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关于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及发展思路 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状况 石龙镇位于鄂中江汉平原向鄂北岗地过渡的地带。全镇辖22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33个村民小组,6495户,25048人,其中农业人口22811人,劳动力1.1万个。全镇版图面积301平方公里,有耕地8.2亩,其中水田6.2亩、旱地2万亩,林地12.5万亩,水面1.2万亩。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2亿元,财政收入66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380元。 石龙镇在上世纪80年头至九十年头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在上级领导下、有关专
2、家的指导下,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显示动身展生态农业的巨大潜力。石龙镇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国家、省和各有关部门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和激励。闻名生态经济学家马世骏、石山、王兆骞、张壬等专家先后多次来我镇指导工作。农夫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对我镇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报道。国家农业部、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多次亲临我镇指导生态农业建设。1991年,我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农业先进单位”,1992年、1997年镇党委两度被评为“乡镇党委十面红旗”之一,1994跨身于“全省生态农业十佳”。全镇生态意识普遍增加,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镇生态、
3、经济系统初步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局面。在1998年9月,我镇代表京山县接受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的检查,在国家确定衡量生态农业建设水平的15项指标中,有14项达到了发达阶段的二级标准,其中有7项指标达到一级标准(即粮食单产、农田土壤养分平衡指数、资源利用相宜度、人口科技素养、系统商品化程度、土地退化治理率、环境质量状况指标)。多年来,石龙镇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985年以来,全镇共开发荒山,建成林果基地6万亩,开挖精养鱼池0.5万亩,改造塘堰库坝1万亩;改善牧场1万亩,年发展草食动物2多万头(只),其中牛0.5万头,羊0.5万只,鹅1万只,
4、运用沼气的农户占10%;实行地力补偿的耕地面积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80%,耕地复种指数达2.13,改造自然生态环境100平方公里。 2、农副产品产量增长幅度。2008年粮食总产4.35万吨,比1985年增长20%,2008年人均产粮1737公斤,保持了历史最好水平;棉花产量916吨,油料产量5360吨,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生猪出栏3.6万头,比1985年翻了一番;水产品产量3800吨,比1985年增长6倍,鲜蛋产量2600吨,比1985年增长2倍多,果品产量8300吨,比1985年增长近13倍;蔬菜产量15万吨,比1985年增长3.4倍。2008年的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5%。 3、农业经济结构变动状
5、况。石龙镇在保持粮棉油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围绕镇域生态农业建设,突破性地发展多种经营,使农业经济结构日趋合理。2008年,全镇多种经营产值达1.4亿元,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由1985年的37%上升到63%。 4、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二十年多来,全镇森林覆盖率由23.5%上升到40.8%,植物光能利用率由0.33%上升到0.45%;耕地有机质含量由1.7%提高到2.1%;水土流失率下降80%;旱涝保收农田达到7万亩,占86%;病虫害发生频率降低,危害程度减轻;工业污染得到有效限制;农田林网化、田园化进展较快,农村村落布局合理,庭园经济颇具特色,全镇70%的农户改造了住房,有30%的农户住上了小楼房
6、,农村面貌景色一样。 石龙镇深度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石龙镇深度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较多, 潜力较大,详细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石龙镇境内北高南低,海拔高度34至347米之间,山地、丘陵、平原兼有,具备良好的发 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不仅相宜从事大面积的粮食生产, 而由于地形地貌困难多样,还具备独特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小气候”,为发展有本地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和引进各种高技术高效益的新品种供应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2、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石龙镇土地资源有三大特点,其 一,人均占地面积大,开发前景广袤。土地是不行再生的资源,耕地更为珍贵,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石龙镇在
7、土地资源上 的这一明显优势无疑是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之所在。其二, 土壤类型较多,土地质量较优。据其次次土壤普查,石龙镇土壤类型有4个土类, 8个亚类, 17个土属, 38个土种,通过土 壤评级,石龙镇耕地中的绝大部分是生产潜力较高的 二、二级 土壤,非耕地中相宜各种树木生长的 四、五级软土占65% , 可以发展以林果业、畜牧业为主的种植、养殖业。其三,丘 陵、平原诸全,生产经营门路广袤,多样化的地形类型为广开生产门路创建了可供选择的条件。 3、林业生产优势明显。石龙镇的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 和森林覆盖率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特殊是近几年石龙镇人 工造林发展较快,面积达6万亩,基本上达到了速生高产
8、 林标准。且林种结构优化,用材林占83%,经济林占17%。石龙镇丰富的森林资源对于维 持自然生态平衡,爱护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开发森林 工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草场水域资源潜力很大,开发后劲较足。石龙镇草场面积约2万亩,发展牧业具有良好的杀件。石龙镇水域广袤,库面、塘堰、泉眼、机井诸全。为开发引用 供应了很好的条件,特殊是近几年来,石龙镇实施沿库开发战略,开发水库消落区,建成渔、果、畜、禽模式的立体养殖基地5处面积1000亩,效益显著。 5、粮食生产基础较好。石龙镇在国家支持发展粮食生产有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条件,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资料,能源物资技术装备等方面
9、都具有肯定的 基础。全镇已建成稳产高产农田6万亩,还有一部分低产 田也已具备了改造提高的物资技术条件。农夫种植粮食的生产技术已达到肯定的水平。因此,石龙镇稳定粮食生产有保障, 提高粮食产量有希望。 6、农村工业原料足够。石龙镇发展农村工业 的基础条件较好,特殊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原料足够, 如粮食商品率高、土特产品生产量大,非金属矿产资 源多。这些基础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不断加工增值, 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在分析石龙镇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的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制约石龙生态农业建设的各方面困难和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不利因素。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加快 生态农业 建设 促进 农业经济 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