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读书体会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探讨读书体会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老师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离核心素养的要求还有肯定差距,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及方法。 核心素养也是学问、技能和看法等的综合表现。它是学问、实力、看法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实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实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1、“核心素养”的概念作者给出的“核心素养概念的定义”是:“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须要的必备品行与关键实力。它是关于学生学问、技能、情感、看法、价值观
2、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育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将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p29-30)在这个基础上,作者从“目标”(培育什么人)、“性质”(共同的最基本素养)、“内容”(学问技能看法等等的综合表现)、“功能”(超越升学与就业)、“培育”(先天遗传基础上的后天环境影响)、“评估”(定性与定量、显性与隐性的结合)、“架构”(涵盖文化学习、自我发展、社会参加三大领域)、“发展”(终生
3、发展与阶段目标的结合)、“作用发挥”(整合各个方面)等九个方面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作了说明。作者又从宏观(国家教化目标和方针政策)、微观(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考试等)。从作者引述的国际组织的有关文件看,一般把这个“核心素养”分为“能互动的运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三个方面。 2、“素养”与“素养”的区分作者在“序”有一段文字作了阐述,要点是:“素养”的主体是“教化”,主要是指“身心特征和基本品质结构”;而“素养”的主体则是“人”或“学生”,主要是指“教化过程中形成的学问、实力、看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由此,是否可以这样考虑:提出“素养”,主要是要回答“培育出来的人原
4、委是什么样”,而“素养”则侧重于“学校供应什么来塑造人”,两者的立足点、动身点不一样。这里蕴含的深层意思,可以用“哥白尼式的革命”来描绘。受教化后的“人”的表现,成为关键所在。应当关注的是:“受教化后学生能表现什么”,而不再是“我能给他们什么”,这里面的微小但深刻的差别,须要引起关注。 3、“核心素养”的演化作者介绍了比较典型的“德性论”(代表传统的理论)、“实力论”(以四个学会为核心的工业时代的相识)、“素养论”(上个世纪90年头后,世界各国关注和探讨,代表后工业时代的相识),结论是:核心素养“受到当代世界的普遍重视”、“对它的界定总体上一样但也略有差异,体现了民族特色”、“这是一个多维度的
5、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其形成是个人与社会协同作用下的渐进过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的素养”、“核心素养的架构应兼顾个体与符号(工具)运用、自我发展,基于社会之间的关系”。 4、国际视角下的“核心素养”整个其次章共有78页,分别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三个国际组织,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四个国家,对“核心素养”的探讨。基本框架都是:背景或缘起、基本框架、启示。从供应的有关标准来看,各有千秋。最终一节,作者从内容、详细指标、命名方式、内涵界定方式等作比较,可供参考。 5、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核心素养”作者将“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用“修身成德”概括,包括“仁民
6、爱物”“孝敬爱国”“重义轻利”“诚信自律”“礼敬谦和”五个方面概括。为了比较,作者用从“伦理道德”“求学治学方法”“生活礼仪与日常行为习惯”“人文历史学问”“文字表达实力”“自然科学技术”“实践实力”“创新实力”等方面,按朝代的重视程度作了分析。整体来讲,根据第一章“演化”的探讨,不管怎么美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核心素养演化”的视角,属于“美德论”,是“美德论”的最高表现。 6、从现实需求中归纳“核心素养”这一部分最有参考意义的是它的探讨方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整合型这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所获得的“现实需求”对“核心素养”的影响。尽管新意不多,但是所运用的方法很有参考意义。 7、从现行课程标准中
7、反思“核心素养”作者运用大数据对“课程标准”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篇幅达55页,在本书中仅次于“国际视野下的核心素养”。不过,这一章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它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有什么新的补充。而是一份对“课程标准”的利弊得失,以及由此对我们现在的课程和教学存在问题的进行深化剖析找出路,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8、对“核心素养”推动的实践探究作者谈了几个问题:从质量评估入手推动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着手进行教学改革。前一章已经详谈,这里提到的“干脆指导型”“互补融通型”值得一提;从核心素养动身进行老师专业发展,这一部分提到了“老师的核心素养”,比较新奇,应当深化探讨。 总之,人文素养、终身学习实力、沟通实力、合作交往实力、批判创新实力等应是21世纪每个文化人应当具备的素养,一个时代共同修炼的“综合素养”。 最终,用教化名家朱永新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一个志向的老师,他应当是个天生担心分、会做梦的老师。教化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和主题都不同,只有具有剧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化生活。”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