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docx





《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 老师学习沟通制度 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提高老师教学实力和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教化科研工作向正规、科学、深化的方向发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1、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学校每学期要制定政治、业务学习安排,由党支部、校长室和课程教学部轮番主持,利用每月一次星期一下午的时间,与全体老师共同学习沟通一些先进的教化思想、教化理念和教学方法等。 2、教研组学习活动。各教研组(备课组)实行周周教学研讨活动,可以是理论学习,也可以探讨学习一些教科研的阅历成果等。每次活动教研组长要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探讨题;也可以依据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并协作教科研室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3、校内沟通。原则上
2、其次学期实行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表彰会和成果沟通会,对教科研工作总结的同时,对老师的课题(专题)探讨、教化教学论文组织沟通,让老师在沟通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有所相识、不断提高。 4、对外沟通。激励老师主动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学校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名师来我校举办教科研讲座,通过讲座进行教化新理念的学习、教化新课程改革的介绍、教科研阅历的推广等。 5、外出培训。激励老师主动参与外出学习培训等活动,要求老师将外出学习内容,学习体会向组内老师传达,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6、每学期老师要依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撰写教科研论文、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等。撰写科研论文不同
3、层级老师不同要求。一般老师坚持每月写一篇有关教化或文学类的读书笔记或随笔、反思等小文章,每学期不少于4篇。 7、网络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网站上的教科研栏目、FTP老师学习笔记和老师论坛进行各种教化教学科研的学习沟通活动和专题读书活动,以多种方式和手段丰富老师学习内容。 8、学校科研室和教工团支部合作汇编老师论文集及小荷校刊,以便于老师相互学习沟通与成果推广。 9、学校建立教科研成果归档制度。凡我校的教科研成果材料,如课题结题材料、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获奖课件等原件须刚好向教科室申报、登记、归档。一方面学校作为教科研档案保存;另一方面也用于作为嘉奖的依据。 10、学校要建立点名考勤制度。除政治学习遵
4、守请假制度外,参与教研组学习也要遵守请假制度,对无故迟到、缺勤的老师教研(备课)组长做好具体记录,并纳入期末老师出勤考核奖。 中小学老师沟通制度 为深化我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础教化整体素养和水平,促进城乡教化均衡发展,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状况,经探讨确定全面推行中小学老师沟通制度。 一、异地沟通 1、全县教化行政部门所属中小学校老师,凡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在同一学校工作时间较长的都要分批进行沟通。沟通以市县骨干老师、小学高级老师、中学一级老师和高级老师为主。沟通面各学校依据实际状况,原则上小学每年在10%左右,初中、中学在2%?5%。
5、 2、老师沟通自每学年始执行,沟通时间不低于三年。沟通前,要与学校确定沟通的工作目标,沟通期满时进行考核,对未实现沟通目标的老师适当延长沟通时限。 3、编制限额内,教职工在本乡镇范围内流淌的,由中心学校详细负责,并报县教化局备案。超编学校应通过竞争上岗方式,将富于人员分流到本乡镇缺编以及薄弱学校;整体超编的乡镇,要通过转岗、培训、调出等方法进行消化。 4、教职工跨乡镇流淌,由县教化局依据编制余缺、学科需求状况,统筹考虑,实行有序流淌。 5、中学、完中(含完中建制的初中)教职工在县内流淌,编制限额内,由县教化局负责办理,相关学校要于每年7月底前将名单报县教化局。 6、实行有力措施,激励中小学老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交流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