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相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相识平均分教学设计青岛版 【教学内容】 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除法的初步相识平均分P5053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阅历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学问阅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学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相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好玩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绽开学习,体验学习的欢乐,并
2、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相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青岛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本单元学习除法的起先,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而学生对平均分很生疏,对分一分却很熟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分一分探究平均分的方法,从直观和真实感受中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老师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体验中发觉,在合作中探究,在深化中发展,达到一个“再创建“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缘由,特制定以下目标: 1、学问技能 初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2、情感与看法 经验平均
3、分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与人们生活的亲密联系。 3、解决问题,数学思索 能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教具学具打算】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棋子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信息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大家想不想到漂亮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啊?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开丰收庆祝会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你发觉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
4、: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12个桃子) 师:能不能把全部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 其他学生又补充: 师:说的真完整,那你知道这些东西是给谁打算的吗? (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打算的,萝卜是给兔子打算的,竹笋是给熊猫打算的,松果是给小松鼠打算的。)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二、整理信息,体验“平均分” 1.分竹笋,体验不同的分法。 师:大家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盯着竹笋呢,大家来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呢? (预设学生会问:怎样分竹笋?) 师:小熊猫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课件出示:怎样分竹笋?)这6个竹笋,它们该怎么分呢?同学们能帮帮它们吗? 师:老师依据学生发言,板书数字作记录。 熊猫哥哥 1 2
5、3 4 5 熊猫弟弟 5 4 3 2 1 师:我们有这么多分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大家可真聪慧,下面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这些分法,你有没有发觉这里有一种特殊的分法呀?(学生独立思索后探讨沟通。)为什么觉得它最特殊呀? 师: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觉。 生:有的每一份是同样多的,有的每一份不是一样多的; 师:(课件演示)把6个竹笋,分给了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得3个。它们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中,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叫“平均分”。(老师板书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运用平均分。 师:我们把6个竹笋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3个。谁能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再说一遍?(生重复2-3次) 2分桃子,应用中理解平均分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 年级 上册 除法 初步 认识 平均 教学 设计 青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