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一、学情分析: 1、二年级上册已经初步相识了对称,会画一些简洁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 2、二年级下册已经初步相识了平移和旋转,会在方格纸上把一些简洁图形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属于空间与图形版块。在本册中包含的内容有: 1、轴对称 2、旋转 3、观赏设计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要求 (1)用折纸等方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视察实例,相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观赏生活中的图案,敏捷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
2、案。 2、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相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究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相识图形的旋转,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洁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加空间观念。 (4)在探究、实践活动中,观赏图形变换所创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教学重点:探究图形成轴对称和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4、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其次单元因数与倍数的学问作为数论学问的初步,属于整数学问
3、范畴数的整除版块。本单元包含的内容有: 1、因数和倍数 2、 2、 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要求 (1)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全部倍数,并知道 2、 5、3的倍数的特征。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3)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驾驭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分。(2)探究并驾驭 2、 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抽象实力。 3、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三、新旧教材的对比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1)不再
4、出现“整除”“约数”概念,干脆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学问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留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学问本身具有抽象性。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留意培育其抽象思维。 四、已有学问,阅历基础 对整数的相识,整数的乘、除法运算及意义都有较长时间的经验。 五、编排形式、内容及学问点 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及关系 因数和倍数 例1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偶数 2的倍数的特征 2、 3、5的倍数的特征 奇数 5的倍数的特征
5、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质数和合数 例1 找100以内的质数 六、教材建议与畅想 本单元建议6课时左右 因数和倍数 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因数和倍数,传统教材是按数学学问的逻辑系统(除法整除约数和倍数)来支配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亲身经验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阅历的自主建构,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冰冷的。假如能借助学生的操作和想象活动,唤起学生的“因倍意识”,自主建构起“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那么学生获得的概念必定是生动的、有意义的。详细做法: (1)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摆?能不能举一道简洁的乘法算式,把你心目中的摆法表示
6、出来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觉,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摆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由此我们还得出三道不一样的乘法算式。以43=12为例,43=12,从数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依据“44 16、4001625”这两个算式,你能分别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此题的设计帮助学生明确了3个概念:当两个因数相同时,通常只须要说出或写出一个。能够依据算式敏捷的说出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它们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2、“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特别简单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及除法算式中的倍发生混淆,因
7、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估计学生出错的现象,用大量的推断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1)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分。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与以前所说的“约数”同义,说“是的因数”时,两者都只能是整数。 (2)“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与区分。“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如我们可以说“15是3的5倍”,也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我们只能说“15是3的倍数”,却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们在求一个数的倍数时,运用的方法与“求一个数的几倍
8、是多少”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几倍”都是指整数倍。 (3)说明本单元的探讨范围,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0是任何非零自然数的倍数,任何非零自然数都是0的因数。但是考虑到以后探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假如不解除0,许多问题无从探讨,如探讨0和5的最大公因数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数学意义,再如,假如把0考虑在内,随意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0,这样的探讨没有任何价值。因此,教材指出本单元探讨的内容一般不包括0。 以上3点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不须要告知学生,用习题进行辨析,只须要告知学生为了探讨的便利,在探讨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专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3、解决问题变“关注结果”为“对话生成”
9、。要找出一个数的几个因数或几个倍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这个数的全部因数和有序的找倍数。这里有一个方法问题。是把方法简洁地告知学生,迫切地寻求结果,还是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他们通过独立思索、沟通探讨,从而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呢?许多胜利的教学表明,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对话场”,在生生、师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对话中,能让师生彼此共享阅历、沟通思索,生成新的看法。下面以例1的教学为例: (1)出示例1,学生独立找18的因数。 (2)将学生赵的因书写在黑板上后视察室不是全部都找到了呢? (3)在让学生找出100的因数?回顾刚才的过程,你觉得要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有什么诀窍? (4)通过对话、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第一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