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9课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 第19课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很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奇妙的改变,最终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澄澈又簇新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爱簇新事物,对故事拥有深厚的爱好,童话奇妙的想象力更是深深吸引着他们的阅读爱好。所以,对于七颗钻石这篇童话,在教学设计中我确定以“奇妙”为大背景作为统领与贯穿全文的主基调,再在有滋有味的阅读故事中感受“爱心”的奇妙力气是
2、基本思路。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不自胜、匆忙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簇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改变中,体会爱心的奇妙力气;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切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改变中体会到相互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妙情感。 教学难点:从水罐的一次次改变中,体会爱心的奇妙力气;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预习要求:自学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打算:.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导析法 学法指导:沟通、探究法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3、 时 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爱好 1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全部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枯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很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 3.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奇妙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探讨故事中的奇妙之处及缘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9课 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 19 钻石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