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设计.docx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大变革的时代 莱阳市古柳中心中学丛学庆 莱阳市沐浴中学赵淑芹 课标要求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相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以都江堰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创建力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其次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重点,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通过对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运用、都江堰的出现和商鞅变法的实行来展示这一时期的改变,突出反映了改变的实质实质是导致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本课是继第七课“春秋战国的纷争”的持续。春秋时期的变革,推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改变发展,为后来秦的
2、统一打下基础。因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为下一单元“同一国家的建立”做好了铺垫。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学习了一些历史学问,但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历史学习实力和方法。而且学生的学问积累有限,对中国古代社会变革的历史学问储备较少。所以,学生对本课所涉及的历史学问理解起来困难比较大,对历史现象的相识没有上升肯定的高度,缺乏分析问题的实力。 教学目标 (一) 学问与实力 1、了解战国时期对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运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状况。 2、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3、理解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 (二) 过程与方法
3、1、通过学习商鞅和李冰的活动,相识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2、通过视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提高识图、用图的实力。 (三)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都江堰设计原理,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 2、理解商鞅变法的作用,树立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意识。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铁农具、牛耕技术、都江堰和商鞅变法的相关状况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2、运用视察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视察都江堰的结构和功能,相识李冰父子的宏大贡献,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 3、运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启发学生把商鞅变法等学问综合分析,加深对战国时期经济 发展的主要缘由的理解。
4、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室结合现实问题,创设情景。2008年5月12日,发生四川汶川的大地震造成重大的破坏。离震中不远的都江堰市,有一项修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却几乎没有受到破坏。这项水利工程是什么?战国时期为什么修筑这样的水利工程?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大变革时代。 学生仔细倾听,动脑思索,自由回答问题。课件显示课题,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学习木匾,学生仔细识记、思索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二) 自主合作,梳理学问 出示学生阅读思索题: 1、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社会变革? 2、视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讲解并描述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建设,它是怎样起到
5、防洪、浇灌作用的? 3、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4、商鞅变法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5、我国的封建社会是怎样确立起来的? 6、你佩服李冰还是商鞅?为什么? 学习先自主学习,自读教材内容,视察历史地图册上的相关图片,梳理学问要点。在教材画出学问要点,并整理到笔记本上。 对于 2、 4、5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解决。 教室巡察,视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视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的依次、要点。 引导学生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一场变革的胜利或失败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是否发挥了主动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当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历史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