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视角-周孟亮.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视角-周孟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视角-周孟亮.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周孟亮李明贤: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视角周孟亮 李明贤摘要:民营银行的产生是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其“常态化”发展需要寻求新的金融理念和经营模式。“互联网+”是民营银行服务普惠金融发展的立足点,互联网+普惠金融是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的方向。民营银行要注重互联网产品创新,既要体现“象征效应”更要发挥“鲶鱼效应”。要从增量视角实现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在制度设计层面落实民营银行普惠金融责任,引导和激励普惠性互联网金融创新,加强民间金融教育和金融企业家培养,加强民营银行监管创新。关键词:互联网;民营银行;普惠金融中图分类号:F83
2、21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0257-5833(2016)05-0059-09作者简介:周盂亮,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明贤,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 长沙410128)一、问题的提出:基于民营银行产生的历史逻辑分析(一)民营银行产生是市场化改革深化的结果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的最初二十年里,逐渐建立起主要由国有独资银行和具有政府背景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组成的商业银行体系。(1)“人世”之初民营银行在理论界引起关注。本世纪初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即将到来的外资银行,国内引发了“狼来了”的忧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如何与外资银行开展同台竞争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3、理论界“居安思危”呼吁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之前首先对内开放,在金融领域实现多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成立民营银行。但并没有引起国家金融改革和监管部门的重视,更没有进入“顶层设计”视野。后来我国采取的是实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使它们成为符合巴塞尔协议国际标准的商业银行。(2)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参股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过程中,民间资本参与力度较大,不仅参与了国有专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还广泛参与了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特别是在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民间资本参与力度更大。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发展多种所
4、有制的农村金融收稿日期:2016-03-09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生长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CJY063)的阶段性成果。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民营银行200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8页。59万方数据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周盂亮李明贤: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组织,这从指导思想上表明我国将开始重视发展增量式农村金融机构,也为民间资本进人农村金融领域提供了基础性政策支持。自此以后至今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具体情况见表l。根据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截止2015年5月,我国1186家村镇银行有93引进了民间资本,
5、民间资本占比734。民间资本参股城市商业银行134家,占比56,参与组建农村商业银行758家,占比85,参与重组信托投资公司33家,占比45。但总体来说,民间资本对这些金融机构还停留在“财务投资”层面,政府权力股的存在使民间资本参股的这些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打上政府烙印,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自主运作,还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3)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催生民营银行升温。为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推动金融业的进一步市场化,2012年3月国家决定以温州为样本,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重点在于规范民间金融,促进民间资本进一步介入金融领域,试验成立民营银行,这催生了民营银行再度升温,成立
6、民营银行成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关键所在。(4)改革攻坚阶段成立真正意义的民营银行。随着我国步人“深化改革”攻坚时期,成立民营银行被提上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这是继2010年5月“新36条”之后关于发展民营银行的重大政策推进。恰逢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为民营银行产生提供了机遇。2014年7月,银监会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到民营银行发展问题。2015年5月末,我国首批试点五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正式“破冰”成立开业。截止2015年11月,
7、首批5家民营银行资产的规模达到500亿元。表1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指导思想注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没有明确涉及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的观点。资料来源:根据2004年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整理归纳。(二)民营银行需要寻求新型经营理念和模式按照国家对于民营银行“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总体部署,可以预见,未来我国民营银行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实现“常态化”发展。当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有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民营银行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甚至取胜,必须有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理念和经营模式。首批五家民
8、营银行中的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中国农村金融前沿论丛,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第6568页。曹磊、钱海利:互联网+普惠金融:新金融时代,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第107一112页。万方数据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周孟亮李明贤: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行分别是基于上海自由贸易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天津自由贸易区改革发展而获批的,具有“改革示范区”背景,目前主要依托互联网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模式。由实体企业来办民营银行是改革开放以后民间资本一直“梦寐以求”的梦想,这类民营银行主要的优势在于“产权”优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是
9、采取“互联网+民营银行”模式,社会各界对这两家“线上”银行的关注度要大大高于前三家银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终于有了真正“民有、民治、民营”的银行,这些民营银行到底是只有象征性的“标榜效应”还是能够真正发挥“鲶鱼效应”,民营银行能否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为我国政府主导色彩十分浓厚的银行业带来“新气候”,全社会都在拭目以待。本文认为,“互联网+”是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新出路,但互联网只是一个运作平台,民营银行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还需要加强修炼内功,民营银行应该有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施“互联网+民营银行”发展模式,但未来的民营银行
10、一时难以觅到腾讯和阿里这样具有互联网金融资源优势的“大当家”,盲目和单纯依赖互联网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民营银行发展要跳出“借助互联网发展银行业务”这个简单的思维模式,应该在顶层设计上找到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思路。互联网+民营银行应该与普惠金融发展紧密结合,在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框架下发展互联网+民营银行。二、互联网、民营银行与普惠金融的思想关联在普惠金融总体思路框架下发展互联网+民营银行,一个基础性问题是要弄清楚民营银行、互联网与普惠金融在思想层面的关联。本文认为,普惠金融是“长远目标”,互联网是实现目标的“平台”,民营银行是实现目标的“方向”。普惠金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金融改
11、革发展的总体目标,让不同层次的有金融需求的经济主体获得低成本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是金融领域的“中国梦”;民营银行产生是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普惠金融发展为民营银行发展提供目标指引,民营银行应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普惠金融发展;国家政策层面上“春风”将大大助推互联网金融发展,互联网为民营银行的业务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平台和载体,互联网+民营银行不是对金融和银行本质的颠覆,而是经营模式上的创新,有助于民营银行更好的服务普惠金融发展。民营银行、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思想关联具体如图l所示。联合实现图1 民营银行、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思想关联(一)普惠金融:金融改革发展的“主题曲”普惠金融与国际小额信贷和微型
12、金融发展有紧密联系,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实践促成普惠金融理念产生及其在全世界的传播,普惠金融理念加速了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发展。普惠金融理念对解决我国一直存在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与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在理论思想上具有一致性。普周孟亮、李明贤:增量式农村金融组织“成长”研究:政府与市场协调视角,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61万方数据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周孟亮李明贤: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惠金融理念引入国内之初主要由民间力量在践行和推动,然后得到国家决策层关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写进了党的决议,2
13、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普惠金融”,2015年“两会”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关于普惠金融的态度从“发展”到“强化”再到“大力发展”,表明中央对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坚定决心和态度。这是党和国家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时期,为实现全面小康而提出的切合实际的总体思路。发展普惠金融,让贫困弱势群体通过金融服务而获得平等发展机会,这是金融领域的“中国梦”,是我国当前金融改革发展的“主题曲”。(二)民营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中应该有所作为普惠金融从产生之初就与弱势群体、小规模贷款与平等发展机会联系在一起,我国民间金融改革发展与民营银行成立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
14、产物,应该为普惠金融发展服务。而且,我国民间金融具有很大草根金融属性,虽然一直处于或明或暗的政策灰色地带,其行业发展也出现过和仍存在不少问题,但依靠自身的信息优势和机制优势,在缓解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难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通过成立民营银行将体制外民间金融纳入正规金融监管框架内,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结果。未来我国民营银行应被纳入普惠金融发展总体框架,在战略定位上将被传统商业性金融排斥在外的领域作为“蓝海”领域,应该以中小微企业以及包括农户在内的个人为服务对象,通过发挥自身优势降低经营交易成本,通过业务和技术创新在服务弱势群体过程中获得应有利润,而不是简单重复传统商业性金融的服务领域和
15、服务对象,与传统商业性金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直接碰撞”。2015年6月我国出台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民营银行应确立科学发展方向,实施差异化、特色经营,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错位竞争,鼓励民营银行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向社会各界表明民营银行也可以而且也应该致力于“支农支微”。可以看出,我国在顶层设计上希望将民营银行成长与普惠金融发展相融合,但要达到该目标还需要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三)互联网:普惠金融目标下民营银行的发展载体互联网+民营银行是互联网金融深入发展的体现,通过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结合,能促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1)互联网让普惠金融
16、之路更加宽广。传统金融注重为富裕人群和大中型企业提供服务,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户方面存在理论上不可回避的信息不对称和高额交易费用。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切实改变了客户特别是低收人人群的金融消费体验,大大拓宽了金融服务范围。传统金融模式下的客户处于被动角色,互联网金融突出客户作为金融消费者的主动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将零碎的信息集中处理,创造新型金融消费模式,扩大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和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互联网思维下的金融机构可以向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创新、定制的金融服务,惠及到每一个参与者,这种理念能促使传统金融更快的转向普惠金融。(2)互联网金融让民营银行能更好的扬长避短。我
17、国民营银行从产生之初就面临着很多劣势和不足,可谓“生不逢时”。当前传统银行的竞争已非常激烈,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客户都已被传统金融机构所占领,高价值的客户资源被瓜分完毕,中小型商业银行和专业性信贷机构也开始“客户下沉”,在为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阶层客户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社区支行也开始大量出现。另外,政府“放权”和“撒手”让民间资本去办银行,对于民营银行更多的是对潜在风险的担忧和防患,在民营银行发展所需要的公平竞争环境构建,政策支持引导和激励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民营银行没有人才储备,缺乏网络优势,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并取得优势,必须另辟蹊径。互联网为民营银行发展提供了出路,民营银行借助互
18、联网的成本优势和信息优势,通过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通过线上移动端与用户“面对面”,凭借其方便快捷而且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用户,而且成本也相对低廉,可以在前期节省大量网张承惠、郑醒尘:(201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版,第168一172页。62万方数据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周孟亮李明贤: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点建设成本。民营银行还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来解决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征信困难等传统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瓶颈,与传统商业银行真正构建差异化竞争。互联网+民营银行与普惠金融发展在思想逻辑上存在一致性,我国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应该以服务普惠金融发展为总
19、体要求,从增量视角明确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发展思路。三、互联网+普惠金融: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的方向(一)民营银行在总体上需要体现“象征效应”更要发挥“鲶鱼效应”国家对于民营银行的基本思路是“成熟一家,批准一家”,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可谓之“成熟”,民营银行的出生大权掌握在政府金融监管部门手中。当前政府对民营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高度谨慎,要求民营银行风险自担,签订风险防控“生死状”。政府的这种风险担忧不无道理,其风险防控手段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具有合理性,在实践层面也是基于民营银行的国际经验和我国过去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活动的经验教训总结。虽然首批民营银行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借助于互联网的发
20、展获得“出生证”,但第二批、第三批及以后更多的民营银行何时出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期待。前五家民营银行的出现意味着我国民营银行的“象征效应”开始出现,民间资本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银行。但我国民营银行不能仅仅停留在“象征效应”层面,如果那样将不能真正实现金融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努力建设好已经批准成立的民营银行,更应该为未来更多的民营银行成立做好引导性规划,除了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以外,更需要结合普惠金融发展的“主题曲”,体现民营银行在信息和机制层面的优势,将民营银行“顶层设计”制度创新与普惠金融联系在一起。民营银行应该以普惠金融为指引,真正发挥金融市场的“鲶鱼效应”
21、。(二)民营银行注重互联网产品创新:存款理财与信贷供给前文所述,来自于互联网发展的理念、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多方面力量有利于促使传统金融向普惠金融转变,为民营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错位竞争提供了基础,但互联网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普惠金融视角下的民营银行除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外,更应该注重产品创新。1基于“吸收存款”的视角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时代尊重客户金融消费体验,风险和收益是客户关注的焦点。与一般商业银行一样,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民营银行稳健运营的基础。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刚刚起步,公众认可度和社会信誉度较低,依靠传统方式吸收存款的难度很大=,民营银行主动发行金融工具来
22、吸收资金也不太现实。因此,民营银行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从客户理财产品角度进行研发,为资金盈余者提供便利理财产品,降低金融理财的门槛,提高理财收益,借助“存款类”理财产品确保民营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深圳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依靠腾讯和阿里的互联网金融基础,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吸收存款不是难题,但对于其它民营银行来说,要开发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现有互联网理财产品开展差异化竞争,也是需要花很大功夫的。2基于“发放贷款”视角开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既包括金融理财方面的金融服务,也包括让资金短缺方及时获得信贷支持,因此,除了基于“吸收存款”的视角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以外,民营银行也应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营 银行 金融 创新 研究 基于 发展 视角 周孟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