勒在20世纪80年头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C )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A.经济大萧条 C.八年探讨 B.进步主义运动 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9.“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驾驭学问,以及陈述和
6、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 A.新奇心 C.附属驱力 ( B ) B.认知驱力 D.自我驱力 ( C ) 8.“考察与观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A.生成性目标取向 C.表现性目标取向 B.行为性目标取向 D.普遍性目标取向 17.从课程探讨的一般趋势来看,探讨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探讨,走向课程开发探讨与 A.课程决策探讨的整合 C.课程实施探讨的整合 21.“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15.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很多教化热点问题,如“重点中学”存废问题、择校问题、义务教化阶段经费筹措问题等都反映了人们
7、已起先自觉追求( C ) A.教化质量 B.教化地位 C.教化公允 D.受教化权 B.课程理解探讨的整合 D.课程评价探讨的整合 ( B ) 8.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C ) A.接受学习 C.有意义学习 B.发觉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18.以文化学问(科学、哲学、艺术)为基础,根据肯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学问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肯定的内容,依据学问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学问组织为学科。这种课程类型称为( D ) A.要素课程 B.综合课程 C.阅历课程 D.学科课程 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化家是 A.查特斯 C.博比特 B.奥利沃
8、 D.威斯特迈 ( C ) 1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干脆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B )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化课程 C.国际理解教化课程 D.STS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24.在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老师的角色是( B ) A.课程变革安排的忠实执行者 C.课程开发者 B.课程变革方案的主动的、主动的“消费者” D.课程安排制定者 20把整个班级分成很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 A ) A分组学习 B个别学习 C同步学习 D交差学习 19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
9、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用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课程称为 A直线式课程 C显性课程 B螺旋式课程 D隐性课程 ( B ) 13“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类评价称为 A效果评价 C量的评价 B内在评价 D质的评价 ( D ) 20.从微观的详细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分为 ( C ) A.班级授课组织和个别化教学组织 B.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凯勒安排 C.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 D.提示型、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型、自主型 27.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养而开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 教学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