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2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但详细付诸于实际行动就不是简洁的一句话了,这不仅是对老师教学方式的挑战,更是对学生全面负责的责任。通过教学试验以及结合一些大师的理论进行总结: 一、转变教化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化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老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
2、生能自己做的事老师不能代劳。老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赐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验、体验数学学问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得学问,发展实力。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找同类项挚友”的嬉戏。详细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打算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挚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挚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好玩的方法能使学生充分活动,学习爱好大增,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驾驭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二、开展课改试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
3、前,数学教学实行了提出问题试验探究引导视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试验教学法。传统的老师泛泛而讲,学生被好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探讨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老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还应当充分关注学生情感看法改变,实行主动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特别丰富!真聪慧等等!调动了学生主动探求学问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胜利,增加自信念。 课改就是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老师;老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老师在平常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
4、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学问,教具;又要擅长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学科与日常生活,生产亲密相关,要使学生经验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擅长引导学生从熟识的事物,现象动身,依据学生驾驭的状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加,发挥想象,主动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详细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打算”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当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当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当是特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当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老师的每节施教必需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
5、切教学活动的动身点。 2、注意课程整体的转变。 建构科学理学、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中心,重视学生的个人阅历,强调课程实过程中的个人体实现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等。 3、进行三个转变 (1)、老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不仅是学问的传授者,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驾驭学问的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加者,“学问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方法的转变; 三、新课程改革中的创新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由理
6、论走向实践,学校课程目标由过去的重学问和技能的训练转向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统一;由重个体转向面对全体学生,由重学问传授转向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实力和特性特长。要实现这一转变,我们应当从创新教化着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创新教化是指通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的老师,培育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的教化过程。由此可见,创新教化既是一种全新的教化观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当前我国中小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创新教化活动: 1、更新教化思想,转变教化观念; 2、变更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创新教化的思想和方法落实到教化教学的各个环节; 3
7、、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养教化的主阵地和培育学生创新实力的主战场; 4、大力开展课外活动,特殊是开展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科技活动,如小发觉、小考察、小独创、小制作、小试验、小论文等“六小”活动,并把这些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5、为学生供应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设立学生教化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 6、实行开放式教化,走教化改革之路; 7、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校内网络建设; 8、以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开展系列创新活动。如优化精简基础工具课程、开发规范活动课程、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合理开设选修课程、增设环境课程和乡土课程等; 9、树立新的教化观、人才观、教学观,在学校推广“
8、开心教化”、“胜利教化”、“赏识教化”、“和谐教化”; 10、注意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 11、重视培育学生的想象力; 12、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志向和求新欲望、广泛的业余爱好和浓郁的新奇心、独树一帜的挑战意识和剧烈的冒险精神以及坚毅的意志力和敏锐的视察力; 13、培育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较强的动手实践实力; 14、遵循创新的基本原则:民主原则、探究原则、激励原则、实践原则、集体原则、开放原则、超越原则、特性原则; 15、改革现有的教化评价体系(包括对学校的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等); 16、树立学生的自信念、自尊心; 17、采纳启发式和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变师生单向沟
9、通为师生双向或多向沟通; 18、变革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实力; 19、爱护和发展学生的特性; 20、削减老师授课时间,增加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四、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索 1、老师的教化观念起先发生改变,老师相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老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想方设法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改变,老师能把平常积累的学问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探讨性学习。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学问的传授,而是包括学问与技能、思索、解决问题、情感与看法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学问,教给学生方法,教给
10、学生独立思索的实力应成为全部老师的职业追求。 2、数学教化要面对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化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全部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留意发展学生的特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学问、技能、实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老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动身,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意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索”、“探究”、“探讨”、“视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老师可依据实际状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1、,在小组成员的支配上优、中、差各级学问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忱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索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索。对于数学成果较好的学生,老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敏捷的问题让他们思索、探究,以扩高校生的学问面,提高数学成果。 3、老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化技术协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供应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变更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协助教学,为学生供应更
12、为广袤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供应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4、学生出现两级分化。由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大大培育了一部分学生的实力,成果突飞猛进。而学困生由于智力、不专心、懒散、基础差等缘由,其成果越来越差。这类学生理解实力差,只适合用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而学校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主要是看平均分和及格率,于是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针对学困生来教学,新的教学方法自然被抛之九宵云外。对策:一是培育他们的自信念,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老师让他们充溢信念,多找他们的闪光点;二是尽量培育他们的学习实力,逐步提高;三是注意个别辅导,还可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相互帮助;四是希望学校能变更一下考核老师的方法,不能一刀切。
13、 5、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更注意师生的沟通、互动。老师从重学问的驾驭转变到更注意学习方法、探讨实力的培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另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识的东西,老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老师却将学问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学问的综合运用实力的培育;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探讨、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老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4、、创建性,为学生供应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探讨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 6、学校、老师们更注意了通过开展校内外、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学问,培育实力。这不仅培育了学生的实力,而且培育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强调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老师在系统教材体系下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老师应充分相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能干脆影响甚至确定他们的学习看法和学习效果。为此,老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养和个人魅力,让学
15、生身心开心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 德国教化家赫尔巴特说:“在全部的东西中间,人最须要的东西任然是人,教学是激发爱好,形成观念,传授学问,培育性格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塑造学生心灵的过程,教化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化成就的阻碍”。人须要关怀须要爱,人须要得到别人的敬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老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去感动学生,特殊是“差生”更须要老师的关怀、爱惜。如在提问、练习中,可依据学生的实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爱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把赐予
16、学习者取得胜利的快乐看作是教化工作的头一条清规戒律”。在教学中,老师要依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达到要求时赐予确定和赞扬,并不断激励他们,要让学生常常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增加学生的自信念。在课堂上,老师本身应举止庄重、文静。提问时,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多用礼貌用语。老师良好的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言传身教,干脆或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应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 当我们推行新课程改革时,应当“古今贯穿,中西融合”,既吸取我国教化历史中的精华,又借鉴国外教化历史中的优秀成果,真
17、正发挥教化历史探讨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能少走弯路,长久深化地推行下去。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将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欢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呈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2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定稿)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