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0 军神 主备人 修改人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课文写刘伯承将军年轻时一次眼睛负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难受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学情分析: 学生对刘伯承了解不多,有的可能通过看电视了解一些,总之,他们对一些老革命前辈比较生疏,但对课文内容会比较感爱好。 教学目标: 1实力目标:(1)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问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目标:知道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缘由。体会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
2、个意志坚毅的人。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应用词语,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精读,理解“军神”的含义。 教学打算: 生词卡片、教学挂图、课前让学生收集刘伯承将军的资料,课前先让学生沟通资料,了解刘伯承将军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实力目标: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了解课文的写作依次。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昨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
3、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关云长刮骨疗伤)那么,关云长刮骨疗伤与我们今日要学的课文之间有什么相像之处?(学生沟通) 老师相机小结: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全无苦痛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而本文,刘伯承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运用麻醉剂的状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 111 吭,为其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其为 “军神”。 2板书课题,读题。 通过预习,你们肯定知道谁是军神? (了解刘伯承爷爷的举手,指名简洁介绍。) 板书:“沃克”和“刘伯承”,相机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沃”和“承”。 二、初读指导 1检查学生字词驾驭状况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
4、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了解学生生字词驾驭的状况。 出示含有本课要求相识和要求学会的生字的词语,学生认读。(课件出示生字词)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外科 职员 伤势 不悦 失声 绷带:包扎伤口或患处用的纱布带。 伤势:受伤的状况。 镇静:遇到紧急的状况不慌不忙。 担忧:放心不下。 损伤:损害、损害。 崭新:很新很新的。 (4)了解词语驾驭状况。 说说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崭新( ) 损坏( ) 说说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结束( ) 镇静( ) (5)齐读生字词 2听课文朗读,理清脉络 第一自然段:求治。 其次自然段:术前。 第三、四自然段:术中。 第五、六自然段:术后。 三、请学生分小节竞赛读课文,
5、大致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可以随机解决一部分。 四、作业 1练习朗读全文。 2描红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实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情意目标: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特性格坚毅的人。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毅的意志。 教学打算: 112 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这是_对他的敬称。 2读词语:承受 职员 失声 军医 损伤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
6、什么事?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中,请你划出沃克医生赞扬刘的句子,并 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假如你在读课文当中,发觉哪句话能回答这个问题,就用笔画下来。还可以把你画下来的句子和你身边的同学沟通沟通。 (1)学生速读课文,找句子。 (2)全班沟通、朗读、探讨。 三、细读课文 , 顺学而导: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间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庆,来到临江门外那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与刘伯承、沃克医生一起经验那次特别而又令人难忘的手术,解开我们心中的不解之谜。 (一)朗读“求治”部分,体会刘的“镇静”。 (1)指名学生朗读第1 小节,
7、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 (2)你从哪句话看出刘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3)借助资料,了解刘伯承的伤势,体会刘伯承的从容镇静。 (课件出示刘伯承受伤的资料 :1916年,在一次战斗中,刘伯承为了救一位战士,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的太阳穴,又从右眼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4)分角色读第1节,留意人物语气、心情的改变。师读沃克的话,生读刘伯承的话,体会这一部分人物对话的特点。 小结:这是一个军医和军人之间的对话,所以他们的语言简短、干脆、有力,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看来,写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突出人物的特点。 (二)导学“术前”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1
8、小节,边读边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 2你从哪句话看出刘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为什么不愿用麻药?刘伯担当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疼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资料:刘说:“孙膑失去了双腿,依旧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3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感情地朗读,依据提示读出坚决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 :紧扣细微环节,体会意志如钢。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堂沟通(演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
9、: 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 手术中,一向镇静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 手术中,镇静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验,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苦痛。 过渡: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醒悟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让我们再次目睹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吧。 113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4节, 引导学生抓住“一声不吭”、“紧紧”、“汗如雨下”“竟”等词语,充分感受刘伯承所承受的痛楚和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从对比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四)导学“术后”部分
10、1熬的手术最终结束了,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令你感动的词语、句子。 2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 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小结: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表现出了钢铁般的坚毅意志,这是我们一般人,甚至是一个一般军人都难以做到的,所以沃克医生赞美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指导感情朗读沃克医生的话。 4为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 5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一段。 四、扩展延长 深化情感 1出示小诗,感情朗读。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从前刮骨人。 2老师总结,深化情感。 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
11、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令蒋介石惊惶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他创办的国防高校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再读课题。 3练习写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慈爱的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课件出示刘伯承的照片) (2)学生沟通写话内容。老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 4扩展延长,熏陶感
12、染。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毅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学生沟通汇报。 宏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马克思曾经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毅的人,才能达到彼岸。”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具有坚毅的意志,就能跨越困难和挫折,到达成功的彼岸。 板书设计: 20 军神 (刘伯承) 求治 术前 术中 术后 镇静 不用麻醉药 一声不吭 交谈 数刀数 教后反思: 114 21 掌声 主备人 修改人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生动地记述了身患残疾而又愁闷自卑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志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知
13、我们:人人都须要掌声,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遗忘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学情分析: 学生对掌声并不生疏,但是对于课文的描述,可能不算太熟识。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反复进行揣摩,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实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一段。 情意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须要关切、激励。要主动的关切、激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切和激励。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应用词语,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讲解并描述的道理
14、。 教学打算: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把课文读通读顺。 实力目标:通过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115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因本课的生字较多,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教学打算: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小挚友,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你为什么鼓过掌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 2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怎样?) 二、初读课文
15、。 1请小挚友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仔细地读书,遇到不相识的字,看生字表。(师巡察指导) 2请小挚友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留意要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 重点读准下列字:翘舌音“镇”“骤”“持”“束”“述”平舌音“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请小挚友接着读课文,把不相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小挚友们在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 4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师生评议) 5生字、词语都会读了,请大家再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 回答问题: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 6课文我们都会读了,现在请小挚友们一边读课文,一边
16、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7沟通不懂的词语。 8用恰当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可查字典或通过反复读课文理解) 鞠躬:弯身行礼。 残疾:肢体、器官或其功能方面有缺陷。 长久:保持的时间长。 逆境:困难的境况。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一节,并想想“总是静默地”这个词说明什么? 2说说“静默地坐着”是什么样子? 3这里还有个“总是”,你从“总是”知道什么? 4老师从一个材料上了解到小英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又总是最终一个离开,为什么呢?她可能会想些什么?板书:自卑 5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静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6朗读指导:小英这个年纪,理应和大家一样,到公园漫
17、步,到少年宫学跳舞,和大家一起嬉戏,可是她总是静默地坐着,多么可怜而自卑的孩子!谁来读读第一节(显示1)?评议,齐读第一节。 三、作业: 学生描红,老师巡察指导。 116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通过精读描写小英的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小英在得到掌声前后的改变。(2)使学生明白小英改变的缘由并读懂课文的最终一段话。 实力目标: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情意目标:沟通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例,给学生一些精神粮食。 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描写小英的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小英的改变,并使学生明白小英改变的缘由。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的最终一段话。 教学打算: 课件、学生课前找一些有
18、关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英是个可怜而自卑的残疾孩子,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静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2-4小节:过渡: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使小英有了变更。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同学读2-3小节,其余同学边听边划有关小英神态、动作的词语。 2探讨:显示: (2)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即把头低下。 探讨:小英为什么立即把头低下? 练习朗读其次节,体会小英当时的心情。(多自卑的孩子呀!她后来是怎么做的呢?) (3)小英迟疑了一会儿,最终慢吞吞地站
19、了起来。我们留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探讨:你从“迟疑”“慢吞吞”“眼圈红了”体会到什么? 练习朗读第3节(声音低、慢),体会小英困难的心理改变。(她是个自卑的孩子,又是个要强的孩子,最终她确定上去) 3指名朗读第4节,其余同学边听边划有关掌声的句子。 4沟通:是什么使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又使什么使她深深地鞠了一躬,走下了讲台? 5找一找,同学们鼓了几次掌? 6谁来把第一次掌声读给大家听听? 显示:(4)那掌声热情、长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响起的?理解“隧然” 7探讨:假如你是小英的同学,假如你就在座,你想用你的掌声告知小英什么? 8谁来把你掌声里想要表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七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