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育人经验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育人经验案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育人经验案例篇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宋玉双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材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给予的不能只是指责和批评,更需要的是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认可。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充满爱心,让阳光撒满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案例:孙同学,男,10岁,外地生。平时父母工作很忙,督促检查作业时间较少,沟通交流时间也很少。 主要表现:经常不按时交作业,有时甚至不做作业,谎称作业做了落在家里。他的课桌和书包常是杂乱无章。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有如此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呢?这是我要找到正确的教育转化方法中很关键的一点,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家长
2、的沟通及与孩子的倾心交谈中,我初步找到原因 :父母长时间忙于工作,孩子的作业有没有完成或完成得怎么样都没时间去管,只是每天负责他们的吃、住、穿等生活最基本的问题,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孩子在注意力和自控力方面存在问题。而注意力和自控力有问题的孩子往往行为随意、思维活跃,口头表达能力差。常容易把作业放错地方、把铅笔和其它学习用品丢弃在家里。 指导方法如下 :一、同学互助结对子 。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我让学生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同桌间互相检查签名。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帮助。因为孩子都是处于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同龄人之间互相影响的
3、巨大力量,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他 的作业情况,这样可以按照交作业的及时程度给予他鼓励或奖励。这个方法很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基本能及时地交作业。二、及时与家长沟通 ,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家校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孩子的很多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和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三、以人为本付出师爱做好榜样。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便这个学生现在让你很头疼,我们在教育时也应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同时作为语文老师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即要求学生做到
4、自己首先做到,答应同学们的事一定办到,做个诚实守信的好老师。 教育效果 :这孩子逐渐改掉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基本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虽然有时因为种种原因有作业拖拉现象或漏做现象,但是也能主动到老师这里承认错误,而不是像之前一样靠撒谎来欺骗老师。在他的努力和小朋友的帮助、家长的关心下,这孩子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教育启示 :学生不管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对于好的习惯我们要给予表扬并发扬光大,让其作为其他小朋友的榜样,同时还要从他的身上借鉴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去观察,找到原因后根据不同孩子的气质特点、性格、家庭教
5、育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帮助,让他逐步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篇二:2个学科育人教学案例 此处两则案例是由市教委教研室提供的典型实施案例,仅供组稿时参考之用。由于这两篇案例皆是未发表的文章,还请您在组稿时注意保护作者的著作权益,尽量避免以直接下发案例的形式组稿。 品德与社会学科育人实施案例 为什么奶奶不接受明明的孝心? 百善孝为先教学案例 虹口区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小学 杨 健 【案例背景】 在我班有一本“烦恼”手册,上面记录了学生遇到的让人烦心的事情,或是让学生感到困惑的事情。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任课老师,我努力将解决学生的“烦恼”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帮助他们释疑解惑,指导学生的行为。 有
6、一天,手册中的这样一则记录引起了我的关注,班中的小李写道:今天是重阳节,老师给我们讲了孝敬老人的道理,放学回家后,我就帮外婆打扫房间,看到床底下有一个又破又脏的坐垫,我想,这样的垫子坐着多不舒服呀!于是,我把旧的坐垫扔了,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外婆买了个坐垫。没想到,外婆看到那个崭新的坐垫,一点儿也不高兴,当她得知我把旧坐垫扔了,竟然哭了。爸爸妈妈回家后,看到外婆非常伤心,得知事情的经过,也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真弄不懂,明明我是在做好事,为什么大人要批评我,我到底错在哪里? 平心而论,尽管小李在某些方面确实让人头疼,但在这件事中,他的出发点还是好的,他知道要孝敬老人,但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还不能理
7、解老人的心情,因而做了好事反受批评。而家长也没有理解小李的一片孝心,只是一味指责,这样使得小李更烦恼了。 正巧,在本学期品德与社会课中,有篇课文百善孝为先,讲的就是如何孝顺父母和老人,于是我将小李的烦恼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解决小李的烦恼,同时,也能使学生对“孝”有进一步的理解。 【案例实录】 片段一:师述故事,初次选择 1师述明明的故事 师:重阳节那天,明明趁奶奶不在家时,帮奶奶打扫房间,发现奶奶的藤椅垫很破旧,里面的棉絮都露了出来,便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奶奶买了一个新的,将破旧的藤椅垫扔了。谁知奶奶知道后非常生气,因为那个藤椅垫是爷爷送给奶奶的生日礼物,东西虽不值钱,但对奶奶来说具有
8、纪念意义。妈妈回家后也批评了明明,为此明明很苦恼。 2出示问题:藤椅垫该不该扔?(媒体演示一个大大的问号) 3学生交流 生1:我觉得藤椅垫应该扔掉,那么脏的东西,放在家里多不卫生。 (有同学边听边点头,表示认同) 生2:我也觉得藤椅垫要扔掉,只不过,如果明明能事先和奶奶说一声就好了。 生3: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藤椅垫不该扔,因为藤椅垫上有奶奶的回忆。 (也有同学点头认可这样的看法) 师: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当你的内心想法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时,你会怎样理解父母、与他们进行沟通呢? 片段二:媒体演示,加深认识 1播放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 广告内容:老人在厨房不停地忙碌着,精心准备菜肴,因
9、为今天是周末。老人一边忙着,一边露出欣慰的笑容,从她脸上的表情不难看出,虽然很累,但老人却乐在其中。“叮铃铃”客厅传来一阵电话铃声,老人赶忙去接,电话那端子女却告知有事不来了,挂断电话,老人有些失望;接着又一次的电话铃声,告知的是另外一个子女也因为忙不来了,老人更失望了。最后,老人放下手中的电话,喃喃自语道:“忙都忙?”寂寞的老人只好坐在电视机前百无聊赖地看起电视,直至节目终止,电视画面出现雪花? 2师:看了这则短片,你想说什么? 生1:我觉得这位老人挺可怜的,烧了一桌子菜肴,可大家都有事不回来。 生2:我也觉得老人很可怜,这么大的房间,就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晚上只能对着电视机。 生3:我有补
10、充,我觉得这些儿女做得不对,工作再忙,也应该回来看看老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人虽然在物质上已经得到了满足,但她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如果你是广告中的子女,你会怎么做? 生4:我会尽量早点回家陪妈妈。 生5:我也会这么做,有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 (大多数学生都赞许地点点头,有一位学生马上反驳) 生6:那万一工作很忙呢,你不见得扔下工作去看妈妈,你如果这样做的话,妈妈会更不高兴。 生7:我有补充,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事先答应妈妈晚上回来吃饭,就绝不失约,万一碰到要紧的事,赶紧和妈妈说明,取得妈妈的谅解,或许答应妈妈明天来看她,这样妈妈就不会伤心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好,是呀,为人子女要设身处
11、地为长辈着想,不仅从物质上 关心老人,而且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老人,与老人多沟通,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片段三:再次选择,提高认识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现在你认为那个藤椅垫,还该不该扔? 2学生交流 生1: 不能扔,虽说明明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想孝敬老人,但他事先应征求奶奶的意见。 生2:我想告诉明明,如果能把破旧的藤椅垫洗干净并缝补好,这样奶奶肯定会高兴的。 (此时,几乎班中所有的学生都点头认同这样的看法。) 生3:我觉得如果藤椅垫确实太破太脏,也可以去做奶奶的思想工作,得到奶奶同意后再处理掉。如果奶奶坚持收藏,就应当尊重奶奶的想法。 师:同学们都认为明明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用自己的零花钱买藤椅垫来
12、表达对奶奶的一片孝心,但他的方法欠妥当,而欠妥当的原因是对长辈的心情缺乏理解。所以在表达孝心时要设身处地为长辈着想,这才是真正的“孝”。 【案例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低年级的学生往往简单地区分事情的是与非,而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渐渐明白,生活中的事情并非如童话世界中如此美好,不能简单的用是与非来表示,需要综合考虑,才能作出判断。在这里,学生的道德认识会有冲突,本课所呈现的案例即如此。本课通过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辨的情境,使他们对“孝”的理解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一、首次选择,初步认识 在教学时,我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事
13、例作为辨析的材料,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出的问题,先不急着解决,而是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议一议,让学生分别站在长辈和孩子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情境中的故事,为故事中的人物出谋划策。初次选择,班中有20位学生认为应该扔掉藤椅垫,有16位同学觉得藤椅垫不该扔。在讲述道理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所积累的道德认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此时,学生的选择未必都正确,但让学生讲了真话,从而让教师能真正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二、媒体演示,加深认识 当学生有不同看法时,教师不忙着先去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通过公益广告的播放,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公益广告的引入旨在为后续教学进行有效的铺垫。在交
14、流中,学生异口同声说这位老人很可怜,老人的喃喃自语中流露出对亲人温暖的渴望。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在回答中,学生都能站在老人的立场上,觉得为人子女应该多回家陪陪父母。感恩是应该发 自内心的。在长辈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这些不经意的细微动作会让长辈深切感受到亲人的关爱。通过此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识,使学生明白金钱并不能买到亲情,更不能替代孝心。孝,在于尊重,在于理解。 三、再次选择,提高认识 当学生已建立起初步的道德认识后,让他们再次选择,此时的选择水平明显提高。他们不再是简单地说说扔还是不扔,而是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扔,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扔,还能有别的更好
15、的表达孝心的方法。可见,学生从公益广告所引发的思考,懂得了孝敬长辈就要理解和体贴长辈,要理解和体贴就要学会沟通,从而使他们的实际行为得到指导。当学生感同身受地站在长辈的立场考虑问题,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彼此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时,使使学生对“孝”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点评 本案例借助对一个生活中的两难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懂得孝心不只是表现在具体行为上,更表现在对长辈心情的理解上,孝敬长辈不能只从自己的想法出发,而是要考虑长辈自身的需要。这就把孝敬长辈的教育提高了一个层次。对这个道理,教师不是用直接灌输的方法,而是借用明明的孝心不为奶奶接受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两次选择,第一
16、次选择时,学生的认识还处在就事论事的水平,而就事论事是很难判断明明扔掉旧座垫对不对的;于是教师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分析短片中老人为什么失望,逐步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孝敬长辈、理解长辈的心情,满足长辈的精神需要的高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作第二次选择,学生就从就事论事提高到就事论理,不只是纠缠在该不该扔座垫,而是着重讨论孝敬长辈应当注意尊重长辈的想法,满足长辈的要求,及时与长辈沟通。经过这样的教育,不但让学生对“孝”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也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的方法,提高行为选择能力。 语文育人价值教学案例 寻找真实的落脚点 ?从现在开始?教学案例 闸北区实验小学 钱玉华 【背景】 小学语文学
17、科贯彻“两纲”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语文学科贯彻落实两纲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凸显语文的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丰富内涵,实现语文教学与两纲教育的有机整合,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过程中,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可见,要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是重中之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思考;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的规律就需要教师立足语言文字本身,注重文本的研读,来实现育人目标。 “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使动物们苦不
18、堪言,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照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课文蕴含着与人相处要尊重别人的道理。故事情节简单却充满童趣,让人忍俊不禁又能引人思考。 【教学实录】 教学片断一: (多媒体出示各种动物在森林嬉戏的图片) 师:森林里真热闹,让我们也变成森林里的动物去参加他们的聚会吧。用动作或者是叫声和大家打招呼。 (学生纷纷摆出各种动物造型或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教室里热闹极了。) 教学片断二: 师:听,万兽之王狮子在宣布他的命令。(播放录音) 师:万兽之王狮子宣布了什么命令呢? 生:我听到狮子说:?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师:你听
19、得仔细,说得完整。于是,从现在开始,动物们轮流当一星期的万兽之王。(结合板书,师生互动)第一个上任的是(生:猫头鹰),紧接着是(生:袋鼠),随后又轮到了(生:小猴子),像这样按照次序,一个接 篇三:我的立德树人教育案例 爱的交响曲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工作多年来,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打交道,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工作中,我十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遇事沉着冷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事情,正确处理问题,这对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班集体舆论的进一步形成,教育犯有错误的学生都是十分重要
20、的。 本学期,我刚来到清水小学。学校领导让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并上该班的语文课。开学第一天,有大部分学生都来报名注册了。当我闲暇之余,有一个学生家长就找到我。她对我说,她的孩子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女同学,不爱讲话,老师学生基本上都不能和她进行正常的交流,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差。我感到很纳闷,马上问其原因,于是这个孩子的妈妈就和我拉起了家常。从她那无奈的话语中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个孩子是个女同学,小时候由于生病右脚发生了病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到学校来以后感到很自卑,加之同学们有意排斥她,所以她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当然,报名这天我也没有见着她。第二天早上,我来到教室,我一眼就看见了她,刚
21、刚从教室前面一瘸一拐走到她坐的最后一排座位,高高的个子,一头长长的微卷的头发。见我来到教室,也毫不在意,座位上坐定以后抬起 头默默地看了我一眼。我马上给了她一个微笑。第一节课上,我请每一个同学作自我介绍,当轮到她时,她一个字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这会,其他同学发话了,有的说她身上有异味,不讲卫生;有的说她不和同学们讲话,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等等。这时,我终于憋不住了。我问了同学们两个问题:假如你是她的话,你此时心里的感受是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于是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最后我及时做了一个总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何况人家还是一个有残疾的孩子,本来身体就有了缺陷,难道同学
22、们还忍心去伤害她那已经受伤的心灵吗?很快这节课就下课了。下课以后,我出门站在教室外休息,我发现她上厕所回来,我马上叫住了她。准备和她聊聊,开始她还是不开口说话,低着头。我轻声地对她说:“不要怕,孩子,以后有困难给老师说,我一定帮你解决!”这时我发现她的头微微抬了一下,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你笑起来真好看,我马上对她说道。有了第一次接触,我发现她不排斥我了。在后面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关注着她。慢慢我发现课堂上她有时都冲着我笑。记得有一次,她妈妈早上来学校对我说,她家姑娘回家对她说“路老师上课有方法。”我此时在想,孩子也在关注着我。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我见着她就和她说上两句话,偶尔帮她整理下红领巾
23、,让她认真书写。这两个月以来,我发现她偶尔在和同学们说话了,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并不排斥她了。特别是前几天,我在班队课上特别设计了一个主题:“爱与感恩”。我利用前段时间去参加县级骨干班主任培训所学到的经验,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感恩和付出。我相信爱真的能创造奇迹。 我班还有一个学生叫郑小平。纪律差,行为习惯差;他上课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他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骂人,有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学习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连他自己都辨认不出自己写的什么字。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甚至与老师也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
24、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这让我非常头疼。 通过与家长联系,我了解到他父母因为在外地打工,不能平时很少回家,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对他的物质保证,让他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在这个环境下,我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习惯太差,从小就没有人管理,养成了散漫的性格,加上他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而,有此前那样的表现。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切便会迎刃而解,包括这样的孩子也不例外,毕竟他只是个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
25、,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不动声色地教他遵 守纪律,学会与他人相处,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成绩纪律等方面也大大改善了。尤其是上次我上语文公开课,他积极举手,大胆发言表现得非常好。其次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
26、也好了很多。 反思: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贺丹丹,付新月这样的问题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在这次的教育中,我与他们从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
27、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 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差生我们应该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他们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这样的孩子,他的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优点,每个和他的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并不是一个石头、一块钢铁,如果学校和教师最大限度的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他也会逐渐被我们这种细致入微的教育感动,他也会被溶化。面对着他的改变,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 小学育人经验案例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 上一篇:棚户区改造经验总结 下一篇:育人经验材料案例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