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和瑞典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研究——基于不同福利因素综合作用的分析-杨东.pdf
《美国、日本和瑞典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研究——基于不同福利因素综合作用的分析-杨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日本和瑞典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研究——基于不同福利因素综合作用的分析-杨东.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鱼堕堕璺箜堕篁墨兰竺生兰至doi:103782,jissn1006一086320170724美国、日本和瑞典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研究基于不同福利因素综合作用的分析杨 东摘要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是福利紧缩议程下的一大改革簇群,由不同的一体化改革形式组成。在市场、职业和民权三种福利因素的塑造和推动下,美国、日本和瑞典三国进行了不同形式组合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本文尝试从福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角度深入比较和分析三国的一体化改革,藉此提出针对公平性欠缺、基金收支失衡、制度转制成本高和补充养老保险欠缺等中国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进行进一步制度改革的政策启示和经验借鉴。关键词公共
2、老养金;一体化改革;福利因素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7)07一0148一05一、引言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是指公共养老金从形式到机制方面的整合、完善和推广的过程。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有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国内层面上,由于公共养老金是我国养老金制度的主体,兼有碎片化和不完善的特点,因此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是指对于现有主体公共制度进行整合、并轨、提高统筹层次的过程。国外层面上,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存在较长时间的养老金制度发展历史,这些国家不仅具有形式相对统一、统筹层次较高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同时也有比较发达的私人养老金制度。因此,它们的公共养老
3、金一体化除了有我国国内层面的内涵以外,也包括另外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形式整合上已经一体化的公共制度进行退休年龄,缴费和待遇标准等制度“参数”的调整;另外,基于保障公共制度的充足性和整体养老金的公平性的考量,西方国家也对于私人养老金制度进行公共机制化改造,目标是使社会成员享有充足的整体养老金收入和相同的整体养老金替代率水平。这方面,美国在公共养老金制度初创时期就利用企业的避税动机,通过公共养老金制度缴费的税收优惠设计(扣减机制,0凰et Fo瑚ula和增缴机制,Excess Fo瑚ula)诱使很多私人性质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自我改造并融人到公共制度当中。旧。在养老金改革的历史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4、),公共养老金的一体化实际上也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换言之,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是在养老金改革的历史潮流引领下,由不同的一体化形式所组成的一大改革簇群。基于上文对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概念国内和国外层面上的描述和分析,公共养老金体化改革可以是针对私人性质的养老金的公共机制化改革,1或是对于覆盖面较小的公共制度的整合推广改革,也可以是对于已经一体化的公共制度的“参数”调整改革。最后,本文也有必要提及另一种养老金改革形式一养老金私有化改革。这种改革本身虽不属于一体化改革的类别,然而,它却是公共机制化改革的逆向改革形式。这种改革往往伴随多种形式的一体化改革过程同时发生,并与之产生重要的政策和逻辑关联。尽管
5、世界各国养老金改革整体上顺应一种福利紧缩的趋势,然而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对于这一趋势的呼应却不是始终如一的。一体化改革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在三种福利因素市场、职业和民权的塑造和推动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组合形态和实际效木基金项目:新疆大学博士启动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统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编号:20161378)作者:杨东,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乌鲁木齐830047148 2017年第7期 总第385期万方数据果。o有鉴于此,本文将以上述三种福利因素作为分析视角,比较美国、日本和瑞典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深入认识纷繁复杂的一体化改革组合及其效果,以便为经济新常态
6、下,仍旧碎片化并且问题重重的中国的相应改革提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二、美国、日本和瑞典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概述(一)美国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美国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主要包含三种方式。首先是对于国家唯一的公共养老金计划,老年、遗属及残障保险(Old Age survivors and Disable Insur肌ce,简称OASDI)的参数调整。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对于退休年龄的变更:1983年的社会保障修正案规定从2009年开始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以后每年延长两个月,直到延长到67岁为止,同时鼓励超过正常退休年龄继续工作到70岁,这种情况下,退休以后可以得到社会保障津贴(每推迟一年8)的
7、奖励;随后的凯瑞辛普森法(Kerreysimpson Act)又规定了提前退休的最低年龄,由以前的62岁提高到65岁,退休年龄进一步提高到了70岁。【s1其次是对联邦公务员私人性质的职业养老金进行了公共机制化改革。这方面,1983年由格林斯潘委员会提议并获得国会通过,改革了旧的联邦公务员职业年金体系,使其并入到OAsDI公共制度之内。最后,为联邦公务员提供公共制度覆盖的同时,美国于1986年又通过相应的法案,建立了新的职业养老金和勤俭账户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即养老金公共机制化改革的逆向过程养老金私有化的改革。1(二)日本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日本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涉及三
8、大公共养老金体系:共济年金,来源于1923年的恩给法,主要覆盖公共部门或者国有企业雇员等;厚生年金,来源于1941年的劳动者年金保险法,主要针对非国有企业雇员;国民年金,来源于1959年的国民年金法,主要面向农民、城市自由职业者、无业人群等。此外,一体化改革包含三项内容:一是将国民年金推广覆盖所有行业和部门(包括在读学生)人群,尤其是以往没有国民年金覆盖的共济年金和厚生年金的参保者;二是将厚生年金向原属于共济年金体系的海运、铁路和电信部门的从业者进行推广覆盖;三是日本在1991年首先建立了一个针对农民和自雇业者私人性质补充养老金国民年金基金,又在2004年前后将原来的厚生年金的部分缴费以协议退
9、出(Con缸锄t Out)的方式建立了私人性质的补充养老金:厚生年金基金。(三)瑞典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瑞典早在1913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体化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国家基本养老金。这一制度由于待遇水平不高,始终不能够成为瑞典人老年收入的主要来源。有鉴于此,瑞典又进行了养老金私有化改革。这方面,1959年的养老金法和1962年的国民保险法强制建立的完全由企业缴费的国家补充养老金制度(私人性质养老金),最终成为瑞典老年人群体主要的养老金收入制度安排。与此同时,瑞典也拥有大量的由国家税收激励的行业和企业自愿举办的职业养老金制度。如工人或蓝领雇员职业养老金(sTP,sAFLo)、白领雇员职业养老金(
10、rrP)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瑞典进行了一次引起世界关注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使用了名义账户的创新方式对于国家补充养老金制度进行公共机制化改革。这项改革建立的名义账户养老金名义上是个人账户积累(Private Accoum,PA)的养老金计划,而实质上以现收现付(Pay As You Go,PAYG)的方式运作,加上新增的政府补贴内涵,使之成为了一种事实上的公共制度。另外,瑞典将以往的公共养老金主体(国家基本养老金)改造为仅具救济功能的保障养老金制度。与此同时,一体化改革也体现在对主体的名义账户制度的“参数”调整上,如退休待遇参考的标准由退休前30年中工资最高的15年
11、的平均水平调整为整个工作期的收入水平;退休收入增长机制由与通货膨胀率指数化关联改为与工资水平的增长指数化关联等。-三、不同福利因素影响下的美国、日本和瑞典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影响公共养老金改革的福利因素是市场、职业和民权。这三种福利因素对于美国、日本和瑞典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有着程度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客观上造成了公共制度的一体化程度,公私制度的待遇占比,以及公私制度建立时间的先后次序等的诸多制度性差异。美国是以市场福利因素占主导的国家,其复杂多样的私人性质职业养老金制度先于公共制度(一体化的OASDI制度)产生而产生,并且也提供了超过60的整体养老金待遇比例。【l叫以职业福利因素为主导
12、的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待遇则主要由三大公共制度所提供。尽管其中的国民年金制度在后来的一体化改革中基本做到了全民一体化的覆盖,然而它与其他两大公共制度之间仍旧是彼此分割,独立统筹的。而瑞典的养老金制度是以民权福利因素为主导的。这方面,瑞典最早建立了二体化的公共养老金制度。一直到制度改革的阶段,公共制度的内涵虽然几经变化,但公共制度的一体化形式却一直得到了保留,并且该制度为瑞典人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养老金收入。(一)市场福利因素影响下的三国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市场福利因素对于三国一体化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革本身对于劳动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资本生产要素的积累方面的作用。首先,美国、日本和瑞典三国同时
13、进行了国民意义上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它们或者是美国对于一2017年第7期 总第385期 149万方数据他山之石体化的OASDI公共制度的退休年龄等制度参数的调整改革;抑或是日本国民年金向共济年金和厚生年金覆盖人群的制度推广以及厚生年金向部分共济年金群体的制度推广;也是瑞典对于一体化的名义账户制公共养老金的诸如退休年龄、待遇给付机制等的参数调整改革。这些制度改革措施或者基于各国劳动力短缺的现实,目的是留住尽可能多的已届退休年龄的成熟而有经验的劳动者,或者着眼于消除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间流动的制度壁垒,共同服务于加强劳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高效配置。另外,美国、日本和瑞典三国在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
14、的同时都进行了它的逆向改革形式: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它们是美国于1986年为联邦公务员群体建立的职业养老金和勤俭账户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也是日本1991年为农民和自雇业者建立的私人性质的国民年金基金和2004年前后对于厚生年金公共制度以协议退出(contmct Out)的形式建立的私人性质的厚生年金基金;又是瑞典的名义账户养老金的实帐积累部分以及在此前由于政府税收激励而由行业和企业自己建立的众多私人性质职业养老金制度。这些制度改革措施反映了政策制定者提高储蓄率,促进资本积累和发展经济的良好愿望。(二)职业福利因素影响下的三国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职业福利因素对于三国一体化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
15、革本身对于稳定和平衡现有的职业类别,进而维持和体现阶层差异方面的作用。首先,对于市场福利因素主导下的美国的养老金制度而言,职业的福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名目繁多的私人性质职业养老金制度对于不同的行业和职业群体的覆盖上,而唯一并且全国覆盖的公共养老金制度OASDI的一体化改革并不体现出职业福利的特点,反而在私有化改革中体现了职业福利的特色。这方面,1986年为联邦公务员群体建立的职业养老金(FERS)和勤俭账户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政府对于联邦公务员群体由于OAsDI公共制度一体化覆盖而受到的职业利益损失的补偿。另外,职业福利因素对日本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其主导下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过程中
16、。这方面,日本通过将国民年金推广覆盖共济年金和厚生年金的参保者,并使厚生年金推广覆盖原属于共济年金体系的海运、铁路和电信部门的国有企业的参保者的方式实际上起到了以优势的市场部门(厚生年金覆盖的私有企业)的良好养老金税基去巩固弱势的市场部门(农业、自雇业和共济年金下的效益欠佳的国有企业),从而稳定现有职业分布的作用。最后,与美国相似的是,瑞典也拥有唯一并且全国覆盖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名义账户养老金。所以公共制度的一体化改革本身并不具有职业福利的特色,反而是政府税收激励下的众多私人性质职业养老金制度对于不同职业的制度安排体现了职业福利的特色。(三)民权福利因素影响下的三国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比较民权福
17、利因素对于三国一体化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革本身对追求公民社会权利,尤其是公民社会经济权利平等方面的作用。首先,对于市场福利因素主导下的美国,追求高水平的公民社会经济权利平等并不完全符合经济效率优先考虑的国家传统。但这并不妨碍美国对于低水平或基本的社会经济权利平等的追求。这方面,美国对于联邦公务员私人性质的职业养老金制度OASDI的公共机制一体化改革,尽管只能实现一种低水平(OASDl399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全民福利,却也是一种基本民权福利思想的反映。另外,日本将国民年金推广覆盖共济年金和厚生年金的参保者,并使厚生年金推广覆盖原属于共济年金体系的部分参保者的公共养老金一体化改革,统一了落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国 日本 瑞典 公共 养老金 一体化 改革 比较 研究 基于 不同 福利 因素 综合 作用 分析 杨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