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西街小学 姜会盈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P27 P29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及“做一做”的练习。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让他们在已有的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实现对数学的再创建,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验数学学问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通过猜想、验证、类比、归纳,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在教学中,老师要创建性的运用教材,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
2、较多感性相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实例,学习加法的运算律。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起先,就在加法的计算中和演算中接触过这方面的学问,有较多的感性相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的基础。教材支配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识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视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依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觉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动身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阅历,经理运算律的发觉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沟通中对运算律的相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学问。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探究和理解加法
3、交换律、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实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主动参加规律的探究,发觉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爱好和信念,初步形成独立思索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特征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能通过视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并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 1、谈话: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爱好,你的爱好爱好是什么呢? 统计班里参与爱好小组的男女生人数。 2、出示统计信息,从这
4、些信息中,我们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重点出示:一共有多少女生参与爱好小组? 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参与爱好小组? 【设计理念】一起先上课,我先让学生说自己的爱好爱好,并统计出将要参与这两个爱好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再依据统计得到的信息自由提问并解答,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同时,培育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问题意识。 二、实践验证,探究新知。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一共有多少女生参与爱好小组?谁会解决? 2、生列式计算:(两种) 3视察等式,发觉特点: 细致看,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 ? 生:都是加法算式,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得数都相等。 ( 板书:加法 ) 师:不同呢 ? (两个加数的
5、位置不同。) 位置怎样了 ? ( 板书:交换 ) 3 举例验证,并简要表示规律。 师: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 ? (指名说) 同桌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这样的等式老师也写了几个,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108+260=368 260+108=368 39+58=97 58+39=97 追问: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 ? 师: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细致视察,它们却隐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觉了吗 ? 沟通一下。 学生汇报: 师生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 用其他形式表示。 刚才,我们用语言把加法中的这个规律表达了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用
6、汉字、图形、字母等写成等式,也能表示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吗 ? 把它写出来。 指名汇报 5 老师小结。 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不仅能把我们发觉的规律表示出来,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简洁。其实这个规律,是加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运算律。 ( 板书:运算定律 ) 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加法交换律) 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 a 和 b 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 a+b=b+a 。 师: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挚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 【设计理念】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师生之间主动互动,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觉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法 运算 定律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