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河中石兽》教案2 语文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河中石兽》教案2 语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河中石兽》教案2 语文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河中石兽教案2 语文版 河中石兽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汇,驾驭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实力。 3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 1 重点 : (1) 积累文言词汇,驾驭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实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缘木求鱼”的故事吗?(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连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达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
2、地方跳到水里找寻剑。)同学们,这个楚国人根据这种方法能找到自己的剑吗?(不能!)他要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剑呢?(立刻从剑掉下去的地方跳到水里找寻。)那假如是一尊很大的石兽掉到水里,过了十多年后,我们应当去哪里找寻这尊石兽呢?(石兽掉下去的地方?下游?上游?)假如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就一起来仔细学习河中石兽这篇文章吧! (二)沟通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书目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该书是纪晓岚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
3、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三)扫清文字障碍,顺畅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范读 2明确重难点字的读音 干(gn) 圮(p) 募(m) 棹(zho) 曳(y) 杮(fi) 1 湮(yn) 啮(ni) 溯(s) 欤(y)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落实字音。 (四)理解文句意思,整体感知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学生边读边译,划出疑难地方。老师巡察,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五)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题(课前将以下内容印发好,上课发给学生。) 第27课河中石兽练习题 一、说明下列加粗的字。 1 古今异义 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阅
4、十余岁 (古义:经验 今义:阅读) 是非木柿 (古义:代词,这 今义:推断词,是 ) 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 今义:有遮挡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古义:仅仅,只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一门学科) 2 一词多义 一老诃兵闻之 (讲学者的观点) 其反激之力 ( 助词,的) 如是再啮 (像) 如其言 (根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众服为确论 (认为) 3词性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4通假字 曳铁钯 (“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中石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河中石兽教案2 语文版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2 河中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