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考察-王金营.pdf
《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考察-王金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考察-王金营.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年第6期(总第225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ECONOMICSNo. 6, 2017(Tot. No. 225)京津冀人口与发展论坛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考察王金营,李佳黛(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 要: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人口分布不合理、产业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就需要新型城镇化,通过基于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测评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评价,探究京津冀13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京津的高速增长
2、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河北省的资源。在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发展高度密切,河北省各市与北京的发展步调较一致,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动力较为充足,潜力大。河北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产业升级、创新和生态建设方面实现突破,也需要京津从协同发展出发来支持河北省各市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图分类号: F29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4149 (2017) 06 0058 13DOI: 10. 3969 j. issn. 1000 4149. 2017. 06. 006收稿日期: 2017 03 16;修订日期: 2017 09 05基金项目
3、:河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京津冀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 “一省一校”核心项目“首都经济圈与河北发展”;河北省“白洋淀流域生态保护与京津冀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研究项目。作者简介:王金营,经济学博士,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佳黛,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Based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r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R
4、egionWANG Jinying, LI Jiadai(School of Economics,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province,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faced with un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industry incompatibil
5、ity and other problems, restric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heformation of world-class urban agglomer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we need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85万方数据王金营,等: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evaluation index
6、system based on the AHP of group decision-making, exploring the new urbanizationlevel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13 cities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h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new urbanization level wasobvious. The rapid grow
7、th of Beijing and Tianjin hollowed out the resources of the Hebei province toa certain ext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andTianjin is strongly correlate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and Beijing aresimilar, cooperative power
8、 is sufficient and the potentiality is high. The construction of newurban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not only need to achieve a breakthrough in industrial upgrading,innova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ut also need Beijing-Tianjin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new urban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fro
9、m the perspective of synergistic development.Keywords: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or the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一、引言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比例增加,经济总量提升,一味注重“量”的增长,忽视了人类生活水平“质”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黄桂婵、胡卫东,何瑜、王勇术指出中国
10、传统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滞后,城镇化发展粗放,城镇化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扩大,农民被隔离在现代城市文明之外等问题1 2。因此,为解决传统城镇化存在的诸多弊端,我国亟须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单卓然、黄亚平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的城镇化过程3。 2010年随着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 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京津冀作为整体区域统筹发展的方向不断明确,三地之间协作互动不断加强,协同发展逐步深入。 2014年
1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为提升该区域整体新型城镇化水平开辟了新纪元。从总体上来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的协同,这需要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路径去实现,并最终成长为世界级城市群。然而,京津冀区域城镇化存在诸多问题,诸如京津冀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人口分布不合理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4年的数据可知,北京和天津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311. 1人平方公里和1289. 8人平方公里,河北省的人口密度不足北京、天津的13,北京、天津人口高度集聚。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
12、天津的外来常住人口中河北籍占比分别为22. 1与25. 2 ,河北省人口“异地城镇化”现象比较严重。在经济发展层面,北京、天津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而河北省尚处于工业化中期 ,河北省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钢铁、化工、建材等重工业长期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北京和天津差距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北京和天津占据着京津冀发展的中心地位,政策、投资、重95数据来源:高玉,刘欢.河北人占北京常住外来人口22. 1占天津25. 2 EB OL. (2014 03 31). http: hebei. ifeng. com news chengshi ts detail 2014 03312
13、060668 0. shtml参见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7年7月8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河北青年报发表的京津冀地区仍处于人口红利期。万方数据 人口与经济 2017年第6期大设施建设均向两市倾斜,各类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向京、津快速聚集。以北京为例,北京拥有的国家重点院校占全国的25,有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量的央企和跨国企业集团总部,各级各类机构和单位40多万家 ,公共服务过于集中且与需求不匹配,在求学、就业、看病等活动上,由于外来涌入的人口和北京当地人口流动的双重压力,造成北京城区内的交通拥堵,大城市病愈发严重。基于研究需要,本文所指的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
14、天津市和河北省全部区域,对比研究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全部区域,珠三角地区为广东省全部区域。根据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人户分离人口众多,且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压力明显。京津冀区域内北京市对天津市、河北省的户籍人口吸引力巨大,迁移人口增速大大超过自然人口增速。天津市较北京市而言,吸引京津冀区域内的人口数虽较少,但涨幅较快,人口压力也不断增加。河北省分担京津人口压力的能力明显不足,京津冀地区内河北省的人口过快、过多地单向流入京津,且人口聚集的速度与规模明显高于江苏、浙江涌入上海的人口。京津冀相较于长三角,无论是经济整体实力,还是各项承载力水平均较弱,所
15、以同样面临过快的人口流入问题,京津冀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更为明显。表1 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与全国的城乡收入情况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比京津冀23740 2. 881 (3. 22W1. 12W)长三角31942 2. 311 (3. 92W1. 70W)珠三角25685 2. 631 (3. 21W1. 22W)全国 20167 2. 751 (2. 88W1. 05W)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5。从城乡统筹角度来看,三大区域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见表1),长三角地区的比值最小,说明其在城乡统筹方面发展的最好,城乡一体化协调度最高。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
16、均大于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区域,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也不高,二者差距明显,二者之比高于珠三角,甚至高于全国水平,表明京津冀的城乡协调水平还很低,在城乡统筹方面仍旧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不断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而目前,在对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较少有学者从协同角度着手,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空间上对比分析京津冀三地的城镇化发展状态。虽然也有学者从京津冀都市圈的角度对三地的城镇化水平进行分析,如常春林4、贾琦5,但其在权重确定方面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主观因素,评价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7、而且仅以京津冀都市圈10个市为研究对象,并不能从空间上全面衡量出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所以,本文拟建立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创新五个维度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研究,探寻如何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步伐,以京津冀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整个地区的协同发展。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过分强调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集中、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求不断提升城市、乡村的发展质量,以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进步。而这里的进步不光停留在经济上,还包括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城乡间的统筹发展。随着我国学
18、者对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的不断深入,构建的指标体系中也含有一些体现出新型城镇化内涵与要求的指标。国家城调总队福建06数据来源: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引领河北新型城镇化路线图绘就EB OL. (2014 04 11) . http: www. zjkyy. gov. cn article20140411000916668 2014 23386. html万方数据王金营,等: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省城调队课题组2005年设立了包含经济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城乡统筹与地区发展六部分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6,虽然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统筹发展
19、比重较低,但其中有些指标如每万元GDP综合能耗、城镇化水平与非农就业比重,体现出新型城镇化追求的绿色与协调的发展理念。方创琳以经济城市化发展质量、社会城市化发展质量、空间城市化保障质量三类指标对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7,在经济结构指数中提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指标,强调产业结构转型、高效发展的重要性;在生态环境保障指数中增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指标,在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中增设人均道路面积、百人基础教育拥有教师数等指标,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有了更全面的要求。以上指标同样适用于评价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现有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中,曾志伟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了包含新型
20、城镇环境保护、新型城镇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社会建设的新型城镇新型度评价指标体系8,权重方面社会建设指标首次超过经济发展指标而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其中在社会建设方面增设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专利申请数、拥有发明专利数,体现新型城镇化对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的新要求。牛晓春建立由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发展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9,其中增设了科学与教育支出占城市财政支出比重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王新越建立了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子系统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10,增设了每万人拥有申请专利授权数指标,以衡量创新成果水平。吕
21、丹选取人口城镇化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生态环境支持指数、城乡统筹指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五方面的指标重构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1,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方面设立医疗保险社会综合覆盖率、养老保险社会综合覆盖率等指标,完善了对社会保障水平的衡量。综合以上研究,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评价京津冀新型城镇化水平,要从其概念出发,凸显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同时体现京津冀特色 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理念。本研究在考虑到对京津冀地区数据资料可得性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动态性、科学性、可比性原则,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出的指标体系,力求在创新、生态方面的表征上有所突破,通过专家咨询方法并根据已有研
22、究,构建以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创新五维度作为一级指标,选取了10个二级指标和38项三级指标,构建京津冀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内涵(1)人口状况指标主要在于衡量人口城镇化的水平及就业状况。人口城镇化并不只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更深层次的是由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变化所引发的就业结构的转变,体现人口与就业状况的协同发展情况。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的比例反映了非农人口在城市总人口中的占比情况,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体现出人口在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揭示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的同时,体现非农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转变程度。市辖区人口密度反映出人口的聚集情况,因为京津地区人口密度过高,此项指
23、标作为负向指标侧面体现出整体生活环境的宜居程度。城镇化率与非农就业比重之比体现出城镇聚集的协调程度,来说明人口结构上的非农转化与就业结构上的非农转化是否同步,深度揭示人口城镇化的水平与协调性。(2)经济状况指标主要侧重体现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的转变与整体发展水平。新型城镇化关注的不仅是经济上量的增长,更是质的提高,更加关注经济对人口、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人均16指标的筛选由作者根据已有研究并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提出一揽子指标,将这些指标发送给6位专家(李建民教授、陆杰华教授、王广州研究员、陈卫民教授、李通屏教授、石智雷副教授),由专家们对指标重要性进行筛选确定。万方数据 人口与经济 2
24、017年第6期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实力及富裕程度,是结合人口数量对经济实力的评价指标。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主要是考察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第三产业逐步成为推进城市向更高层次进步的动力,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的城镇化层次。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代表了经济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程度,体现出经济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更多的财政收入则代表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完善地区的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储备力量。单位GDP能耗反映经济的能源消费水平,体现出经济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也体现出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率,是经济与环境能否协同发展的重要表现,深度揭示产业对于资源、环境的影响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考察-王金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